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优绩主义是主导现代社会运行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与现代社会几项基本的价值主张相匹配的。这几项基本的价值就是,效率、公平(或者说强调机会均等的平等)以及基于个人自由的个人责任。
②效率是现代社会中许多制度安排的一个核心关切。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体制将效益最大化作为首要追求。如果说,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机制,那么,这个机制的核心则是效率。而优绩主义,则是效率所要求的社会原则。
③优绩主义与公平这种价值联系紧密。如果说,效率主要体现为一种经济性的价值,那么,公平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性、政治性价值。支持优绩主义的公平是一种特定的现代社会公平观,而这种公平观的核心在于,否定世袭的身份不平等,强调身份的生而平等。当然,身份的生而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后天的实际生活中不会产生和形成其他方面的差异或不平等,更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普世无差异。
④支持优绩主义的第三条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是基于个人自由的责任观。如上所述,公平主要是一种社会性、政治性的价值,而责任则主要是一种针对作为当事人的个人伦理,与这种个人伦理相联系的,是个人自由。从伦理因果逻辑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产物,那么,承担行为结果之责任主体就应该是他自己。
⑤效率、公平以及基于个人自由的责任伦理,构成了支持优绩主义的三项最基本的现代价值,而从近现代历史的总体进程来看,优绩主义也助推了这些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了社会活力,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率。优绩主义所带来的这一切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指那些有才能从而能够创造“优绩”的精英,而且包括广大普通人在内的整体社会。也正因此,长久以来,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都普遍地接受和认同优绩主义。
⑥但近年来,上述情形似乎正在发生改变。一方面,“躺平”,“低欲望社会”等词汇的流行,表明一些社会成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心态上开始日益疏离、放弃、抵拒优绩主义原则;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从优绩主义之前提条件、原则本身和作用结果等层面对其进行了质疑和反思。
⑦对此,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路:联系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着眼于其正常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需要,思考优绩主义与平均主义或贵族制相比,何者相对更为可取,也更为可行?这是一个经验性选择的问题,而从经验上看,贵族制在现代世界发轫之初就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被挥手告别了:平均主义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改革中被义无反顾地摒弃了;剩下的是优绩主义。
⑧当然,优绩主义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运行确实存在问题,因此,在坚持优绩主义的同时,必须不断矫正优绩主义。
⑨第一,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筑牢优绩主义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优绩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强调每个人应该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获得经济社会的报酬和地位,父母不能也不应像贵族制社会那样把自己所拥有的身份优势以及尊崇的地位直接传交给子女。第二,拒绝“赢者通吃”,借助其他原则保护弱者。“赢者通吃”的现象,其突出体现在一个特定领域特别是经济(市场)领域中的赢家,毫无阻力地把他的优势延伸到其他领域,侵害其他人的正当公民权利。我们必须遏制这种不平等结果的影响力的泛化。第三,给成功者以尊敬、给未获成功者以尊严。我们要防范成功者特权,但我们不能抹杀他们对于尊敬的追求。对于未获成功者,有尊严,则无屈辱。第四,在规范市场的同时,倡导并维护价值的多样性。着眼于价值的多样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上都能够取得各自的“优绩”。
(摘编自冯婷《优绩主义:价值、批判及其矫正》,《探索与争鸣》2023.10)
