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及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学习抓住动物的特点塑造形象的写法;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特点,体会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4、学习骆驼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甘为大家谋福利的崇高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先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诗,请大家仔细倾听,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中所塑造的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好吗
骆 驼 吟
刘再复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在黄沙炫目的浩劫里,在风雨欲来的阴霾里,你将感到它生命的强大。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它默默地积蓄着,生活的每一刻都很紧张。没有严实的脚步,征服不了严酷的沙漠。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在无边的大寂寞里,在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与地火的夹击中,唯有它仍然挺立着生命的山脉,沉淀你的惊慌,使你感到路总会有的,无人渡越的沙海中可以继续前行。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别遗忘诚实的跋涉者,沙漠中的灵魂。诚实的跋涉者往往缺少音响,缺少血液的狂涛,常常不太动人。
提示:本诗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它坚韧不拨、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文章《骆驼寻宝记》。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字面的意思是记叙骆驼寻宝的经过,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本文采用了童话的形式和象征的手法,所以内涵深刻。题目的象征意义是记叙那些心怀天下、心系祖国的人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经过。
2、作者:陈伯吹(1906—1997),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原名陈汝埙。他是儿童文学的“多面手”。第一部儿童小说《学校生活记》出版于1927年。1945年后主编《小朋友》杂志。1981年倡导设立了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现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阿丽思小姐》、《华家的儿子》、《波罗乔少爷》(中篇童话)、《一只想飞的猫》(短篇童话)、《三门峡工地两少年》(散文集)、《飞虎队与野猪队》(小说集)等数十种,论文集有《儿童文学简论》《作家和儿童文学》等。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3、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当时,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又流于浮躁,一心想发家致富却又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创作了这篇童话,意在告诉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4、学习生字:
携手(xié) 嫉妒(jí) 嬉戏(xī) 饶舌(ráo) 对峙(zhì) 温馨(xīn)
翡翠(fěi) 潺潺(chán) 沙獾(huān) 瀚海(hàn) 一瘸一拐(qué)
旱獭(tǎ) 踽踽独行(jǔ) 花团锦簇(cù) 鄙夷(bǐ) 豁然开朗(huò)
5、理解生词。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准读音,体会感情,领悟意趣。
2、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3、设疑激趣: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请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各种动物在寻宝路上大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叫,一片混乱。当骆驼出现时,寻宝的路上已经“没有什么热闹可看了”“能够看到的只有在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气氛比较冷清。以此划分课文比较好理解。而且文章的前半部分也没有提及骆驼,所以不宜以寻宝、失宝、得宝为依据划为三部分。
明确:全文共有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之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11~19自然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宝贝的经过。
五、讨论本文的构思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明确: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的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六、教师小结:
这则童话记叙了各种动物争相去寻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终只有骆驼坚持到底,寻得了无价之宝的故事,赞美了骆驼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甘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和他那善良、真诚、无私、正直的高洁灵魂,教育人们要学习骆驼的这些可贵精神。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童话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折射”出生活中的现象和形象。
2、对我们许多人来说,那寻宝路上纷纷攘攘的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们,不正是一面令人尴尬的镜子吗?而骆驼,那迈着沉稳的步子,在沙漠中踽踽独行的骆驼,则是理想人格和顽强执著、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世间真正的无价之宝不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而是骆驼精神!唯有这种宝物才具有无限的魔力,能把沙漠变为绿洲,能使人间充满爱的温馨,使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开篇第一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作者有哪些用意?
明确:“有一件无价之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极大刺激了那些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众动物们,打乱了它们的生活规律,发疯一样地踏上寻宝之路。同时,也给每一个读者以极大的阅读诱惑,天下人无不爱宝,“宝”是什么?谁得到了“宝”,设置了悬念。“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遥远”二字为下文写众动物们纷纷半途而废埋下了伏笔,这些动物们想得到“宝”却又舍不得付出,它们各自怀着私欲出发,就注定了失败的下场。
2、作者是怎样生动刻画众动物们出发前的神态与心态的?那些动物的表现是怎样的?
明确:写大象,作者抓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象耳朵大,力气大,鼻子长的特点来写。写耳朵:“比蒲扇还大”,突出其耳朵之大;写力气:“背上一千公斤香蕉”,说明他力气大;作者还化用成语“一臂之力”,以“一‘鼻’之力”来突出大象鼻子长而有力的特点。
写金丝猴,作者抓住了金丝猴毛发的特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写出了金丝猴毛发的颜色、质地的特点。
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 “买个清水池塘……洗澡”,写出了鸭子喜欢戏水的特点。
乌鸦、黑熊等闻风而动,突出他们对享乐的追求。
写白鹅的野心,表现他的私欲膨胀到了异想天开的程度。
狮子、老虎都自以为是强者,最有得宝的资格,一副志在必得气概。
3、作家一共写了多少种动物?作家为什么写这么多动物?
