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群落: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同一时间阴山上的落叶松、白桦树、蝴蝶、小鸟等所有的动植物是一个群落吗?
(2)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和蔬菜等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吗?
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全部的生物(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第1课时 群落的物种组成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
边缘效应
物种组成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种群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新疆北部针叶林
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新疆云杉
部分物种名录
米槠、木荷、狗脊、芒萁
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___________最重要的因素。
区别不同群落
群落性质
1 意义:
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
2 衡量指标:
____________,即群落中__________的多少。
物种丰富度
物种数目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有差别。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物种丰富度
低
高
常绿针叶林
北极冻原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的种类数目有关,与生物个体数量无关,如人工林。
3 规律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4 优势种和常见种
(1)优势种:
1
2
3
1
2
3
新疆云杉
新疆五针松
新疆冷杉
新疆 北部 针叶林
福建 武夷山 常绿阔叶林
1
2
3
1
2
3
木荷
米槠
甜槠
优势种通常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优势取得资源的优先地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将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变化。
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
(2)常见种:
例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jǐ)、芒萁(qí)。
芒萁
狗脊
5.物种组成的特点: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给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启示?
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正常放牧,羊草占优势
糙隐子草
放牧强度
加大
过度放牧
碱蓬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1.常见的土壤小动物有哪些?它们起着怎样的作用?
2.此研究活动为什么不适于用样方法?需用什么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该研究需要调查的内容是?
4.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分别是?
5.梳理实验步骤,采集小动物的方法有哪些?诱虫器的装置是怎样的?其采集小动物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哪些特性?酒精的浓度及作用?
6.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
阅读教材P30~P31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2.调查内容:
它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
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
1.常见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及作用:
群落中的物种数
蜈蚣
鼠妇
马陆
蚯蚓
探究·实践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4.调查(采集)方法:
5.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方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种群数量。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记名
计算法
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
目测
估计法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微小。
不适用样方法
3.土壤小动物特点: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6. 实验步骤
(1)准备:
(2)取样:
①制作取样器;
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
去除表层落叶,取一定的土壤样品,标明取样时间、地点。
容积约为100mL
(3)采集小动物
①诱虫器采集法
原理: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酒精
电灯40-60W
无底花盆
土
漏斗
试管
铁架台
问题1: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的原因?
问题2:70%酒精起什么作用?
问题3: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
为了使空气流通
杀死并固定小动物的形态,防止腐烂
湿棉花(保存活体)
②简易采集法
体型较大的小动物,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
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采集。
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
(3)采集小动物
①诱虫器采集法
吸气
纱布
吸虫器
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③吸虫器采集法
8.注意事项:
7. 实验结论
(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①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②小动物类群因取样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开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③在装样品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4)观察和分类
(5)统计和分析
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
借助有关的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动物 名称 ××土壤小动物个体数 ××土壤小动物个体数 备注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时间地点
地形
温度
湿度
×××
×××
×××
待鉴定×××
待鉴定×××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记录表
小积累
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的区别
1.如果要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采集大量甲螨作为标本来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针对训练】
对点练1 下列关于群落物种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
B.不同群落的树木没有差别
C.西伯利亚的乔木林比海南的乔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
D.连云港花果山的乔木林和吉林长白山的乔木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例1 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
D
A.一个池塘中含有的种群数目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种间关系的类型:
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包括 (互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类型。
原始合作
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原始合作
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二 种间关系
1.原始合作(互惠)
(1)定义:两种生物 ________ 在一起时,双方都______,但分开后,各自
也能__________。
(2)实例:
共同生活
受益
独立生活
海葵与寄居蟹
鳄鱼与牙签鸟
(3)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
营养关系图
数量关系图
时间
个体数
0
A
A
B
B
生物A
生物B
2.互利共生
(1)定义:两种生物__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_____, 。
(2)实例:
长期共同生活
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①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②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体)
③人与肠道细菌
豆科植物
提供有机养料
提供含氮的养料
根瘤菌
地衣 = 藻类 真菌
有机物
水分、无机盐
真菌菌丝
藻类
(4)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
数量关系图
时间
个体数
0
生物A
生物B
A
B
营养关系图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3)特点
如果彼此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时,双方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区别在于:
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
原始合作:
合作不是必须的
合作是必须的(即:活着时两者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分开)
互利共生: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3.种间竞争
(1)定义: _____或________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_______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
__________的现象。
(2)实例:
两种
更多种
有限
相互排斥
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4)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
“你死我活”型
“此消彼长”型
时间
个体数
0
生物A
生物B
时间
个体数
0
生物A
生物B
A
B
C
营养关系图
①竞争能力悬殊: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绝
②竞争能力相当:相互抑制
(3)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生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即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重叠的范围。
4.捕食
(1)定义:
(2)实例:
翠鸟捕鱼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射水鱼喷水捕食蟋蟀
羊吃草
猪笼草捕食动物
(3)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
时间
个体数
0
生物A
生物B
B
A
捕食者
被捕食者
营养关系图
被捕食者
捕食者
①不同步,周期性波动
先增加者先减少,是____________;后增加后减少,是____________。
(4)特点:
被捕食者
捕食者
②一般来说,被捕食者的数量较捕食者数量______。
多
5.寄生
(1)定义: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中
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 的现象。
(2)实例:
体液
组织
已消化的物质
产生危害
(3)特点:
菟丝子和植物
蚊子与人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马蛔虫和马
对宿主有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宿主会生活的更好。
时间
个体数
0
寄生生物B
宿主(寄主)A
时间
个体数
0
寄生生物B
宿主(寄主)A
(4)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
宿主的个体数可能减少,也有可能不变;
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
B
A
A
B
营养关系图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棕腹大仙鹟
蓝额红尾鸲
资料1 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是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更大。
讨论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思考·讨论
资料2 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经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
讨论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去除海星后,藤壶和贻贝先后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跟踪训练
判断下列曲线或者能量图反应的种间关系:
时间
数量
0
0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0
捕食
种间竞争
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0
时间
数量
种间竞争
A
B
捕食
A
B
C
种间竞争
B
A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1. 在图1中,属于捕食关
系的是 ,属于竞争关
系的是 ,属于互利
共生关系的是 (填序号)。
2. 若甲: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乙: 大、小草履虫;丙: 兔与狐;
丁: 细菌和噬菌体。则甲~丁对应图2中哪种能量关系图(填图中序号)。
甲: ; 乙: ; 丙: ; 丁: 。
[针对训练]右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图2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
②
①④
③
a
c
b
d
种间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种间竞争
互利共生
捕食
种间竞争
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