材料二: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足以概括精英社会的现状。努力就会成功吗?也许。但历经万难成为人上人后,顶层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逸。昂贵的教育投入和工作所带来的人格异化与时间饥荒,是成为精英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精英陷阱》一书中,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马科维茨从精英身份出发,揭露了20世纪中叶以来优绩主义给美国带来的阶层分化与结构失衡。美国生活的一条公理是:一个人的优势或成就理应来自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而非世袭的地位和身份。但恰恰是这种主导社会的优绩主义教条,打造了新的特权的集中和传递机制。马科维茨运用海量数据揭示了优绩主义的内部机制和后果:中产阶层的工作岗位边缘化,收入停滞,与劳工阶层逐渐趋同;精英则通过垄断教育资源和高薪职位积累大量的财富,同时自身陷入竞争和内卷的困境。这是一个社会流动口径收窄、结构趋于病态的局面,一个对所有人都无益的陷阱。
(摘自《优绩主义:一种陷阱,一个有害的神话》,《文汇报》2024.08)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绩主义的公平观强调的是人生而平等而非人与人之间的普世无差异。
B.材料一第⑦段,强调优绩主义是当今社会正常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最佳选择。
C.优绩主义对现代社会的贡献是惠及包括广大普通人在内的整体社会。
D.马科维茨认为,优绩主义给美国中产阶层带来分化,成为中产阶层向上的阻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优绩主义原则与改革开放主导的“结束平均主义,给有才能、肯努力的人脱颖而出的机会”的基本理念,有相似之处。
B.“成,我之功;败,我之过”体现了优绩主义原则下个人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的伦理观。
C.保护那些由于运气、天赋等原因而成为输家或无力参加竞争的弱者,就能避免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
D.材料一①~⑤关于优绩主义的论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以并列式展开,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1975—2016年,全美收入前1%人群的收入增长了2倍,但全美实际收入的中位数只增加了1/10。2000—2016年,全美收入中位数几乎没有上涨过。
B.美国一位四大律所的律师曾分享,自己“不忙碌”的一天从早上9点半开始到晚上8点45分结束,“忙碌的一天”则是从早上7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近4点。
C.丹尼尔·马科维茨,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一所普通公立高中毕业,最终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并成为法学教授,著有《精英陷阱》一书。
D.(见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尔贝斯太太的快乐夏日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下午回到家的时候,我们看到门框上钉着一条巨大的海蛇,通体黑色,泛着磷光,钉子穿透了它的脖子,看上去像吉卜赛人的诅咒。它眼睛还在动,张得很开的上下颚之间露出锯齿般的牙齿。我那时候大约九岁,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恐怖景象吓得发不出声来。而比我小两岁的弟弟则丢下氧气罐、面具和潜水脚蹼,尖叫着仓皇而逃。从渡口到我家有一条在礁石间蜿蜒的小路,福尔贝斯太太正顺着石阶往上爬。听到尖叫声,她追了上来,气喘吁吁,脸色苍白,但一看到被钉在门上的东西,就明白了原委。她经常说,两个孩子在一起,无论哪个单独做了什么事,另一个也逃不了干系。所以,因为弟弟的尖叫,我们两个人都挨了训斥,还被指责缺乏自制力。也许她自己也被吓坏了,只是不肯承认而已。因为她一直在用德语批评我们,而不是像她签订的家庭教师合同中规定的那样使用英语。但等她一缓过神来,就又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开始了没完没了的说教。
“这是一条海伦娜海鳗,”她告诉我们,“之所以这么称呼它,是因为古希腊人认为这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在昏暗的卫生间里淋浴时,我发现弟弟还在想着那条海鳗。“它的眼睛像人一样。”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努力让他相信事实并非如此,并成功地转移了话题,直到我洗完澡。但当我准备离开时,他请求我留下来陪他。
“天还没黑呢。”我说。
“不是因为这个。”弟弟说,“是因为我害怕我会害怕。”①
我们站着祈祷。福尔贝斯太太并不是天主教徒,但她的合同中规定每天要带我们祈祷六次,为了履行这一条款,她不得不学习我们的祈祷文。然后,我们兄弟俩一起坐下来,屏住呼吸,接受她对我们的举止的检查,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而原先我们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吃饭就像过节一样欢乐。上菜时,厨娘富尔维娅·弗拉米内亚总是围着桌子有说有笑,她那种颠三倒四的天赋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自从福尔贝斯太太开始掌控我们的命运,她上菜时总是保持绝对的沉默,以至于我们都能听到金属锅里汤沸腾的声音。在用餐过程中,我们必须让脊背贴着椅背,用一边腮帮子嚼十下,再用另一边嚼十下,目光不能离开那个面容冰冷而倦怠的中年女人,她正在背诵有关教养的课文。
