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5 07: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他们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1.对材料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和隔膜,才有三家村式的村落存在。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受地方性的限制,终老是乡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化建设绕不过农村,每一个个体与乡村之间息息关联,乡村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B.随着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
C.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三个巨变来看,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D.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变化,乡村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基层政权建设之中。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第八十章》)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过年
红柯
孩子们的小脑袋埋在妈妈怀里,他们颤抖着不敢抬头看,他们害怕自己失望。爸爸就用肉擦孩子们的小脸蛋,跟擦火柴一样,孩子们的心里噗一声冒起火焰。
“肉,肉肉!”
孩子们跳啊叫啊冲上去,爸爸把亮晃晃的肉送给他们。“肉,肉肉!”每个孩子都抱着肉这么叫。面已经和好了,那是他们仅有的一点麦粉,玉米面跟肉不般配。
孩子们过足了瘾,把肉交给妈妈,郑重地告诉妈妈:“你要给我们做好啊。”孩子们高兴坏了。帮妈妈打水烧火洗菜。孩子连院子都扫了,扫得干干净净一直扫到大门外。把门口的大路都扫了,洒上清水。
村里人感到惊奇,孩子们就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过年。”“嗬嗬,今天过年?”谁也不相信孩子的话。谁能信孩子的胡言乱语呢?大人稍动一下脑子就能哄小孩,让小孩干这干那。
一道青烟直上蓝天,就像打入太空的火箭。“它还在飞啊!”孩子们的眼睛都看疼了,揉一揉松开手,眼睛又亮起来,瞳光追踪着炊烟,天空越来越深,瞳光一直追上去,天空不断地伸展着,伸展着。
“它还在飞啊!”
那个最小的孩子顺着木梯爬到房顶上。烟囱竖在那里。孩子们都上去了。他们围着烟囱。炊烟的芳香跟空气一样散向四面八方,整个村子笼罩在芳香里,准噶尔、天山、天山的那边都能闻到他们家的肉香。“能飘那么远吗?”
“怎么不能?天山还没有咱们的烟囱高,天山在云底下呢。”
炊烟却在白云之上。
那个最小的孩子看得最远,他看见大漠深处有个叔叔。“嘿!我们有客人啦!”孩子们都朝那边看,那个远方的叔叔一点一点跟种子发芽一样终于顶破地平线出现在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我们家的客人,我们家有客人啦。”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过年一定要有客人,没有客人的年是很难过的。
心急的孩子已经奔出门外,向大漠深处飞跑去迎接贵客。另外一些孩子去告诉大人这个天大的喜讯。妈妈问她的孩子:“欢迎不欢迎客人呀?”孩子又是叫又是跳闹了好半天。妈妈问她的孩子:“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吗?”“让客人先吃,让客人吃饱。”
妈妈长出一口气,又做一盒饭,玉米糊糊煮土豆。皮芽子剁碎炒一炒,浇到玉米糊糊上。热气腾腾。玉米糊糊里的土豆粉粉的,像一团白雾弥漫在孩子们的肚子里,孩子们成了气球,要飘起来了。
孩子们从来没有这么馋人地吃过土豆皮芽子。
“过年就是好啊。”
大人和孩子安心地等待远方的客人。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没有走出过大漠,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人影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
爸爸抱住他的孩子,孩子圆滚滚的挺沉,就像一只小牛犊。他感到吃惊,孩子究竟吃了什么好东西长这么结实。这里缺粮食啊,连大人都打不起精神。牲畜松垮垮只剩个骨头架子。孩子竟然长起来了。
爸爸想起苇湖里的灰鸽子,青灰色的野鸽子呀,从棕色的苇穗上飞起来,离开明亮的湖水来到灰扑扑的土房子。青灰色的野鸽子来到土房子。孩子们就长起来了。孩子就是这么长起来的。
大孩子领着客人进来了。
远方来的客人显得特别高大,把门框都堵住了。女人和孩子从烛光的四周扬起脑袋看他,男主人给他递烟他没反应。主人把烟插在他嘴上给他点着,他很惊讶地抽一口,长长出一口气,喷出来的是天池烟的香味和烟雾。那些年天池烟是最好的烟了,金黄的烟丝就像黄金草原。
女主人不停地递碗,他不知道他吃了多少。他看见孩子们个个像天使,天使一样的孩子手托下巴热切地看着这个叔叔,叔叔说:“你们咋不吃?”“我们吃饱啦。”
客人说他是地质学校毕业找石油的。“石油在哪里?”孩子们太好奇了。
叔叔告诉他们:“石油在地底下,跟井里的水一样。”
“油什么时候出来呀?这么多油怎么吃啊?”孩子们想象着那条滚滚的石油河。
叔叔说:“那是给汽车飞机吃的,人只能用不能吃。”“那是公家的东西,肯定不能随便吃。”
孩子们就这么看破了叔叔的心思,叔叔只能摇头。孩子们就问叔叔找到金子怎么办?叔叔说他是专门找石油的,找石油的人碰到金子也发现不了。孩子们就更不相信,传说中的金子就在地底下,还不停地走呢,跟水一样是流动的,能找到石油的人一定能找到金子。
叔叔已经不能跟孩子们辩论什么了,孩子们说什么他都点头。孩子们就问他金子是什么味道。他在实验室里见过金子,他就告诉孩子们金子是甜的。这完全符合孩子们的想象,充满诱惑力的金子,不是甜的还能是什么味道呢?至于叔叔说的那个实验室,孩子们毫不客气地予以纠正:“那是食堂不是实验室,那么好的东西放在实验室就放坏了。”孩子们把实验室当成仓库了,连里的大仓库里有老鼠,常常毁坏麦种。
叔叔在大漠里走了三天三夜实在支撑不住了,叔叔的头点着点着打起盹,叔叔很懊悔地掐自己的太阳穴。主人赶快制止孩子们的胡闹。“行啦行啦,叔叔累啦。”
“早晨五点钟叫我。”
客人把表交给主人,他自己根本醒不来,他要在明天赶上大家。
后来,妈妈的大孩子长成了大小伙子去外地上大学,妈妈可以在儿子肩头好好地哭一场,妈妈哭得多难受啊。
(《时代文学》)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麦粉而不是玉米面做汤饭,说是玉米面跟肉不般配,其实表现出的是主人公一家此时的郑重其事。
B.从孩子们对妈妈郑重的叮嘱和帮忙料理家务的乖巧表现,可以看出虽是过年,但吃肉还是非常难得。
C.地质队员因为过于疲累,所以男主人递烟时都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需要主人帮他把烟插上并点着。
D.小说写地质队员与孩子们关于“石油”“金子”和“实验室”的对话,表现双方对世界认知的反差。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比喻手法,写孩子们的心里像擦火柴冒起火焰,表现出孩子们焦灼等待中见到肉的兴奋。
B.小说通过写孩子们见到远方来客的欢喜,以及大人对来客的招待,侧面表现出一家人的好客热情。
C.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起土豆和皮芽子,这与上文孩子们“让客人先吃,让客人吃饱”的说法相照应。
D.小说写妈妈的“哭”,既表现了无法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生活条件的愧疚,也表现了对孩子成长的欣慰。
