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精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0 20: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放下你的鞭子》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家生平及剧本的写作背景和街头剧的特点。
2、通过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领悟戏剧的主题思想,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进一步学习、掌握剧本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欣赏剧本的能力;体会本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物个性。
4、了解它的历史意义,牢记父辈在外敌侵略下的遭遇,为振兴中华,富国强民而努力;领悟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的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发动进攻。蒋介石却集中力量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对日军采取了卖国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撤至山海关内。日军在19日侵占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黑等省,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街头剧剧本。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放下你的鞭子”是剧中青工对卖艺汉说的一句台词。“你”是谁?为什么要放下鞭子?题目设下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陈鲤庭,1910年生,曾用名陈思白。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人,导演,理论家.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战争期间,历任上海救亡演剧队队长。《放下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鞭子》选自《街头剧》1938年版第一集,导演陈鲤庭.在抗战前期,戏剧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开始时,街头剧,活报剧和独幕剧非常活跃。当时演出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有《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剧作,上述三剧被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计鞭子”。
1931年创作街头剧《放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的鞭子》,1940—1943年编著《电影规范》,导演过《屈原》《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丽人行》《人民的巨掌》《劳动花开》等影片。
3、戏剧知识——独幕剧:独成一幕的短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小说中的短篇小说。容量小,人物较少,情节也较简单,往往通过一个生活片段,集中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独幕剧的结构紧凑,故事完整,要求在一幕一景中提出矛盾,发展和解决矛盾。情节的基本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应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完成。
街头剧:又称广场剧。不受舞台和剧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限制,适合街头、广场宣传演出的戏剧形式。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较广,多以群众关心的政治斗争为题材,常能鼓动群众,使观众在感情上与演出者融为一体。
4、学习生字:
嗳(ài) 昧(mèi) 哦(ò) 骚动(sāo) 媚态(mèi) 鹞子(yào)
忿忿不平(fèn) 扭(niǔ) 发痴(chī) 抚养(fǔ) 剥削(bō xuē)
5、理解生词。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汉子因为香姐无力耍动作而鞭打她,观众忿忿不平。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青工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命令汉子放下鞭子并将其制服。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写汉子和香姐父女俩的身世和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在在青工的感召下,包括汉子、香姐以及在场观众在内的人都团结起来,决心一起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四、教师小结:
剧本通过描述青工和父女间的矛盾冲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中国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同时也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发出强烈的控诉,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一齐打倒我们的仇人!”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全国。当时急需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个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抗日战场的。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赏析课文:
1、汉子和香姐是什么关系
明确:他们是父女关系。
2、为什么一开始汉子要说香姐是他从苏州买来的呢
明确:(1)、残酷的现实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漠视亲情。(2)、说女儿是买的可以引起旁人的同情从而博取可怜钱。(3)、要亲生女儿卖艺会让父亲很没面子,因而隐瞒。
3、汉子和香姐卖艺街头,为什么他要鞭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呢 这合乎情理吗
明确:饥饿让父亲脾气暴躁,忽视亲情。
4、汉子和香姐最初认为是什么让他们经历苦难的 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明确: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命,是天意。
5、他们这种思想观念最后有什么改变没有 用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他们后来认识到了使他们命运多舛的根源,懂得了安稳的生活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
6、是谁促使这种改变的发生的
明确:是青工帮他们认识到的。
三、合作探究:
1、汉子和香姐应是相依为命,而汉子还要用鞭子狠心地抽打自己的亲生女 ,这合乎情理吗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明确:文中香姐自己已向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解释了父亲这个反常理的举动。“可怜的爸爸,为饥饿所迫时常暴躁使气,可是在从前,他是我慈爱的爸爸呀!我一点怨恨他的心也没有,因为我懂得挨饿是怎么一回事,我感到他的痛苦比鞭子打在我的身上更难过。”被饥饿逼疯的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香姐举了自己的例子,原来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对小猫、小白兔那样的小动物非常惜爱,而如今,在饿得慌的当儿,一见到它们就恨不得生吞活剥地吃了下去,还顾到什么好心肠.经她这么一解释,父亲狠心地鞭打自己的女儿的极端做法完全可以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旁人觉得很愤慨、很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他还没饿到那份上。
造成这种人性扭曲、人性泯灭的现象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什么呢?剧本通过青工的口说出“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2、剧中的青工是怎样一个人物?在当时的社会里,这样的人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剧中的青工是热血青年,是个进步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他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放下你的鞭子”“我们都是一样的穷苦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他叉住汉子的喉,推倒在木箱上。当听了香姐的一番话后后悔鲁莽,勇于承认打错人了。
他善于启发众人“是啊!”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你们弄到这般田地!”“命,不要相信什么命!谁给你这个命的?”“天,你现在还在怨恨天吗?天是空的,你刚才不是说过吗?把你们从家乡赶了出来,弄得你们有田不能去种的是谁?使你们家破人亡,挨冷受饿的是谁?——这都是人干出来的。”“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害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的演讲富于鼓动性,众人在他循循善诱下,民族热情、抗战意识逐渐觉醒,众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汉奸!”连汉子也喊出心声:“孩子,记着,要打倒那些吃人的东西,才有生路。”“我们要像人的样子活下去!”
他很善于把众人的情绪引向深人。进一步启发大家:“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哪怕是赤手空拳也能战胜飞机大炮。”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卖艺汉:一位从东北沈阳沿途卖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流落到上海的街头艺人。他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慈爱的人。由于战争造成的背井离乡,饥寒交迫,使他丧失了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变得暴躁,“疯狂”了。但青工的责问,女儿的诉说使他悔恨莫及,又恢复了原来的性格,把一切痛苦、灾难、不幸变成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和谴责——因为这是造成一切苦痛的真正原因。
2、香姐:一个天真、标志的姑娘。她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父亲漂流街头整整六年,受苦遭罪,忍饥挨饿,并不怨父亲,更可贵的是:她十分理解、体谅父亲。她的血泪申诉是全剧剧情转折的关键,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3、青工:是一个有觉悟,爱憎分明,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憨厚正直,敢于仗义相助的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是上海无数有觉悟的产业工人的代表。全剧通过他的提问,揭示出造成卖艺汉父女和东北广大劳动人民痛苦的根源。他的分析使全剧高潮形成。全场观众高呼口号,从而突出了全剧的主题。
五、教师小结:
陈鲤庭的街头剧紧密地配合了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争,充满了强烈的政治激情,能够以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抗战的主题,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感人的形象,它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鼓动性都很强,所以在当时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它启导人们,不能束手待毙,不能当亡国奴,团结起来,一齐去打倒我们的仇人,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寻求生存与自由,整个剧中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只有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了,才能免受外侮。我们要接过民族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改革,自强不惜,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11、放下你的鞭子
开端:汉打香姐众气愤——设下悬念;发展:青工挺出汉放鞭——照应题目;
高潮:香姐道出其中因——悲惨境况;结局:青工感召众对敌——众志成城。
————控诉侵略,号召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