看到海鳗被钉在门上那天,福尔贝斯太太给我们讲的是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她的声音似乎让空气都变得稀薄了②,富尔维娅·弗拉米内亚像飘浮在半空中一样无声无息。喝完汤之后,她给我们端上来一道炭烤鱼片,雪白的鱼肉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我那会儿就喜欢吃鱼肉,胜过任何飞禽走兽,这种味道让我想起我们在瓜卡马亚勒的家,心情放松了些。而弟弟却连尝都没尝就拒绝吃这个菜。
“我不喜欢。”他说。
福尔贝斯太太中断了背诵。
“你怎么知道?”她说,“你都还没尝呢。”
她朝厨娘投去警告的一瞥,但已经晚了。
“海鳗是世界上最鲜嫩的鱼肉,孩子们。”富尔维娅·弗拉米内亚说,“你尝一口就知道了。”
福尔贝斯太太不动声色。她用冷冰冰的语气告诉我们,在古代,海鳗是国王才能享用的美味珍馐,武士们都争着喝它的胆汁,因为据说能由此获得超自然的勇气。接着她再次向我们重复,正如她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无数次说过的,好品位不是一种天赋,但也不是在任何年龄都可以教会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因此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拒绝吃饭。我在知道这是海鳗之前已经吃了一口,这时候左右为难:尽管勾起了我些许乡愁,但口感非常滑嫩。不过最终,那条蛇被钉在门上的情形战胜了我的胃口。弟弟鼓起勇气往嘴里送了一口,却没能忍住:他吐了。
“去卫生间,”福尔贝斯太太平静地对他说,“好好洗一洗,回来接着吃饭。”
我为他感到十分难过。因为我知道,对他来说,在这夜幕初降的时候穿过整栋房子,并在卫生间里待上足够长的时间来清洗自己,需要拿出怎样的勇气。但他很快就回来了,换了一件干净的衬衫,脸色苍白,身体在隐隐颤抖,虽然几乎看不出来。他很顺利地通过了福尔贝斯太太严格的清洁检查。于是她切下一块海鳗肉,命令我们继续。我强忍着吃下了第二口。而弟弟却连餐具都没动。
“我不会吃这个的。”他说。
他显然十分坚决,于是福尔贝斯太太避开了这个话题。
“可以。”她说,“但你不许吃餐后甜点。”
弟弟的解脱给了我勇气。我把刀叉交叉放在盘子上,这是福尔贝斯太太教我们的用餐结束时的规矩,说道:
“我也不吃甜点。”
“也不许看电视。”她说。
“我们也不看电视。”我说。
我们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整整一年,我们都在热切期盼位于西西里岛最南端的潘泰菜里亚岛上这个自由的夏天。请一个德国家庭教师这样的主意只有我父亲才想得出来。他是一个自负多于天赋的加勒比作家。欧洲辉煌的余烬让他目眩神迷,不管是在书中,还是在现实中,他总是显得太急于抹去自己出身的痕迹,并且幻想儿子们身上不再留有任何自己过去的印记。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福尔贝斯太太权威的裂痕。从她接手照料我们开始,我们就感觉到夜里有人在家里走来走去,甚至手舞足蹈。弟弟觉得那是富尔维娅·弗拉米内亚跟我们提起过的溺水者的游魂,惊恐不安。但很快我们就发现那是福尔贝斯太太。那时我们才知道,我们入睡以后,她并没有回自己房间,而是偷偷下海去游泳,或在客厅待到很晚,把电视调成无声,看少儿不宜的电影,一边吃着整个的蛋糕,一边喝着我父亲珍藏的只在特殊日子才舍得拿出来的好酒,直到喝完一整瓶。接下来我们会听到她在自己房间自言自语,用悦耳的德语整段整段地朗诵《奥尔良少女》,唱歌,或是在床上啜泣到天明,然后她双眼红肿地出现在早餐桌前,越来越阴郁,也越来越专横。我和弟弟此后再也没有像那时那样悲惨过。
一九七六年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细致描写了被钉在门上的可怕巨蛇,营造了一种紧张可怖的氛围,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B.当福尔贝斯太太强行要求姐弟俩吃下“海鳗”时,他们的反应有所不同,由此可见相较于弟弟,姐姐更为温顺。
C.由划线①处弟弟的话可见,与海蛇相比,福尔贝斯太太是更可怕的存在,弟弟害怕在她面前显露出对海蛇的畏惧,从而招来责难。
D.福尔贝斯太太是被父亲专门聘请来的家庭教师,她在这个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家里的一切规则都要由她来制定。
5.下列对该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儿童视角,由9岁的姐姐来讲述,儿童所知有限,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B.小说对厨娘富尔维娅·弗拉米内亚着墨不多,但通过她前后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福尔贝斯太太的到来给家庭造成的影响。
C.划线②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空气都变得稀薄”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家面对福尔贝斯太太教化时的感受,表达了“我”对她的不满。
D.“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第一人称叙事显得真实、自然,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起全文,情节紧凑。
6.小说标题中的“快乐夏日”具有讽刺意味,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①,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戍曰:“诺。”
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小国英桀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②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曰:“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成以先人之宝剑。”孟尝君曰:“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注】①漂:同“飘”,飞扬。②文:田文,即孟尝君。