8.本文与《百合花》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情达意,请结合本文中的“炊烟”和《百合花》中的“树枝”“野菊花”加以分析。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百合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文本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节选自刘开《问说》)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D.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指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文本一中的“圣人无常师”和文本二中的“圣人择之”的两个“圣人”含义不同。
B.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等。
C.《书》,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D.匹夫,文中指平民百姓,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含义相同。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12.《问说》中批判了今人“所问非所学”的哪几种情况?请简要概括。
三、文言小题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劝学 劝:鼓励
C.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D.而绝江河 绝:断绝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D.圣心备焉 风雨兴焉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四、语言文字运用
1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何陋之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文言小题
17.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耻相师 ②则群聚而笑之 ③圣益圣,愚益愚
④孔子师郯子 ⑤小学而大遗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⑦吾从而师之 ⑧吾师道也 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A.①⑥/②③/⑤⑦⑧/④⑨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 D.①③⑤/②/④⑨/⑥⑦⑧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1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七、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的境界。
(2)《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八、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 A ,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买花卖花、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 B 。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这些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算是如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 C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下列句子中的“连”与文中加点的“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还是再斟酌一下吧,这两句话连不起来。
B.这出话剧颇受观众喜爱,我们连演了一个多月。
C.这果子连皮一共三十斤,已经装好准备发车了。
D.你怎么连他也不告诉一声,你应该跟他提前说说的。
2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②,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九、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020年12月18日,腾讯网报道, 一名外国教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感慨地说,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过于相信“课本知识”;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这番话非常扎心,但又让人觉得句句在理。
(2)2020年12月22日,在由搜狐教育主办的“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上,我们看到了多条名人的学习之道,如:
“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人的脑袋里面慢慢建构出来的。因此,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我们往往以为理解与实践是先后的关系,先要理解才能实践,先学了才能用,但其实两者是一起发生的。”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课本中荀子、韩愈等人有关学习之道的论述,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C。A 项,“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和隔膜” 错误,原文是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B 项,“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 错误,乡土社会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并非为了谋生分工协作聚合;D 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错误,原文只是说乡土社会的信用不同于法理社会对契约的重视,并非远胜于。
  2.C。“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错误,原文是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3.B。A 项体现了桃花源中人们与世隔绝、生活稳定、不与外界交流的乡土社会特征;C 项描绘了乡村田园生活场景,人们按季节劳作,具有乡土社会特征;D 项体现了相邻村落间人们往来疏少、生活隔离的乡土社会特征。B 项主要描写了醉翁亭周边的山水景色及游乐情景,未体现乡土社会特征。
  4.①首先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核心观点;②接着解释 “土气” 的由来,即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农业取资于土地且不流动;③然后阐述乡土社会中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特点是孤立和隔膜,以村落为单位,社区往来疏少;④又指出乡土社会是生于斯、死于斯的 “熟悉” 社会,与法理社会不同;⑤最后说明在社会变迁中,乡土社会习俗难以应对现代社会。
