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14: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什么是国家?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马克思:“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祖国与国家:祖国是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民族及人种等概念,带有丰富的感彩;国家是一个政治权力机构。
国家与政府:国家大于政府,尤其是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在国际上,国家是国际法中的主体,是该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代表。
2、什么是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罝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说就是关于权力分配与运行以及掌握权力的官吏选拔与管理,实现权力的法律、监狱等强制机构的设置,供养官吏和强制机构的赋税制度等方面的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各国国情不同,所形成的国家政治制度也不同。
教材概述
几个概念
1.学习内容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政治生活
教材概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1.厘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进步性。
2.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正确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坚持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
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02
秦朝的政治制度
03
两汉至明清时期
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录
禹死后,约公元前2070年,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社会形态: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公天下 → 家天下
传贤 → 传子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政权性质:
权力传承: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以上史料体现内外服制度的何种特点?
特点: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松散性,商王采取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职官制度: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服(大邑商)
外服(四方)
内服 商王直接管辖 王畿之地
外服 商王通过方国 首领间接管辖 畿外之地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1.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2.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思考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商朝内外服制并思考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
①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
③松散联盟,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最高统治者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积极: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有利于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的联系,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为西周的分封制的出现提供契机。
局限: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有很大的自主权。天下共主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1)兴衰: 回忆《纲要》上的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建立
时间
政治制度
经济
文化
制度特点
西周灭亡
①地方管理制度:分封制
②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
③维护等级制度:礼乐制
①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不能随意买卖)
②手工业:青铜铸造
青铜文化;出现敬天保民的早期民本思想
①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
②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思考: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同姓:亲族
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直接:对殷商遗民的防范,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根本: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巩固西周统治
由此判断,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目的)是什么?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分封制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①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公主的地位,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哪些的积极影响?
问题探究2:为什么说“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两者有什么异同?
对象:同姓诸侯、异姓功臣、旧贵族
目的(作用):巩固统治
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
政体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嫡长子继承制
血缘纽带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更强
家国一体
孕育统一
同: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异:内外服制度是一种较为你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度更加进步的一种国家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
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3)宗法制(权利的继承)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含义: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原则,使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评价:
积极:①保证了(西周)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稳定了统治。②保障分封制的推行;③是中国宗法观念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深远。④忠孝观念;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家国一体
消极:道德专制(家长制作风)、男尊女卑、等级观念、任人唯亲等现象不利于民主法治发展。
(4)礼乐制(权利的维护)
含义:
是统治阶级内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的乐舞。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从此天下归周(姬)。【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从此天下归宗(嫡)。【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从此天下归心(序)。【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目的: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鼎是权力的象征
实质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4.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材料7 西周、春秋时期,氏族制残余犹未完全泯灭,这一时期仍存在的原始民主制遗存有:一、臣僚对国君的辅贰制(以卿佐辅佐君主),最高执政在君主行为失度或社稷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时,可以以“师保”的身份行使驳议、立君、摄政的特殊权力。二、君主与众卿共同商议大事的朝议制。三、国人参政制。当时政体虽以贵族专制为主,但臣权、民权对君权依旧可起到某种制约作用。
——摘编自徐鸿修《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问题探究3:据材料7,结合所学,指出西周、春秋时期国君权力在哪些方面受到限制?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
传统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
自由民“国民”的意见;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4)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
然有一定影响。
臣僚的辅政权,议政方式,
参政群体等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问题探究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新旧社会制度转变时期。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先后在各国推行改革。战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王权,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有一套可以随时任免的官僚机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为郡、县,郡县长官的任免权直属于诸侯国君。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5.转型——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原因(背景):经济发展
血缘瓦解
变法改革
社会变化
分封制解体
统一趋势加强
君主权力加强
制度表现
郡县制、
官僚制
开始产生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注:秦朝是正式形成期,但是早在春秋战国就已开始过渡转型。
(一)概念区分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1)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2)理论基础:法家集权思想;
(3)政治基础: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建立集权统治来保护其利益;
(4)自然环境: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5)前提条件:秦的统一。
确立
原因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2.主要 内容:包括皇帝制、郡县制、 官僚制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臣下议论后,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去泰号,取名“皇帝”。皇帝自称“朕”或“始皇帝”,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2 000多年
皇帝独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 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皇位世袭 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1)皇帝制度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2)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背景:
内容:
作用:
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从世袭到任命)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垂直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方式
实行标准
性质
官员权利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历史影响
世袭
由中央直接任免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只有俸禄,无封地
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前期巩固统治,后期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国家的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评价郡县制?
A.积极作用:
①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流官制取代世官制;地缘国家取代血缘国家。)
②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民族交融。
⑤为现代的行政区划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B.消极影响:
①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
②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
③容易滋生各种弊端,特别是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
【知识拓展】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
材料14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行书律》
材料15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注:阻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司马迁《史记》
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秦朝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问题探究5: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影响: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为汉承秦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价值;为后世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4)文书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问题探究6:看漫画和材料,指出君臣关系演进
的历史趋势?
材料16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对点训练:(2020浙江)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A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两汉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
汉武帝中外朝制
汉初汉承秦制
东汉刘秀增设尚书台
(1)中朝(或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
(2)外朝:即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3)作用:设立中朝,中央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转移相权
材料17 “……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18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问题探究7:据材料归纳三省六部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一)中央政治制度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作用:
①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与
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皇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
(政事堂)
三司使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行政
军政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谏官
不参与行政(虚职)
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度支
盐铁
户部
工部
刑部
礼部
吏部
三衙
兵部
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兵司
殿前司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
3.宋代——二府三司制
特点: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增设机构,相互牵制。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
①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4.元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1)废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2)内阁制: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点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点 地位 法定机构 非法定机构
权力 来源 制度赋权 皇帝信任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对皇权的作用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内阁的特点:①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②权力来自于皇帝信任。③拥有票拟权(建议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知识拓展】比较宰相制与明内阁制的异同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为明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当政10年,很有作为。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是死后被抄家,家人发配边疆充军。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材料24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5 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影响: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6.清朝——军机处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解密军机处
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
时代 先秦 秦 两汉魏晋 隋至唐前期 唐 两宋 元 明代最初 明代 清代
制度 中央官吏雏形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制 废丞相 内阁制 军机处制
效果 无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弱化效率提高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弱化效率提高 专制强化效率提高负担增加 负担减轻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提高负担增加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04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03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02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01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知识归纳】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问题探究8:根据课本内容,归纳自汉以来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1.汉初郡国并行制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
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
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诸侯势大,威胁中央
材料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汉文帝时)
2.东汉:郡县二级制与“州”的出现
东汉十三州示意图
特点与影响: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混战。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沿袭)
州刺史
(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州刺史/州牧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掌行政权、领兵权)
2.隋唐——州县二级、道州县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4.宋朝- 路-州(府、军、监)-县
为了吸取唐末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示意图
5.元朝-行省制
1.行中书省简称省,双重性质。
2.中书省,腹里,晋、冀、鲁。
3.宣政院辖地:藏、青、川。
清朝督抚制度示意图
6.明清:
巡抚、巡按
民政
(包括财政)
司法
军事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属中央
清:督抚-18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总揽一省之权
彼此独立
互相牵制
分属中央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知识总结】
特点: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
变化的主因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
基本方法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
变迁的主线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
变化的特征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夏朝——王位世袭制
商朝——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的文书制度
中枢行政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本课小结
1.(2023·江苏高考·1)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D
课堂检测
2.(2022-河北高考·2)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
A.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 B.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A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词”“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B
A
4.(2021湖南)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