材料二: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或曰:“平公失君道,师旷失臣礼。夫非其行而诛其身,君子于臣也;非其①行则陈其②言,善谏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于君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①其:他,指君主。②其:自己,指臣子。
7.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君到A楚而受B象床C所未至之D国E将何以待君F臣戍G愿君勿受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获取,与《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的“致”意思相同。
B.累,烦劳,与《<老子>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累”意思不同。
C.止,阻止,与《<论语>十二章》“止,吾止也”的“止”意思不同。
D.“受之乎”与《五石之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的“之”用法相同。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旷在晋平公有感而发之后故意用琴撞晋平公,晋平公不仅没处罚他,还接受了他的批评。
B.材料二借“或曰”对师旷和晋平公进行了批评,认为师旷既然失去了做臣子的礼节,晋平公就不应该接受师旷的谏言。
C.晋平公和孟尝君对待进谏的后续举措有所不同,前者只是引以为戒,后者还积极鼓励他人进谏。
D.与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对孟尝君进行否定性评价不同,材料一着重展现其从谏如流的正面形象。
10.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2)善谏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于君也。
11.材料二说“非其行则陈其言”,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公孙戍“非其行”时“陈其言”的思路。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山居示灵澈上人
唐·皎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1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中的“乍”“时”两个词有助于表现诗人山居生活是随性和富有情趣的。
B.诗人运用了白描手法来表现山居生活场景,如踏青归来、削柳代札、窥云裁衣。
C.诗人在结尾用“共无机”写自己和灵澈上人都己超脱尘世,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D.诗歌表现了诗人山居期间心境的转变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用语清新自然。
13.首联的“暖”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春江花月夜》中作者用“??”两问表达一种相思牵出的两地离愁。
(3)在《将进酒》中,诗人举曹植为例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4)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一句道出了与亡妻阴阳两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词人进入梦境的句子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砧(zhēn)板 脊梁(jí) 泾(jìng)渭分明 泥淖 貌和神离
B.复辟(bì) 寒噤(jīn) 熙熙攘攘(rǎng) 遐想 兵慌马乱
C.井陉(xíng) 果脯(pǔ) 负隅顽抗(yú) 磋砣 融汇贯通
D.泥泞(nìng) 毗连(pí) 不屈不挠(náo) 寒暄 各行其是
六、文言小题
16.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就有道而正焉(靠近) 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卖) ③焉能攻之(进攻)
B.①文胜质则史(浮夸)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聪敏) ③恶施不孝(怎么)
C.①具此而已矣(完备) ②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击破) ③自矜者不长(夸耀)
D.①格物而后知至(推究) ②其脆易泮(同“判”) ③常于几成而败之(大概)
17.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克己复礼为仁
B.当察乱何自起 客有吹洞箫者
C.为之于未有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此人——为具言所闻 或以封
七、小阅读
18.下列对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在艰苦环境中通过自身奋斗逐渐成长的故事。作品塑造的米考伯夫妇已成了文学中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的典型形象。
