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讨论标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形式:
内容:
作用:
反问句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
《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呐喊》
选自《野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写
作
背
景
1、日本占领我东三省,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
2、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国统区上层。
3、中共领导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抗日火种。
检查预习
搽
诓骗
玄 虚
前仆后继
脊梁
慨 叹
: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情绪。
: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生命。
:不能作为凭据。
:原指佛教徒为寻求佛法不惜牺牲肉体。后来指为追去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不足为据
舍身求法
什么是驳论?
在一次宴会上,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被轻佻的音乐扰得心烦意乱,直用手捂耳朵。主人见他这样便解释说:“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问道:“流行的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回答说:“不高尚怎么能流行?”赫尔岑反驳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说罢,头也不回的走了。
驳论:就是通过驳斥敌论点, 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
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
什么是驳论文?
驳论文的一般模式 破中有立
初读课文,思考: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树靶子”的?
2.作者又是怎样“打靶子”的?
1.作者是怎样“树靶子”的?
“靶子”(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事实
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又是怎样“打靶子”的?
“靶子”(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第1小问。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失去自信”这个论点,由真实的存在依据推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学习小结
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
深读课文,思考:
作者怎样立论的?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文章开始转向正面立论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列举从古至今的事实
间接批驳
中国脊梁
梳理本文论证思路
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
讨论标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形式:
内容:
作用:
反问句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1.吸引读者思考和阅读欲望;
2.问句形式,既有 对错误论调的反诘,也有对自己观点
的自信,也包含了对大众的询问。
标题内涵更丰富。
品析语言特色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叙事。多为针砭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且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特点:
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品析语言(一)
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情。
总:刻画了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样子;
一味:一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语言尖锐泼辣,漫画式地勾勒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具有讽刺意味。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品析语言(二)
“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的作用:
讽刺否定。
“他信力” “自欺力” 运用仿词,造语新奇,把论敌自欺欺人、 自我麻醉的嘴脸刻划得入木三分, 使文章妙趣横生,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品析语言(三)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梁,有坚硬、竖直、中轴的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赞颂“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不怕牺牲,英勇献身,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
不顾个人安危、同情人民的人,如杜甫、谭嗣同、魏征等
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思想真理的人,如鉴真、玄奘、康有为等。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激愤之情。
品味语言(四)
文中的中国人有三个含义:A、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B、大部分爱国的人民;C、所有中国人。找出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指出其具体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5、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
C
A
C
B
A
C
本文语言特色
(1)鲁迅的语言特色: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意味。
(2)常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加强驳论效果。
毛泽东称: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生活中一些流行的说法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请各小组分别从下列流行语句中依次进行批驳(不需要十分完整):
1、开卷有益
2、有钱就是幸福
3、时髦就是美
4、钱是万能的
5、名师出高徒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