一是烘托“无价之宝”的巨大诱惑。二是写众生急切盼望发财的心理。三是与后文孤零零的寻宝者——骆驼对比,突出后者的执着、无私。
4、作者为什么用“灰尘滚滚、声音嘈杂、狂奔乱窜、个个像疯子-样”等词来形容这些寻宝路上的动物大军?
明确:以贬斥嘲讽的态度写这些芸芸众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己私利纷纷踏上寻宝之路的混乱局面。作者写各种动物的叫声,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动物吵吵闹闹、一片喧嚣之声的动乱场面,语言中不乏讽刺、嘲笑。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
明确:在这条寻宝的大道上能够看到的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他从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地走着。与那些火烧火燎、趾高气昂、大模大样的动物们比,这是一头高大、谦虚、踏实的骆驼。
这里“一腐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
作者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着的“傻劲”腐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2、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明确:作者写了骆驼涉过“冷水滩”,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冰凌湖”,穿行“热风洞”,最后着重写穿过“夹扁谷”的艰辛。骆驼以最大的耐性,强行穿走这两里长的夹扁谷。他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边挤边走,四个钟头之后,终于闯出了狭谷,来到了珍宝关。
作者写骆驼闯关寻宝的过程,写它始终不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响、沉着坚忍,这与前面写众动物寻宝路上的热闹非凡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3、正当骆驼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时,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作者怎样写这些动物急急忙忙退出寻宝队伍的?
明确:麻雀等小动物是没有“思想”的低等动物,它们飞不远也走不快。
黄牛等动物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千万别犯傻”。他们的“聪明”,恰恰说明他们的私欲、愚蠢。
大象除了路途的遥远,还有“香蕉也吃得差不多了”。但最终还是“把长鼻子甩了几甩”,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金丝猴在天热缺水、蜜桃吃光、力气全无的情况下,怕夹着沙粒的阵风“弄脏了身上的金丝袄”。
大象的故作矜持,金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猴的自爱自怜都写得细致入微;写黑熊无心寻宝,心里想着“钻进篱笆闯进蜂场饱吃一顿”的美妙;巨人长颈鹿“高瞻远瞩”,用反语写出它对“前途”产生了迷惘和畏惧;写独角犀的蠢笨和目光短浅;写金钱豹和大灰狼的生性好斗;写狮子和老虎“各怀私心”,看见各自孩子的友好相处而感到羞愧。
4、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1、骆驼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你从他来到珍宝关后的表现体会一下?
明确:骆驼把珍宝都“一一谢绝了”,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他的憨厚、无私的性格与品质他面对仙女的热情挽留,婉言谢绝,说明骆驼寻宝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改造沙漠的面貌,体现了它的无私奉献精神。其实真正的“宝”恰恰就在骆驼身上:他朴实憨厚、坚忍顽强、默默无闻,顽强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价值远远超过金银财宝。
2、在骆驼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作者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明确:骆驼没有向仙女要珍珠玛瑙之类的宝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要了适于在沙漠中生长的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等,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
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是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世间真正的无价之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这种崇高的骆驼精神,它能把沙漠变成绿洲,它能使人间充满爱的温馨,它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这部分除了写骆驼,还写了仙女、鹦鹉、燕子这三个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写鹦鹉是为了反衬出骆驼的顽强精神。从反面衬托出骆驼精神的巨大影响和感召力。
燕子的形象:代作者点明了骆驼的精神,同时也说明骆驼高尚行为给别的动物的教育作用
仙女的形象:仙女对骆驼十分敬重,从侧面表现出骆驼精神是多么感人
五、探讨延伸:
1、总结骆驼形象——具有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憨厚、朴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2、体会结尾的深刻含义:骆驼马不停蹄地奔向治沙目的地,开始了他新的寻宝征程——把沙漠变成绿洲。
六、教师小结:
通过骆驼寻宝的经过,告诉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寻到宝,而且人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多数人更好地生活,只有树立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才有意义,自己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者写寻宝路上的芸尝众生相,形象逼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富艺术感染力,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幽默的语言、辛辣的讽刺、漫画式的动感画面,刻画出一副众生寻宝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9、骆驼寻宝记
其他动物半途而废——梦想一夜暴富又不肯吃苦——失宝
骆驼历经千难万难——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梦想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得宝
憨厚朴实 无私奉献 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