B.《复活》是托尔斯泰探讨人的精神的“复活”的力作,选文“探监”场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聂赫留朵夫“精神的我”的觉醒,内心始终坚定、诚恳,在“复活”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老人与海》被公认为是诠释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典型之作,作者以洗练的语言客观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小说充满了象征和寓言的意味。
D.《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节选部分作者借助想象,对现实进行拉伸夸大,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出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
八、语言文字运用
19.下列四句中,违反了同一律的一项是( )
A.上次张同学转发十次“锦鲤”图片,考出好成绩。这次我也转发了,我也一定能考好。
B.你们说的明星人设崩塌、带货主播被罚,我从不关心,我只知道某带货主播被罚13.41亿。
C.科代表催李同学:“就缺你的,别老缺交。”李同学说:“天天交作业的,成绩未必比我好。”
D.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我赞成前者。读,虽然太花时间;不读,又实在可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作“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作“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________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儒道思想(甲)能够互补,(甲)它们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又不是________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一般而言,道家比较偏重于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顺应自然,超越世俗;儒家偏重于社会伦理问题,(乙),强调人格________,责任担当。
①儒家虽然侧重讲“人道”,道家侧重讲“天道”,②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追求儒家理想,兼济天下,锐意进取;又________道家哲学,独善其身,淡泊名利。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困惑 遵奉 截然相反 遵奉
B.疑惑 截然不同 健全 尊奉
C.困惑 截然不同 完善 尊奉
D.疑惑 截然相反 健全 遵奉
2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2.请在文中括号甲处补写一对恰当的关联词,在括号乙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不超过12个字),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甲
乙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处修改为:
②处修改为:
九、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
④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余华)
⑤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英]休谟)
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格言)
读了上面的名人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B
简析:材料一第⑦段只是说从经验上看优绩主义相对平均主义和贵族制更为可取、可行,但并没有强调是最佳选择。
2.答案:C
简析:“保护那些由于运气、天赋等原因而成为输家或无力参加竞争的弱者” 只是矫正优绩主义的措施之一,不能仅靠这一点就避免 “赢者通吃” 现象,还需要遏制赢家优势的过度延伸等多方面措施。
3.答案:C
简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优绩主义给美国带来阶层分化与结构失衡等问题。A 项通过数据体现了美国阶层收入差距扩大,能支撑观点;B 项体现精英工作压力大、陷入内卷,可支撑观点;D 项图表显示美国贫富差距加大,能支撑观点;C 项只是介绍了马科维茨个人经历,与优绩主义给美国带来的问题无关,不能支撑观点。
4.答案:B
简析:当福尔贝斯太太要求吃海鳗时,“我” 和弟弟都有反抗,只是表现不同,不能由此得出姐姐更温顺的结论。
5.答案:C
简析:划线②处 “空气都变得稀薄” 不是比喻修辞,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写出福尔贝斯太太说教时让人压抑的感受,表达 “我” 对她的不满。
6.答案:①标题中的 “快乐夏日” 与文中 “我” 和弟弟的实际经历形成鲜明反差。②原本期待自由的夏日,却被福尔贝斯太太严格管控,如用餐时的诸多规矩、被迫接受她的说教等。③福尔贝斯太太自身行为也给 “我” 和弟弟带来困扰,如她夜里的异常举动。④这样的夏日充满压抑、恐惧与无奈,毫无快乐可言,标题的讽刺意味深刻地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与批判。
简析:先指出标题与实际的反差,再结合文中福尔贝斯太太对姐弟俩的管控以及她自身的问题等内容,分析这种反差所体现的讽刺意味。
二、文言文阅读
7. 答案:今君到楚而受象床(C)/所未至之国(E)/将何以待君(F)/臣戍愿君勿受
