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24 12: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测试卷(三)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在数轴上下面4个数中,最接近﹣1的数是( )。
A.1 B.﹣2 C.0.1 D.0.01
2.学校食堂中午有素菜3种、荤菜2种,如果从中选择素菜和荤菜各一种,有(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A.4 B.5 C.6 D.8
3.小刚每秒跑4.8米,小明跑45米要10秒,小华15秒跑75米,跑得最快的是( )。
A.小刚 B.小明 C.小华 D.无法比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2.20后面的“0”可以去掉
B.表示2个x相加,表示2个x相乘,所以它们的结果不可能相等
C.甲数除以乙数(乙数大于1),所得的商一定小于甲数
D.下图中的两种变化,第一种(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没变,第二种(同一摞练习本)前面的面积没变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A.6 B.12 C.24 D.36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6.2.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7.把小明向东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他向西走500米记作( )。
8.甲数是5.68,乙数是2.32,两个数的和是( ),两个数的差是( )。
9.三角形的底8厘米,高5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个正方形土地边长为x米,那这个正方形土地周长为( )米,面积为( )平方米。
1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是22.1,这个小数原来是( ).
12.由无锡开往镇江的客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早上6:10发第一辆,第5辆是( )发车,上午8时( )(填“有”或“没有”)车发出。
13.在括号内填上“>”“<”或“=”。
0.09( )0.1 0.78×1.1( )0.78
4.8×10( )4.8÷0.1 0.48×3.7( )4.8×0.37
14.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AB=CD,梯形面积是30,则三角形面积是( ).若梯形上底BC长度不变,B、C两点在AD上向右或向左移动,则三角形面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5.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 。
16.0.95再加上5个百分之一就是1。( )
17.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一定比另一个乘数小。( )
18.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变小,面积不变。( )
19.一只口袋装有3个彩球,另一个口袋装有2个彩球,所有彩球的颜色都不相同,从两个口袋中各取一个彩球有5种不同的取法。 (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2.5×100= 1.60÷10= 20.8÷100= 0.34×1000=
0.025×100= 50÷10= 7÷10= 0.34+4.66=
120×70= 750÷50= 420÷70= 80×70=
16×25= 125×8÷125×8= 3x+7x= 15y-8y+11y=
21.用竖式计算。
12.4+0.56= 0.8-0.51= 3.84÷1.2= 2.05×6.5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
22.下面是某厂四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
(1)哪一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这四个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人数分别为:24,26,31,35人,每个车间一、二季度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
23.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
1,﹣3,+2,﹣1,1,﹣2,﹣2,﹣3
求这8筐白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24.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客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货车相遇,这时货车行驶了193.5千米,客车行驶了240.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5.下面是东方小学食堂的平面图.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食堂的总面积.
(2)当x=6时,食堂的总面积是多少?
26.杨伯伯家有一块菜地(如图)。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平均每棵大白菜占地0.17平方米,这个菜地一共可以产多少棵大白菜?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利用数轴表示出各数,1到﹣1的距离是2段,﹣2到﹣1的距离是1段,0.1到﹣1的距离是1.1段,0.01到﹣1的距离是1.01段,由此得解。
【解答】如图:
A.1到﹣1的距离是2段;
B.﹣2到﹣1的距离是1段;
C.0.1到﹣1的距离是1.1段;
D.0.01到﹣1的距离是1.01段。
1<1.01<1.1<2
所以﹣2到﹣1的距离最近。
故答案为:B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负数位于0的左边,正数位于0的右边。
2.C
【解答】略
3.C
【解析】分别求出小明、小华每秒跑的路程,比较即可。
【解答】45÷10=4.5(米),75÷15=5(米)5>4.8>4.5
小华跑得最快。
【重难点】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相同时间内所跑的路程。
4.D
【分析】A.根据近似值中小数末尾的0不仅代表数,还表示精确的位数判断;
B.x2表示两个x相乘,2x表示两个x相加,它们的意义不同,但不一定结果不同;
C.应考虑当甲数是0的情况下;
D.第一种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每个边的长度没变,所以它的周长就不变,但是它的高变小了,因此面积就变小了。第二种这一摞练习本前面的形状变了,但是高还是长方形时的宽,底还是长方形时的长,因此面积没变。
【解答】A.近似值中小数末尾的0不仅代表数,因此不能去掉;故A错误;
B.当x=2时,2x=2×2=4,x2=2×2=4,故B错误;
C.当甲数=0时,甲数除以乙数(乙数大于1),所得的商等于0,故C错误;
D.第一种将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每个边的长度没变,所以它的周长就不变,第二种这一摞练习本前面的形状变了,但是高还是长方形时的宽,底还是长方形时的长,因此面积没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重难点】认真审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推导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高的关系,再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S=ah1
三角形的面积是:S=ah2÷2
所以ah1=ah2÷2
h2=h1×2
三角形的高是:12×2=24(厘米)
【重难点】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
6. 十分之一或0.1 24
【解答】略
7.﹣500米
【分析】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东记为正,则向西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把小明向东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他向西走500米记作﹣500米。
故答案为:﹣500米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8. 8 3.36
【分析】用甲数+乙数,用甲数-乙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5.68+2.32=8,两个数的和是8;
