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 AA班”,并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书院产生于唐代,到清代才废止,历史悠久,培养的人才分布于众多领域。在古代“补习班”中,书院的名气最大。
B.五代时期位于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己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C.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有据可查的书院数量达七百所,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
D.封建朝廷为了遏制私人书院对科举考试公平性的干扰,自宋仁宗执政末期始即多次打压私人书院,但都未能使其根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文章前两段从书院出现的背景说起,继而论证书院的历史和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贡献。
B.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打破了官办垄断的局面。
C.文章论述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D.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富有时代感,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唐末至五代间,一些避居山林的读书人创立私人书院,战乱频繁与官学式微是其产生的间接原因。
B.明代书院通过高薪聘师、精编辅导材料、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中榜率的做法,可谓煞费苦心。
C.朱熹的儿子和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在吕祖谦的门下求学,可见吕祖谦的学问居“东南三贤”之首。
D.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这些应试攻略颇有微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①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②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③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戴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戴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正忙着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④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戴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标题能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套不住”有“闲不住”之意。
B.本文情节可分为两部分,先写陈秉正“手”,再借“手套”来写“手”。
C.结尾将手套还给儿媳妇这一情节,因前文缺少必要的铺垫,而让读者感到意外。
D.小说没有集中、激烈的冲突,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刻画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5.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①句“缩回”“躲开”两个细节,设置悬念,并引出下文对陈秉正的手的描写。
B.②句运用借喻,将他的手说成“小耙子”,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又富有生活气息。
C.③句“学成”与“长成”,一字之差,可以看出陈秉正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爱护。
D.④句心理描写,传神而富有人情味,读者可以想见老人一家相互体贴的融洽关系。
6.《套不住的手》是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请简要分析主人公陈秉正身上具有哪些普通劳动者的优秀品质。(4分)
7.郭沫若评价赵树理的作品“新颖、健康、朴素”,请从这三个词语中选一个词语作为关键词,对本作品进行简要评析。(6分)
(三)现代文阅读Ⅲ(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树上的男爵(节选)
[意大利]卡尔维诺
我的兄弟柯希莫 皮奥瓦斯科 迪 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 1767年6月15日。我记得很清楚,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今天一样。大家坐在翁布罗萨我家别墅的餐室里,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时间正当中午,我们全家人按照老规矩在这个时候坐到餐桌边,虽然那时从不习惯早起的法国宫廷传来的下午吃正餐的时尚已在贵族之中风行。我记得有风从海上吹来,树叶抖动。柯希莫说:“我说过不要,我就是不要!”他推开那盘蜗牛。他往常可从来没有闹得这么凶。
在首席上端坐着我们的父亲,阿米尼奥 皮奥瓦斯科 迪 隆多男爵,他头上戴着路易十四式的垂至耳际的假长发,这像他的许多东西一样已经过时了。在我和我的兄弟中间坐着福施拉弗勒尔神父,我们家的食客和我们这些孩子的家庭教师。在我们对面坐着我们的母亲,女修道会会长科拉迪娜 迪 隆多,和我们的姐姐巴蒂斯塔,住家的修女。在桌子的另一头,与我们的父亲面对面坐着的是土耳其式着装的律师埃内阿 西尔维奥 卡雷加骑士,我们家庄园的总管和水利工程师,而且他作为父亲的非婚生兄弟,是我们的亲叔叔。柯希莫满了 12岁,我8岁;我们刚被允许上父母的餐桌几个月。也就是说,我沾了我哥哥的光,随他一起提前升级,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一个人单独在一边吃饭。
我说沾光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无论对柯西莫还是对我来说,欢乐的日子结束了,我们怀念在我们自己小房间里的进餐,只有我们两个和福施拉弗勤尔神父。……我们在神父陪伴下的饭餐在长时间的祷告之后才开始,一勺勺规规矩矩,合乎礼仪,一声不响地进行,如果谁从盘子上抬起眼来,或者喝汤时发出了轻微的响声那可不得了。但是,神父在喝完汤时就已经吃腻了,他茫然地呆望着,每啜饮一口酒就啧啧舌头,好像只顾品味这短暂而浅表的感觉。上第二道菜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用手抓起来吃了,吃完饭时互相掷梨瓢玩,而神父不时懒洋洋地说一声:“够了!安静些!”