简析:“今君到楚而受象床” 是说孟尝君在楚国接受象床之事,表意完整;“所未至之国” 指还没去的国家,作主语;“将何以待君” 是说那些国家将如何对待孟尝君,是完整的问句。
8.答案:A
简析:A 项 “致知在格物” 的 “致” 是 “推极、获得”,材料一中 “致相印” 的 “致” 是 “给予、授予”,意思不同;B 项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的 “累” 是 “堆积”,与 “累君” 的 “累”(烦劳)意思不同,正确;C 项 “止,吾止也” 的 “止” 是 “停止”,与 “止君之过” 的 “止”(阻止)意思不同,正确;D 项 “受之乎” 与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的 “之” 都是代词,用法相同,正确。
9.答案:B
简析:材料二 “或曰” 只是从君臣关系的一般原则角度进行评论,并不是说晋平公不应该接受师旷的谏言,而是认为师旷失臣礼、晋平公失君道,他们的行为都有不当之处。
10.答案:(1)您如果能让我不用去送,我祖先有把宝剑,愿意献给您。(2)臣子的做法是,如果君主的行为不当就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好好进谏君主不听就远离君主。
简析:(1)“足下” 是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 “您”;“仆” 是自称,可译为 “我”;“先人” 指祖先;“愿” 是 “愿意”。(2)“善谏” 是好好进谏;“不听” 是君主不听;“远其身” 是远离君主;“臣之于君也” 是判断句,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11.答案:①先以小国致相印的原因引出孟尝君应秉持的品德。②指出接受象床会损害孟尝君在其他国家的声誉,破坏他在小国中 “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 的形象。③强调这样做会使未到之国对孟尝君产生疑虑,不利于他在各国施展影响力,从而达到劝阻孟尝君接受象床的目的。
简析:从公孙戍进谏时提及的孟尝君受各国敬重的原因、接受象床的危害等方面梳理其思路。
三、古代诗歌阅读
12. 答案:C
简析:诗中主要是诗人表达自己超脱尘世,达到物我两忘境界,并未提及灵澈上人,结尾 “共无机” 是诗人将松声草色拟人化,说它们和自己一样无机心,而非说与灵澈上人都达到该境界。
13.答案:①“暖” 字既写出春日天气转暖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山路初晴后的温暖感觉。②又暗示诗人内心因山居生活而感受到的温暖、惬意与闲适。③为全诗奠定了轻松、自在的情感基调,烘托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与诗中表达的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相契合。
简析:从 “暖” 字对自然环境、诗人内心感受以及全诗情感基调等方面的作用进行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4. 答案:(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3)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4)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忽还乡
简析:根据《老子》《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关内容准确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 答案:D
简析:A 项 “脊梁” 的 “脊” 应读 “jǐ”,“泾渭分明” 的 “泾” 应读 “jīng”,“貌和神离” 应为 “貌合神离”;B 项 “寒噤” 的 “噤” 应读 “jìn”,“兵慌马乱” 应为 “兵荒马乱”;C 项 “果脯” 的 “脯” 应读 “fǔ”,“磋砣” 应为 “蹉跎”,“融汇贯通” 应为 “融会贯通”。
六、文言小题
16. 答案:C
简析:A 项 “焉能攻之” 的 “攻” 是 “治疗”;B 项 “敏于事而慎于言” 的 “敏” 是 “勤勉”;D 项 “常于几成而败之” 的 “几” 是 “接近”。C 项解释全部正确。
17.答案:B
简析:A 项都是判断句;B 项 “当察乱何自起” 是宾语前置句,“客有吹洞箫者” 是定语后置句;C 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 项都是省略句。
七、小阅读
18. 答案:B
简析:《复活》选文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是有犹豫、矛盾的,并非始终坚定、诚恳,他在 “复活” 之路上是逐渐觉醒、转变的过程。
八、语言文字运用
19. 答案:C
简析: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C 项科代表说的 “交作业” 和李同学说的 “成绩好” 不是同一话题,违反了同一律;A 项是类比推理,不违反同一律;B 项只是表达对不同事情的态度,不违反同一律;D 项是对《红楼梦》读与不读的观点表达,不违反同一律。
20.答案:C
简析:“困惑” 指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 指心里不明白,困惑。这里说精神上的困境,用 “困惑” 更合适。“截然不同” 指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截然相反” 指完全相反。这里说儒道差异不是完全不一样,用 “截然不同”。“完善” 指使完备美好;“健全” 指强健而没有缺陷。这里说人格,用 “完善” 更恰当。“尊奉” 指尊崇敬仰;“遵奉” 指遵照奉行。这里说尊崇道家哲学,用 “尊奉”。
21.答案:B