5.68-2.32=3.36,两个数的差是3.36。
【重难点】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加、减计算,计算时小数点的位置要对齐。
9. 20 40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三角形面积:8×5÷2
=40÷2
=20(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8×5=40(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10. 4x x2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将边长x带入即可得解。
【解答】一个正方形土地边长为x米,那这个正方形土地周长为4x米;面积是x2平方米。
故答案为:4x;x2
【重难点】考查了字母表示数,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
11.2.21
【解答】略
12. 7:10 没有
【分析】由题意可知,从第1辆到第5辆中间间隔4个时间段,即需经过15×4=60分钟,则第5辆的发车时间是6:10+60分钟=7:10;第6辆的发车时间是7:10+15分=7:25,第7辆的发车时间是7:25+15分=7:40,第8辆的发车时间是7:40+15分=7:55,第9辆的发车时间是7:55+15分=8:10;据此填空即可。
【解答】15×(5-1)
=15×4
=60(分钟)
6:10+60分钟=7:10
则第5辆是7:10发车;
第6辆的发车时间是7:10+15分=7:25,第7辆的发车时间是7:25+15分=7:40,第8辆的发车时间是7:40+15分=7:55,第9辆的发车时间是7:55+15分=8:10
则上午8时没有车发出。
【重难点】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明确第1辆车和第5辆车中间隔了4个时间段是解题的关键。
13. < > = =
【分析】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0.09<0.1 0.78×1.1>0.78
4.8×10=4.8÷0.1 0.48×3.7=4.8×0.37
【重难点】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4. 10 不变
【解答】梯形的高即三角形的高,30×2÷(4+8)=5
三角形的底:8-4=4
则三角形面积为5×4÷2=10
BC长度不变,B、C两点移动,三角形的面积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10,不变.
15.×
【解答】略
16.√
【分析】根据题意,0.95再加上5个百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即0.05,也就是0.95+0.05,根据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得数,即可判断。
【解答】0.95+0.05=1
0.95再加上5个百分之一就是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不为0),积小于原来的数;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知,当另一个乘数是0的时候,0×0.5=0,积不比另一个乘数小。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积和乘数的关系,要把0考虑到。
18.×
【分析】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不变,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长方形的宽,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高小于长方形的宽,面积就变小了,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原题干用细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变小,面积不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找出底和高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分析题意,这是一个分步问题,分两步进行,先从第一个口袋中取小球,再从第二个口袋取小球,由分步计数的乘法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各取一个小球,不论从哪个口袋中取,都不能算完成了这件事,是分步问题;
因此应分两个步骤完成,①从第一个口袋中取一个小球有3种情况,②从第二个口袋中取一个小球有2种情况,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2=6(种)。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与分类计数原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分析题意,认清是分步问题还是分类问题;这是解题的关键。
20.250;0.16;0.208;340;
2.5;5;0.7;5;
8400;15;6;5600;
400;64;10x;18y
【解答】略
21.12.96;0.29
3.2;13.3
【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解答】12.4+0.56=12.96 0.8-0.51=0.29

3.84÷1.2=3.2 2.05×6.5≈13.3(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2.(1)第一车间;480个
(2)平均每人生产110个、120个、105个、100个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那个车间生产数量相差最大,再用生产数量高的减去生产数量低的;
(2)分别算出每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总数量,再除以每个车间的人数,就是平均每人生产的数量。
【解答】(1)第一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
1560-1080=480(个)
答:第一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相差480个。
(2)(1560+1080)÷24
=2640÷24
=110(个)
(1430+1690)÷26
=3120÷26
=120(个)
(1705+1550)÷31
=3255÷31
=105(个)
(1575+1925)÷35
=3500÷35
=100(个)
答:每个车间一、二季度平均每人生产110个、120个、105个、100个。
【重难点】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3.193千克
【解答】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正负数的混合运算题,要求这8筐白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先求出每筐白菜的重量,然后相加即可.
解:(25+1)+(25﹣3)+(25+2)+(25﹣1)+(25+1)+(25﹣2)+(25﹣2)+(25﹣3)
=26+22+27+24+26+23+23+22
=193(km);
答:这8筐白菜的总重量是193千克.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正数与负数的混合运算,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符号.
24.217千米
【解答】193.5+240.5=434(千米)
434÷2=217(千米)
答:A.B两地相距217千米.
25.(1)5x+16x=21x
(2)当x=6时,21x=21×6=126
答:食堂的总面积是126平方米.
【解答】略
26.(1)34平方米
(2)200棵
【分析】(1)先求出菜地的面积,分割之后可以得到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组合计算即可;
(2)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这块地的面积除以每棵大白菜的占地面积即可。
【解答】(1)(6+8)×1.6÷2
=14×1.6÷2
=22.4÷2
=11.2(平方米)
6×3.8=22.8(平方米)
11.2+22.8=34(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4平方米。
(2)34÷0.17=200(棵)
答:这个菜地一共可以产200棵大白菜。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组合图形方法的灵活运用,“包含”除法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加以运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