而如今呢,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边,家庭里的积怨显形了,这是童年中不幸的篇章。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不停地对我们唠叨,要用刀叉吃鸡啦,身体要坐直啦,胳臂肘不要靠在桌子上啦,简直没完没了!还有我们那位讨厌的姐姐巴蒂斯塔,一系列的叫嚷、气恼、处罚、踹腿、踢脚就开始了,直至柯希莫拒绝吃蜗牛并决定把他的命运同我们断开的那天为止。
后来,第一次重新同家人共餐时,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似的。大家准时到来,这就是那个 6月15日的中午。我们的姐姐、膳食的总管,预备了什么东西呀?蜗牛汤和蜗牛做的主菜。柯希莫连蜗牛壳也不愿碰。“要么你们吃下去、要么马上把你们关进小房!”我屈从了,我开始吞咽那些软体动物。①这是我的一次颇为软弱的表现,它使我的哥哥觉得更加孤独了,因此他抛弃我们的行动中也有着对我的抗议,因为我让他失望了。但是我那时只有8岁,何况我的意志力,而且是我儿童时的意志力怎么能够同我哥哥与生俱来的那种超人的顽强相比呢?
“怎么样?”我们的父亲问柯希莫。
“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从饭桌上滚开!”
而柯希莫已经转过身去,背向着我们大家,正要走出餐室。“你去哪儿?”
我们从玻璃门里望见他正在门廊里取他的三角帽和佩剑。“我知道!”他朝花园跑去。
我们从窗子里看见他很快爬上那棵圣栎树。②他穿戴和打扮得非常整齐,他是按照我们的父亲的要求弄妥贴后来吃饭的,尽管他只有12岁。扑上粉,头发用带子扎起辫子,三角帽,针织领带,绿色开叉燕尾服,浅紫色的短裤,佩剑,白皮长护腿套,护套只包半截,这是唯一的让步措施,使得穿着方式更符合我们的乡间生活。而我,由于只有8岁,免除了在头发上扑粉,如果不是在盛大宴会之时。也免挂佩剑,虽然我喜欢佩戴也不行。他就这副模样往那棵多结的树上爬,手脚并用,以我们在长期一起练就的准确而迅速的动作在树枝上攀登。我已经说过我们在树上度过许多时光,不是像许多孩子那样图实惠,他们爬上去只是为了找果子或掏鸟窝,而我们是为了越过树干上险恶的蜂巢和树杈,爬到人上得去的最高处,找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观看下面的世界,对着从树下走过的人们呼喊或捉弄他们。因此我认为柯希莫面对那种不公正的强逼,首先想到的是爬上我们熟悉的那棵圣栎树是很自然的。圣栎树的树枝,向上伸到与餐室的窗户相同的高度,使得全家人都看见他的委屈和愤慨。
“小心!小心!会摔下来呀,可怜的孩子!”我们的母亲焦急地喊道,倘若她看见我们在炮火之中冲锋一定满心欢喜,可是,她却为我们的每一种游戏而忧惧交加。
柯希莫爬至一条粗枝的杈口上,他在那里可以呆得舒适一些。他坐下来,双腿悬垂着,两臂交叉,手掌塞进腋下,脑袋缩进双肩里,三角帽低压在前额上。
我们的父亲从窗台里探出身对他喊道:“你在那里呆腻了就会改主意的!”“我决不会改变想法。”我的哥哥在树冠上说。“只要你下来,我就叫你好看!”“我决不下树!”他说到做到。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小说第一段中“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环境,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B.第三段写我们在小房间进餐时的肆意玩耍与第二段上父母餐桌时的规规矩矩形成对比,突出以父母为代表的专制、礼教与柯希莫兄弟渴望自由、不愿受到束缚的天性的矛盾。
C.小说对神父“茫然地呆望着”“喷舌头”“懒洋洋地”等神态动作描写,是为了表现神父的慵懒,对孩子的纵容和不负责任。
D.标题“树上的男爵”以“树”象征着理想的世界,一种与地面截然不同的自由的生活;“男爵”,象征着专制礼教等束缚,一种刻板的守旧的压抑的世俗生活。“树上”与“男爵”的矛盾,揭示了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
9.分别指出划线部分①②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其作用。(4分)
10.“叙述腔调”往往流露出叙述人的年龄、性别、身份及感彩等个性特征。请分析《树上的男爵》的叙述腔调及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①(其一)
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②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十二月冬,金人派遣大使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受命前往迎接金朝派来的“贺正使”(互贺新年的使者),此诗就写于北行途中。②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唐代这里是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前两句交代了作者出使的行程和方式,写出了诗人杨万里面对淮河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
B.第三句作者说“何必”,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状的感受。
C.“天涯”原指极远之地,本诗用以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义。
D.全诗文字通俗简洁,意蕴丰富深厚,达到了诗人所追求的“诗已尽而味方永”的艺术境界。