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把儒家比作粮食店,把道家比作药店,是比喻修辞。A 项把月光比作流霜,是比喻;C 项把小船比作苇叶,是比喻;D 项把自己的心比作冰雪,是比喻;B 项 “钟鼓馔玉” 代指富贵生活,是借代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
22.答案:甲:之所以…… 是因为……;乙:关注社会秩序的构建
简析:甲处根据前后文因果关系,填写 “之所以…… 是因为……”;乙处根据儒家侧重社会伦理问题,可填 “关注社会秩序的构建” 等类似语句,与前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结构相对。
23.答案:①处修改为: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的特点。②处修改为:又尊奉道家哲学,独善其身,淡泊名利。
简析:①句 “具有” 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加上 “的特点”;②句 “遵奉” 用词不当,应改为 “尊奉”。
九、作文
立意:
可从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与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角度立意,探讨竞争与不争的关系,如在竞争中保持平和心态,以不争的态度去竞争,在追求卓越中避免过度功利等,可举例一些商业竞争中既积极进取又注重合作共赢的事例。
从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立意,表达对乐观豁达心境、对自然和生活感悟的思考,可结合诗人经历或自身生活体验,阐述拥有这种心境的意义与价值,如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等。
从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立意,辩证看待苦难,如苦难虽不值得赞美,但可磨砺人,关键是如何对待苦难,可列举经历苦难后成长或在苦难中沉沦的人物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还可综合多句名言,如以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万物静观皆自得”“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立意,探讨在追求卓越与自我修养中如何平衡竞争与内心的宁静、不争,可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尝君出巡五国,来到楚国时,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一个姓登徒的人,正好值班负责送象牙床给孟尝君,他不愿意去,于是他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戍说:“我,是郢人登徒,正好我值班负责护送象牙床。可象牙床价值千金,稍有损坏,即使(我)卖掉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先生不如设法让我免掉这个差使,先人有一把宝剑,(我)愿献给您(作为报答)。”公孙戍说:“好的。”
(公孙戍)入宫进见孟尝君,说:“您莫非(准备)接受楚王象牙床吗?”孟尝君说:“是的。”公孙戍说:“我希望您不要接受。”孟尝君问:“这是为什么呢?”公孙戍说:“小国以相印授公的原因,是(他们)听说您在齐地能够救济贫苦人,使潦倒的人发达,拥有让灭亡的国家复存,让后嗣断绝者延续的道义。小国英明杰出的君主,都把国家大事委托给您,确实是爱慕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如今您在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的重礼,还没有到的其他国家,又能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于您呢?所以臣下希望您万不可接受这件礼物。”孟尝君答应说:“好的。”
公孙戍快步退了出去,还没离开,走到中门,孟尝君把他叫了回来,问:“先生叫田文不要接受象牙床之礼,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如今先生为何脚抬得那样高,洋洋得意呢?”公孙戍说:“我有三件大喜事,外加更得一柄宝剑。”孟尝君说:“先生此话怎讲?”公孙戍说:“贤公门下食客数以百计,没有人敢进谏,只有臣敢于进谏,这是第一件大喜事;(我的)谏言,您能采纳,这是第二件大喜事;我的进谏能让您阻止犯过错,这是第三件大喜事。而郢都那位为楚王送象牙床(给您)的登徒,不愿意承担送床(的差事),他答应我(事成之后,送我)一柄先人宝剑。”孟尝君问:“说得好,先生接受宝剑了没有?”公孙戍说:“(没有得贤公许可,我公孙戍)不敢接受(馈赠)。”(孟尝君)说:“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扇上写道:“谁能宣扬我田文的名声,阻止田文犯错误,(即使)私自在外获得珍宝,也可迅速来进谏。”
材料二: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得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拿起琴来就砸向晋平公。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撞谁呀?”师旷说:“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有人说:“晋平公失去了做君主的道路,师旷失去了做臣子的礼节。如果认为他的行为不对就惩罚他本身,是君主对臣下的做法;认为君主的行为不对就陈述自己的意见,好好地加以劝谏不听就远离他,是臣下对君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