1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学期中模拟卷
范围:《选择性必修一》1—3章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液中的Na+含量低于血浆中的Na+含量
B. 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血管中的某些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D. 红细胞内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2.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cRT(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
B. 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
D. 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3. 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声代表绿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条件反射
B. 视障者能听懂语音提示不属于脑的高级功能
C. 视障者根据提示音过路口时需要言语区参与
D. 走或停时,视障者维持躯体平衡由大脑来完成
4.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共有几项?( )
①细胞外液的量多于细胞内液的量②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③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 ④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会使细胞内液的量增加⑤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比值⑥饱饭后,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降低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5. 在胸外科患者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水手”,称为手汗症患者。为根治手掌多汗病,借助于胸腔镜,医生可切断某交感神经。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手掌多汗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 与手汗相比,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C. 手汗症患者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受到抑制
D. 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6.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种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途径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B. 通过途径②调节胰岛素水平的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C. 通过途径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D. 三种途径中,传送信息的分子都是通过血液运输的
7. 三特异性抗体拥有三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能够与三种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抗肿瘤的功能。新研发的一种三特异性抗体包括T细胞表面CD3和CD28抗原结合位点,刺激CD28能增强T细胞表达Bcl—xL蛋白,阻断T细胞凋亡,通过共同刺激CD3和CD28能改善并增强T细胞靶向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种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 三特异性抗体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C. T细胞凋亡与细胞内Bcl—xL蛋白增加有关
D. 三特异性抗体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的准确性
8. 兴趣小组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中,比较了清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血浆)在加入碱后pH的变化,探究生物体如何维持PH的稳定,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类型和NaOH的量
B. 实验中确保加入各组的溶液是“等量”,这是对实验自变量的要求
C. 图中的结果表明血浆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D.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后,pH恒定不变
9. 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由多种细胞共同构成,有负责营养吸收的肠上皮细胞、能产生溶菌酶的潘氏细胞和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肠上皮细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与其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有关
B.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中,内质网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 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加
D. 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在胰岛上引起其分泌
10. 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突触间隙的Ach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引起肌肉收缩,这个过程需要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
B. 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因此,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Ach
C. 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 ALS患者体内肌细胞破裂,原因C5b与其他物质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进而引起相关离子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
11. 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
B. 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
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并产生CO2导致血浆pH值下降
D. 若某人出现呼吸困难,则可能会因为CO2浓度升高而出现酸中毒
12. 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下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ng-L-1) 醛固酮浓度/(ng-L-1)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A. 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 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 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 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
13. 神经科医生常对患者做如下检查: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如图)。婴儿以及在深睡状态下的成年人也都可能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
A. 巴宾斯基征阴性和阳性都有完整的反射弧
B. 巴宾斯基征的初级控制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 正常人巴宾斯基征阴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特点
D. 推测巴宾斯基征阳性的成年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
14. 临床上,发热是指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高水平体温调节活动。如图表示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致热源导致人发热时体温调节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致热源刺激下,在大脑皮层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体温“调定点”上移
B. ①阶段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两者增加的调节方式完全相同
C. 当体温处于发热状态,机体的产热量多于机体的散热量
D. ②阶段中,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加
1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的皮质肿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临床表现有: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等症状,由于低血钾可抑制胰岛素分泌,约半数患者有糖耐量低减,儿童可因低血钾而生长发育迟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可能是基因突变使醛固酮合成酶表达增加导致
B. 该病患者出现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
C. 高醛固酮会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 高血钾浓度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
16. 某动物鲜活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一次动作电位(由适宜刺激引发)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元依次置于等渗溶液乙、丙、丁(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中,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引发的一次电位变化如图乙、丙、丁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点时膜对Na 有通透性
B. 图丙中,c点时的电位为静息电位
C. 等渗溶液乙、丙、丁中,Na 浓度最高的是乙
D. 等渗溶液乙、丙、丁中,K 浓度最高的是丁
17.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GC),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可表示肾上腺素,其分泌增多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支配
B. GC分泌增加可能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 GC作为药物能被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进而发挥作用
D. 下丘脑通过垂体可调节GC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18.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激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科研人员研究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状态下大鼠血清T3、T4和TSH的变化,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T3(ng/mL) T4(ng/mL) TSH(μIU/mL)
甲减 0.44 7.81 6.69
对照 1.41 95.25 3.52
A. 甲减患者可通过口服T3、T4或TSH进行治疗
B甲减患者血液中T4水平低于对照组,机体耗氧量增加
C. 甲减患者体内TSH升高,可以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过多甲状腺激素
