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选择性必修2 第二单元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知识链接: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概念:
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开始于英国:(原因和条件)
①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和发展。
②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奴隶贸易,扩大了资本积累 。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④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知识。
⑤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⑥市场:18世纪以后,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
⑦政策: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技术革新。
珍妮
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汽船
蒸汽机车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向欧洲大陆和北美扩展
18c60s
1785
1807
1814
1840
19c中期
3.进程:
知识链接: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4.影响:
生产力:蒸汽时代
生产组织:工厂制度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vs工业无产阶级
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等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世界联系:世界市场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壹
家庭式劳作
民营和官营作坊式劳作
手工工场劳作
家庭式劳作
庄园式劳作
1.工业时代来临之前,人们的劳作方式有哪些?
思考: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劳作方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农业:
手工业: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9年理发匠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79年纺纱工科隆普顿
骡机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复动式蒸汽机
人力
水力
水力+人力
蒸汽动力
生产动力的革新!
摆脱自然力的束缚!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一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69年水力纺纱机
①集中生产的出现:
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从分散到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②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分散
集中
一、机器大生产
2.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1.背景:
手工劳动
机器大生产
手工工场(分散)
工厂、垄断组织(集中)
二、工厂制度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工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1.工厂建立标志
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
现代工厂体制的创立人
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厂主监管)
④原料: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工厂制度的特点
(在工业革命中)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采用机器生产
工厂制
阶级和贫富分化
倒班制
严格监督
强化纪律意识
流水线生产协同劳动
生产资料和原料都由资本家提供
生产效率提高
专业化程度高
管理方式科学
挖掘工人潜质
降低生产成本
更大的
经济效益
工厂制度特点
(1)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2)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工厂制度的影响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自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十二条:打断连接秆子者,每根从其工资中扣除一便士……
——《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
资本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造成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阶级对立严重。
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社会地位。
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
采用机器生产
工厂制
阶级和贫富分化
倒班制
严格监督
强化纪律意识
流水线生产协同劳动
生产资料和原料都由资本家提供
是人,也是机器
生产效率提高
专业化程度高
管理方式科学
挖掘工人潜质
降低生产成本
更大的
经济效益
生产力
更多的工厂拔地而起
更多的机器隆隆作响
人被机器异化、奴役!
劳动对工人而言失去了精神价值!
仅剩被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
人文精神的漠视!
(1)洋务运动: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实业救国: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南通大生纱厂
4.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两半社会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贰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观察图表并结合史料阅读,指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应对: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工人的居住条件也很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可以看到贫民窟。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所有这些悲惨遭遇使得英国的工厂工人营养不良、身体畸形乃至丧失劳动力,大批工人早早去世,在工业化初期,工人的平均寿命反而比工业化之前还要低得多。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蒸汽火车
远洋货轮
思考:交通工具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
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
——王斯德:《世界通史》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来,开阔了眼界。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3 英国的“叫醒工”服务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
对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现:19世纪,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与财政推行初等教育;
20世纪,中国推行“癸卯学制”以来出现了大量中、
小学堂。
在19世纪,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资产阶级的居住区
空气清新
环境舒适
交通方便
衣食富足
工人的居住区
肮脏混乱
治安很差
疾病四伏
贫困饥饿
城市的分裂:近代工业社会两大阶级的对抗和冲突
你和我
6. 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问题: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社会矛盾尖锐。
解决: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上的第一个条例,它规定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分别安排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12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视察员发现工厂有传染病的话,他们有向保安审判官所属郡法院提出报告的任务……
—法国史学家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二、生活大变化——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前面有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描述
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进步。
1.(2024·全国甲卷)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 )
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
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
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 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女工不能轻易的休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下半叶,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组织的巨变,因此材料的现象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C项正确;工业革命束缚了女工的人身自由,排除A项;工业革命降低了工人生产的自主性,排除B项;工业革命改变了纺织厂的管理形式,而不是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
C
2.(2024·浙江卷6月)19世纪50年代,伦敦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都会,人口超过250万。与此同时,伦敦的城市道路每天都被超过25万的通勤族和马车堵塞。针对这一状况1854年8月英国通过了一项新法案。据此判断,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
A.建立高效文官制度
B.严格限制工厂规模
C.开启地下铁路建设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英国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故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英国提出的新法案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问题,与地下铁路建设相关,C项正确;英国文官制度是英国政府对封建专制文官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并于1853年制订的一整套行使至当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限制工厂规模无关,排除B项;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专利,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排除D项。故选C项。
C
3.(2023·新课标卷)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排除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而且结合所学“产业资本不断发展”会减轻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