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共25张PPT)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共25张PPT)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23: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选必2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
经济 生活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

新兴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
15c 16c
18c 18c中后
19c中
1917
资本主义萌芽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
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
大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14c
阶段
生产组织形式
经济理论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思想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大事件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空史观】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②表现: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③结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1.
苏联社义经济
(1)背景: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义国家苏俄
(2)过程
① 基础: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败国内外敌人
② 恢复: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成果: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 发展: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特点: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商品、市场、货币关系
成果:苏联工业总产值1937年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生产力破坏,社会矛盾尖锐
(3)解决途径
a.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创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b.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二战
2.西方国家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资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生产相对过剩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
1882年1月-1945年4月,史称"小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
“黄金时期”
1945 1973
1982
①黄金时期: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各部门的生产效率
②滞胀及调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③复苏和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0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滞胀危机
(1)“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之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重商主义
(16C-18C中期)
英国
《航海条例》
自由主义
(18C中- 20C30S)
凯恩斯主义( 20C30S -70S )
新自由主义(20C70S — 今)
克林顿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政府管制生产和商业活动,并垄断对外贸易,提高关税,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进行殖民掠夺
崇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减少政府操控,政府充当“守夜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实行国有化
建立国营企业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缩减福利开支(混合经济)
知识提升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历程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局限:
①经济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
思考:下列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到1976年,占美国人口1%的美国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产总和占国家总财富的20%,但到了90年代中期,这1%的最有钱人已占有了49%的国家总财富。
——《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2.社会主义国家
(1)苏联、东欧陷入困境
① 背景:20c50s苏联、东欧指令性计划、官僚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
② 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③ 结果: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2.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
① 社义革命和一五计划(1953-57年),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③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21c初初步建立
意义: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中国GDP总额增长图(2012-2021)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发展中国家
(1)背景:二战后,资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独立
(2)措施: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加速自身工业化进程
(3)成就:20c60s-70s前,一些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4)问题: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合理
的国际经济秩序等;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充满挑战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思维激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
①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②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全球化趋势明显,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⑤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四)21c以来的世界经济
1.特点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中国应对措施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一带”,Belt即“B”;“一路”,Road即“R”;论坛,Forum即“F”。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法案》,将关税提高到53%。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弃金本位, ……1933年春,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它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崩溃后……汇率剧烈波动,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之中。
——《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
【合作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和做学知识回答,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经济危机的发生对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影响 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贸易无序
金融无序
从无序到有序,体系化制度化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关贸总协定(GATT)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贸易与中国
国际贸易变化
1、贸易体系的演变
贸易保护主义
关贸总协定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9C70S
1947
1995
2001
二战
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力求建立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2、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
(1)贸易形式多样化
——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
(2)交易手段便捷化
——电子商务兴起,提高商业效率,降低成本,便利人们生活
项目 关贸总协定(GATT) 世贸组织(WTO)
区别 时间
性质
管辖范围
承担义务
联系
世界贸易体系(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比较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区别?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1947年
1995年
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
部分货物生产及贸易
除货物生产及贸易外,扩大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
随意
硬性
WTO建立在GATT基础之上,WTO更为规范化、法制化
【典题研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旨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但此协定仅是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强制措施。1995年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后者在调解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反映出(  )
A.国际贸易法制化趋势增强 B.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得到保障
C.国际贸易自由化得以实现 D.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已消除
A
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贸易保护主义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9世纪70年代 —— 二战
关贸总协定成立
1947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
机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挑战:主权和经济安全遭到威胁;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加重;经济风险加大;面临剧烈的国际竞争力 ……
对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国际金融机构
电子金融和网络金融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影响力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
(1)标志:194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2)组成: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
①宗旨: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②业务: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①宗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②业务: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1、某国爆发金融危机,该国货币贬值一半以上,该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紧急贷款来稳定货币。
2、某国发生重大地震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该国政府除了政府拨款外,还可以向哪个组织申请贷款援助。
(1)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2)表现:
①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②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
③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2.20C90S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
(3)存在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闭,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倒闭前雷曼兄弟资产规模达到6390亿美元,业务覆盖全球逾40个国家。
全球化、一体化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3.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学习探究
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①经济全球化;②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
目的:解决亚洲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亚洲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4.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
条件
表现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问题探究
金融电子化的影响?
(1)便利了人们的消费;
(2)绿色低碳,减少能源消耗,既环保又经济。
(3)电子支付也给个人生活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包括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探究学习:结合第三子目,思考现代国际金融发展的特点?
国际金融体系化、制度化
国际金融全球化、一体化
国际金融电子化、互联化
本课小结
在曲折中发展的世界经济
体系化制度化的经济支柱
数字化便利化的人类生活
——资本主义;苏联
一战之前: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一战之后:两类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战之后:多类国家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来:深入发展与中国应对
资本主义;苏联东欧;
第三世界;中国;
国际贸易体系
发展
贸易体系的演变
关贸总协定成立
世贸组织的成立
贸易形式多样化
交易手段便捷化
建立
国际金融体系
建立
发展
中国影响力逐步提升
新型金融的日益普及
——布雷顿森林体系
——纵深发展
数字化、便利化
安全风险增大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