12.请结合全诗分析“意不佳”的多重意蕴。(6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18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 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A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B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 C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嗓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①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②促使耳鸣。③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④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⑤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⑥造成永久性甚至暂时性听力下降。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5.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
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通”!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
1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17.文中的叙述人称由“他”转换成“我”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18.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有人希望成为青年毛泽东,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人愿意成为张秉贵,做一个售货员,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有人梦想成为钟扬,做一位“探界者”,活出“生命的高度”。或象李白一样,热切地追求理想和自由;或象陶渊明一样,在喧嚣现代社会里寻一方净土。或变身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或梦回南宋,成为田夫家的一员,唱着《插秧歌》,享受劳动的快乐。
上述这些人物,哪一个是你最喜欢的?请从中自选一位,填在下面的题目上。
请以“假如我与______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补充完整目,文体特征鲜明;写作中不得暴露真实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Ⅰ
1.A。B 项,“当地己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错误,原文是 “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是说优秀的成年子弟在此就学;C 项,“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有据可查的书院数量达七百所” 错误,原文是 “两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D 项,“封建朝廷为了遏制私人书院对科举考试公平性的干扰” 错误,原文未提及打压原因是遏制对科举公平性的干扰。
2.C。“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于文无据,文章只是客观论述古代书院情况,未提及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3.C。“可见吕祖谦的学问居‘东南三贤’之首” 错误,朱熹的儿子和张拭的女儿投其门下求学,不能说明吕祖谦学问居首,只能说明他在教育方面有一定影响力。
(二)现代文阅读 Ⅱ
4. C。结尾情节并非缺少铺垫,前文提到老人戴手套干活不利落,总是忘记戴手套等情节,为结尾还手套做了铺垫。
5. B。②句运用暗喻,不是借喻。
6. ①勤劳能干:七十六岁仍身体强健,年轻时一人抵一个半人做活,参与开垦土地、修筑堰堤等众多劳动。②认真负责: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时,严格要求,耐心示范,不住口地提醒、招呼、纠正徒弟们的动作。③质朴节俭:儿孙给他买的手套,因干活不便很少戴,觉得手不必享这福,丢了手套也不太在意。④坚韧执着:面对困难和不公正待遇(如家人对他手的态度、劳动中的各种辛苦),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对劳动的热爱。
7. 示例一:新颖。①选材新颖,以一位普通老农民的手为描写对象,通过 “手” 展现其一生的劳动经历和品质,视角独特。②手法新颖,通过描写与手相关的一系列情节,如手套的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主题新颖,不是单纯歌颂劳动,而是通过 “套不住的手” 反映出老一辈劳动者对劳动的热爱、质朴的品质以及时代变迁下劳动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内涵。