  5.①治理之变: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大规模向农村输入资源,改变了乡村治理体制,之前基于税费收取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说明现代社会不能再用传统乡土社会的治理习俗。②村庄基础结构之变: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村庄边界大开,社会结构改变,传统乡村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解体,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思维观念逐渐替代传统,乡土社会内生秩序难以应对现代社会需求。③价值之变:农民生育观念改变,传宗接代观念淡化,农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变化,乡土社会传统的价值体系已被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冲击,乡土社会习俗难以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
  (二)
  6. C。地质队员没反应是因为过于疲累,但并不是男主人递烟时才没反应,从 “主人把烟插在他嘴上给他点着,他很惊讶地抽一口” 可看出之前是有反应只是没接烟。
  7. A。“表现出孩子们焦灼等待中见到肉的兴奋” 错误,“孩子们的心里噗一声冒起火焰” 是表现孩子们听到有肉时的兴奋激动,不是焦灼等待中见到肉的兴奋。
  8. ①本文中 “炊烟” 是家庭过年氛围的象征,炊烟升起,肉香飘散,代表着家庭的温馨、欢乐与希望,吸引着远方的客人,也体现出孩子们对过年的期待和喜悦之情。②《百合花》中 “树枝” 和 “野菊花” 是美好与自然的象征,“树枝” 插在步枪筒里有装饰点缀之意,“野菊花” 在战士耳边颤动,展现出年轻战士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淳朴、善良,也从侧面烘托出战争年代里人性的美好与温暖。两者都通过意象表达了特定情境下人物的情感与作品的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
  9. D。“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问就无法增长见识,“致疑”“广识” 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项;“舍问,其奚决焉”,意思是除了问,又怎么能解决问题呢,“舍问” 是条件,“其奚决焉” 是结果,中间应断开,排除 C 项。
  10. A。文本一中的 “圣人无常师” 和文本二中的 “圣人择之” 的 “圣人” 均指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含义相同。
  11. (1)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2)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12. ①询问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高谈阔论;②自己心里已经明白的事情,询问别人来试探他人的才能;③事情非常难理解,询问别人来刁难别人。
  三、文言小题
  13. D。“绝” 应是 “横渡” 的意思。
  14. B。A 项,“之”,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代词,代指靛青;B 项,“而”,均表转折,却;C 项,“于”,前者表比较,比,后者引出对象,可不译;D 项,“焉”,前者是语气词,后者是兼词,相当于 “于此”。
  15. B。A 项,“博学”,古义是广泛地学习,今义是学问广博精深;C 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党羽、帮凶;D 项,“寄托”,古义是藏身,今义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须臾” 古今义都是片刻。
  四、语言文字运用
  16.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 “不知句读,不解惑”。C 项 “何陋之有” 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 “有何陋”。A 项是被动句,“不拘于时” 意思是不被时俗拘束;B 项是状语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意思是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D 项是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劲的筋骨。
  五、文言小题
  17. C。①“不耻相师” 中 “耻” 是意动用法,以…… 为耻;④“孔子师郯子” 中 “师” 是意动用法,以…… 为师;⑦“吾从而师之” 中 “师” 是意动用法,以…… 为师。②“则群聚而笑之” 中 “群” 是名词作状语,成群地。③“圣益圣,愚益愚” 中第一个 “圣”“愚” 是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⑤“小学而大遗” 中 “小”“大” 是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中 “下” 是名词作动词,低于;⑧“吾师道也” 中 “师” 是名词作动词,学习;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中 “齿” 是名词作动词,并列、同列。
  六、古代诗歌阅读
  18.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错误,“一枝重插去年花” 是词人感叹时光流逝、自身衰老,借插去年的花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不是为了掩饰白发。
  19. ①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霜鬓不堪春点检” 直接写出词人两鬓斑白,面对春天美景,感叹自己已老,难以承受春天的审视。②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怅惘。“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表达出词人如在江海漂泊的梦境中,不知何处是归宿,反映出其生活的不安定和内心的迷茫。③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一枝重插去年花” 通过插去年的花这一行为,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留恋。
  七、名篇名句默写
  20. (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八、语言文字运用
  21. A. 附庸风雅;B. 数不胜数;C. 可见一斑。
  22. D。文中 “连” 表示强调,甚至。A 项 “连” 表示连接;B 项 “连” 表示连续;C 项 “连” 表示包括;D 项 “连” 表示强调,与文中意义和用法相同。
  23. 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描绘了春雨初晴时的江南小巷卖花的情景,与②处前文 “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 中关于市声与风雅的论述相契合,且能体现出花事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所以放在②处最恰当。
  24. 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九、作文
  25. 略。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文本二: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