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4 10: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突破(四)
(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雪梅
苏轼 卢钺
横看成岭侧成峰,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题西林壁(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梅雪争春未肯降( ) 梅须逊雪三分白( )
3.用“ ”画出《题西林壁》中揭示道理的诗句,用“ ”画出《雪梅》中“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的诗句。
4.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 ( )
(2)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重在写景,分别展现了庐山、梅花、雪的姿态。 ( )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体会。 ( )
二、课内外古诗对比阅读。
凉州词 凉州词
[唐]王翰 [唐]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同为《凉州词》,两个诗人聚焦的画面不同,王翰的诗中刻画征戍生活中的一次欢聚酒宴的一句是“ ”;王之涣的诗中描写塞外独特风光的两句诗是“ , ”。
2.请描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所表现的画面。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中所塑造的战士都不惧生死,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
B.王翰的《凉州词》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C.两首诗歌都是在后两句转人情感抒发。
D.王之涣的《凉州词》写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情绪消极悲观。
4.古往今来,多少将士为了保卫国家而奔赴边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假如你是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你会对家人说些什么 写一写吧。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信然。
1.把文中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填序号。
A.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B.小儿 C.李子
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B.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C.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D.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
起因:王戎七岁的时候,
,只有王戎没有去。
经过:有人问王戎不去摘李子的原因,王戎的理由是:

结果: 。
4.我认为王戎是一个 的孩子。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③光而读之。
[注]①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②逮:到,及。③映:照耀。
1.借助注释读懂这个成语故事,并写出它的题目:《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X”。
(1)“穿壁”的意思是“在墙上穿一个洞”。( )
(2)联系上下文可知,第二句中的“其光”指的是“匡衡家里的烛光”。 ( )
(3)“以书映光而读之”的“之”是指“书”。( )
3.故事中的匡衡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许仲平义不苟取
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内②人也。尝署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③树下自若④。或问之,曰:“非其有⑤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选自《元史·许衡传》,有删改)
[注]①许衡:金末元初时有名的儒者、教育家。②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县。③危坐:正身而坐。④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⑤非其有:不是自己分内所应有的东西。
1.结合短文内容,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啖: 或:
2.写出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
3.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师旷①论学
师旷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炳②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 ”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有删改)
[注]①师旷:春秋时期著名的乐师。②炳:点燃。③昧:昏暗。
1.根据古文内容填空。
学习这件事,并不在乎年龄有多大。少年时好学,如同 ;中年时好学,如同 ;老年时好学,如同 。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点燃火把,谁还愿意在昏暗中行走呢
B.点燃火把,怎么还可以在昏暗中行走呢
C.点燃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3.下列句子,和《师旷论学》一文说明的道理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学习不分年龄。 B.学习是年轻人的事。
C.即使老了,也不应该放弃学习。
(四)枭①将东徙②
枭逢③鸠④,鸠曰:“子将安之⑤ ”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⑥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①枭:猫头鹰。②东徒:向东迁徙。③逢:遇见。④鸠:斑鸠。⑤安之:到哪里去。安,哪里。之,到。⑥更(gèng):改变。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故( ) A.原来的。 B.原因。 C.故意,有意。
(2)乡人皆恶我鸣( ) A.讨厌,不喜欢。 B.凶狠,凶猛。 C.恶劣,不好。
(3)犹恶子之声( ) A.好像,如同。 B.特别的。 C.仍然。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 ”句子的意思。
3.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懂得的道理是( )
A.迁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在迁徙前,一定要先计划好,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B.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别人的喜好而改变自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一味地逃避是于事无补的。
(五)共工①怒触不周山②
昔者③,共工与颛顼④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⑤,地维绝⑥。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⑦尘埃归焉。
[注]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②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③昔者:从前。④颛顼(zhuān xū)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⑤天柱折:支撑天的柱子折了。⑥地维绝:挂地的绳子断了。⑦水潦:泛指江湖流水。
1.在朗读停顿划分恰当的句子后面画“√”。(2分)
(1)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2我会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怒触不周山( ) 争为帝(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3.在文中用“___”画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起因,用“ ”画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结果。
4.故事中,哪一处描写最神奇呢 你有什么感受
专项突破(四)(古诗文阅读)
一、1.远近高低各不同 雪却输梅一段香
2.书写,题写 因为 服输 不及,比不上
3.画波浪线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画横线的:梅雪争春未肯降
4.(1)√(2)x(3)√
二、1.葡萄美酒夜光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2.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准备举杯开怀畅饮,此时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
3.D
4.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现在正是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要奔赴边疆,保卫祖国。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胜利,请等待我们凯旋吧。
三1.C A C 2.C
3.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看到路边有棵李子树,树上结了许多李子,其他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李子树长在路边,而树上的李子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的 大家摘下来一尝,李子的确是苦的
4.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冷静自信
四、(一)1.凿壁偷光(或:穿壁引光)
2.(1)√(2)X(3)√
3.示例:匡衡有学习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我是从他不因家贫而放弃学习,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中体会出来的。
(二)1.曾经。吃。有的人。
2.梨没有主人,我的内心也没有主人吗
3.示例:我们要自尊自爱,坚守为人处世的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1.日出之阳 日中之光 炳烛之明 2.C 3.B
(四)1.(1)B(2)A(3)C
2.要是你能改变叫声,那就可以;要是你不能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徙,那儿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叫声。
3.C
(五)1.(1)√
2.碰、撞 成为 所以
3.画横线的:共工与颛项争为帝 画波浪线的: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示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感受:这里写出了共工暴躁、刚烈的性格,也表现了他的豪气、勇敢。他因愤怒而去撞击不周山,于是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这一“触”的力量是多么大啊!更神奇的是天竟然是用柱子支撑的,地还有系挂的绳子,这想象力真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