示例二:健康。①人物形象健康,主人公陈秉正勤劳、质朴、善良、坚韧,他的形象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②情感表达健康,文中无论是家人之间的相互体贴,还是陈秉正对劳动的热爱,都传递出健康、和谐、积极的情感。③主题思想健康,作品歌颂劳动,倡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传承劳动精神,符合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导向。
示例三:朴素。①语言朴素,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叙述故事,如对陈秉正的手的描写,通俗易懂。②情节朴素,没有跌宕起伏的大情节,围绕陈秉正的日常生活、劳动以及与手套的故事展开,贴近生活实际。③人物形象朴素,陈秉正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形象,他的思想、行为都源于生活中的朴素情感和劳动实践,真实可信。
(三)现代文阅读 Ⅲ
8. D。“‘男爵’,象征着专制礼教等束缚,一种刻板的守旧的压抑的世俗生活” 错误,“男爵” 是柯希莫的身份,不能简单地象征专制礼教等,标题主要是通过柯希莫在树上的生活与他原本的男爵身份形成反差,来展现他对自由的追求等。
9. ①心理描写,通过 “我” 的内心感受,表现出 “我” 的软弱以及柯希莫的孤独与坚定,突出柯希莫与家庭矛盾的不可调和,丰富了人物形象。②外貌描写,细致地描写柯希莫的穿戴,既符合他的身份和当时的场景,又表现出他虽处于反抗家庭的情境中,但仍保持着一定的贵族礼仪和教养,同时也为他爬上树后的形象形成对比,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10. 叙述腔调:①以第一人称 “我” 叙述,带有儿童视角的天真、单纯和对事物直观的感受。②叙述语言简洁、平实,如实地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③叙述中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对哥哥柯希莫的行为有敬佩、同情等情感,对家庭的礼教和父母的唠叨有不满情绪。
作用:①儿童视角使故事充满童趣,如对在树上玩耍、家庭进餐等情节的描述,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以及成长中的烦恼。②简洁平实的语言使故事叙述流畅自然,易于读者理解故事内容,快速进入故事情境。③情感倾向的融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对哥哥的情感表达突出了柯希莫的反抗精神和独特个性,对家庭的情感表达则揭示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
11. B。“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状的感受” 错误,第三句是通过对前人看法的反问,委婉地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不是直接抒发。
12. ①国土沦陷的悲叹。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中流以北已被金人占领,诗人看到淮河,想到国土分裂,心中满是悲哀。②对南宋朝廷偏安的不满。诗人北行途中,看到南宋与金的边界,想到朝廷不思进取,偏安一隅,心情不佳。③对中原地区的思念。淮河曾是中原腹地,如今成为边界,诗人由此思念北方中原地区,为其被异族统治而伤感。
(二)名篇名句默写
13.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
14. A:戴上耳机就行了。B:多长时间合适呢?C:这些症状不仅不会消失。
15. ①“噪音” 改为 “噪声”;②“促使” 改为 “导致”;③“永久性甚至暂时性” 改为 “暂时性甚至永久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
16. D。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D 项与之相同。A 项表示总结上文;B 项表示话题转换;C 项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停顿。
17. ①增强真实感与亲切感。从 “他” 转换为 “我”,仿佛是主人公自己在讲述经历,让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其内心世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便于表达情感与心理。使用 “我” 能更自然地展现李小龙在黑暗中的恐惧、紧张等情绪变化,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18. ①比喻,把黑云比作暴怒的人,把柳树比作妖怪,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闪电下黑云翻滚、柳树张牙舞爪的恐怖景象。②拟人,“暴怒”“憋着一腔怒火”“张牙舞爪” 等词将黑云、柳树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渲染出紧张、恐怖的氛围。
四、写作
19.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