D. 甲减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使血液中的T4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反馈抑制TSH的分泌
19. 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渗透压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为多肽,能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来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也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由神经垂体细胞分泌到细胞外,进入内环境
B.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合成、分泌经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途径基本一致
C.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细胞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AQP)增多
D. 抗利尿激素若不能被靶细胞识别,则肾小管、集合管就无法实现对水的重吸收
20. 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如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药物A起作用时,Na+会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B. 药物B起作用时将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C. 物质C传递痛觉信号时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载体结合
D. 药物都是通过作用于突触来影响兴奋的传递
21.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动态实验可检测胰岛素的动态分泌过程,下图是甲、乙及健康人三类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结果。受到葡萄糖刺激后,健康人的胰岛素在0~5分钟内急剧升高,可达基础分泌水平的10倍左右,几分钟后胰岛素又快速回降,而甲类、乙类人群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变化幅度远远低于健康人群。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胰岛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 健康人急剧分泌的胰岛素可能原本储存在胰岛细胞的囊泡内
C. 甲类人群为2型糖尿病患者
D.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上作用相抗衡
22. 科学发现可以应用于生活实践,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素的发现也是如此。下列关于激素的分泌、作用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婴儿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激素,大脑发育会受影响,长大后可通过补充该激素进行有效治疗
B. 蚕作茧之前数日,在桑叶上适量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蚕吃后能推迟几天作茧,吐丝更多
C. 在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时,人们会给雌、雄亲鱼饲喂性激素类药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D. 临床上,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23.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肉毒杆菌毒素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能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
B. 有人受伤导致失血过多,大脑皮层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压升高
C. 人受到惊吓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D. 学习和记忆均不是人脑特有功能
24. 人在胆囊病变初期,常出现右肩胛区疼痛,机制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感受器为胆囊
B. 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胆囊,传导途径为a→b→c→d
C. 图中①、②分别为相关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
D. 痛觉的形成应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躯体感觉中枢
25. 科学家研究发现,节食减肥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能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度节食可能使脂质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
B. 钾是人体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的作用
C. Na+、Cl 等离子的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D. 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肝是脊椎动物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具有储存肝糖原、制造胆汁等功能。急性肝衰竭(ALF)是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疾病,其病理基础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导致肝发生功能性障碍,致死率很高。
(1)肝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其生命活动受______(至少写两个)、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
(2)肝糖原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人体血糖浓度约为_____mmol/L 。肝细胞受胰高血糖素调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葛根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其中的葛根素(Pue)对肝具有保护作用。某科学研究小组欲探究葛根素预处理对D 氨基半乳糖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是否具有降低肝细胞凋亡率的保护作用。请根据实验材料完善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正常小鼠若干,Pue(300 mg/kg),10%D 氨基半乳糖(1.2mL/100g),TUNEL染色试剂盒(染色后正常细胞核为蓝色,凋亡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光学显微镜等。
①完善实验步骤:
a.将若干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甲(对照组)、乙(模型组)、丙(实验组)3组。
b.丙组静脉注射适量______,甲、乙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两周。
c.末次给药后24h,对乙、丙组腹腔注射_______,甲组腹腔注射______。
d.8h后,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切片并用TUNEL染色试剂盒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观察,并计算肝细胞凋亡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若Pue预处理能减轻D 氨基半乳糖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则肝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反之则不然。
27.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用图中文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正常人体内影响丙分泌C的物质有______。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的作用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症状之一为多饮,请分析该症状的形成原因______。
(5)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_______(填“会”或“不会“)完全丧失。
28. NAc是大脑中调控奖赏、药物成瘾等行为的关键区域,其主要的神经元包含D1和D2两类(图1)。ACE抑制剂(ACEI)在临床上常用于降血压,但近期研究发现其与上述两种神经元的关联。
(1)图1中的兴奋性神经元可释放谷氨酸将兴奋向D1神经元传递。谷氨酸作用于D1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使其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Na+_______,导致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
(2)科研人员用ACEI处理离体培养的小鼠NAc区脑组织切片。检测D1和D2神经元膜电位幅度,结果如图2。
①图2结果说明ACEI对NAc区两种神经元的抑制具有_______性,表现出只对_______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有影响。
②图1中兴奋性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存在阿片类受体,其活化程度可影响该神经元对谷氨酸的释放,若要验证ACEI对D1的抑制作用需要通过阿片类受体实现,实验组应加入的药物是_______,而后用ACE1处理分别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的______释放情况。
29. 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______,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_____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_______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______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_______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学期中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C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B
13.
【答案】B
14.
【答案】D
15.
【答案】B
16
【答案】D
17.
【答案】B
18.
【答案】D
19.
【答案】C
20.
【答案】B
21.
【答案】C
22.
【答案】B
23.
【答案】B
24.
【答案】C
25.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答案】(1)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2) ①. 3.9~6.1 ②. 胰高血糖素受体基因在肝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3) ①. 葛根素(Pue) ②. 10%D 氨基半乳糖 ③. 等量生理盐水
27.
【答案】(1)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2) ①. 胰岛B细胞 ②. 血糖、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
(3) ①. 相抗衡 ②. 神经—体液
(4)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浓度较高,患者出现尿糖,尿量增多,血浆渗透压较高,刺激机体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渴觉,主动饮水。
(5)不会
28.
【答案】(1) ①. 内流 ②. 外负内正
(2) ①. 特异 ②. D1 ③. 阿片类受体抑制剂 ④. 谷氨酸
29.
【答案】(1) ①. (相对)稳定或恒定 ②. 神经—体液 ③.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2) ①. 冷觉感受器 ②. 下丘脑 ③. 交感神经
(3) 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②. 滤过作用
PAGE
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