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
中考核心考点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语法
真题 ·体验
B
A.描述了闻一多的身份及其代表作品,与实际情况相符,表述正确。
B.关于“黄发”和“垂髫”的解释有误。在古代,“黄发”实际上指的是老人头发由白转黄,常用来指老人,而非儿童;“垂髫”则是指垂下来的头发,特指儿童少年。因此,《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应指的是老人和小孩,而不仅仅是小孩。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准确描述,表述正确。
D.对《红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与作品实际相符,表述正确。
1.(2024·辽宁)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我们学过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B.黄发,旧说是儿童的特征。垂髫,是垂下来的头发。《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指的是小孩。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品质。
D.《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
真题 ·体验
A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2.(2024·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 《老山界》叙述了红军克服饥饿、疲劳、路途艰险等困难,成功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真题 ·体验
C
C.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非英国。
3.(2024·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真题 ·体验
C
A.“白练当空,猝然撕开峡谷的幽暗。”一句中“幽暗”是名词。
B.“如龙似蛇”是并列短语。
D.“巴中曼妙的身姿会舞动得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一句中“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作补语。
4.(2024·巴中)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探讨了语法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练当空,猝然撕开峡谷的幽暗”中“猝然”“撕开”“幽暗”分别是副词、动词、形容词。
B. “傲然耸峙”“声响雄浑”“如龙似蛇”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既有清波倒影,澄澈缥碧,也有激流素湍,清冽晶莹。”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巴中曼妙的身姿会舞动得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中“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作宾语
考点·直击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
(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
(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
(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考点·直击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
(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
(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
考点·直击
考点一 语法
部编版教材涉及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句子主干、句子语气、单句、复句等。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此考点考查热度有所降低,语法单考的现象较少,常与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辨析等融合考查居多。
技法·点拨
文学文化常识常用记忆方法
纵横结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因此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结合,形成的记忆方法。
举一反三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
分门别类法 (1)时代国别。可借鉴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
(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
(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附1:七—九年级教材重点文学常识知识清单
具体见讲义
附2:七—九年级教材重点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文体常识 )
记 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因其可以记人和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传记: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内容简短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如《陋室铭》等
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写法不拘一格。如《爱莲说》《马说》等
书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
知识·清单(文体常识 )
序 类似“引言”“前言”。 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也可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唐初,亲友离别时会互相赠言规勉,叫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等
传记 传记,亦称“传”。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如《五柳先生传》等
律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字数整齐一致,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首第二、四、六、八句通押一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望岳》《春望》《渡荆门送别》等
绝句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盛行于唐朝。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粹。如《已亥杂诗》《赤壁》等
知识·清单(文体常识 )
词 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中期以后, 一些民间诗人把近体诗的整齐句子加以改变,依照流行曲调的节拍和韵律而裁定字句,就成为词。 一首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作品如《水调歌头》《浣溪沙》等
曲 金元时期产生一种带有曲调、可以演唱的抒情诗体,叫作曲。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散曲,二是杂剧。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汉朝的专管音乐部门——乐府搜集整理的汉朝诗歌。最大的特色是可以配乐演唱。乐府诗后来演化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如《十五从军征》《木兰诗》等
表 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出师表》
知识·清单(文体常识 )
戏剧 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戏剧有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四要素,戏剧的主要特点:①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②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③剧本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寓言 兴起于春秋战国,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篇幅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大喻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神话 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神话大致可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其中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知识·清单(文体常识 )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因此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公开性、针对性、准确性、广泛性等特点。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通讯 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报道的叫通讯。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
特写 报告文学的一种,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段,细致地加以描述
知识·清单(文史典籍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包括“五经”和《乐经》。也称“六艺”。
【春秋三传】是三部解释《春秋》著作的合称,包括《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三传中,《左传》是依照《春秋》的编年来记录历史大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全书130篇,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清单(文史典籍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和文集等300余种。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编年体通史。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我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其他三史分别是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班固的《汉书》。
知识·清单(文史典籍 )
史书编写体例
编写方式 定义 示例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左传》
纪传体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由司马迁首创 《史记》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战国策》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
知识·清单(天文 )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月亮】在古代诗文中,月亮是最常见的描写对象。
月亮的别称:
银钩、玉钩、玉弓、弓月、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婵娟。
知识·清单(历法 )
1.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知识·清单(历法 )
2.纪年、月、日、时法
(1)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正好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如:“戊戌变法”的“戊戌”就是采用的干支纪年
帝王年号纪年法 即采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时期。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如: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将干支与年号结合纪年的方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知识·清单(历法 )
(3)古代计时单位
【更、鼓、夜】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或称“五鼓”“五夜”。
【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即时辰,介绍详见“天色纪时法”。
【点】古人把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知识·清单(官职的升降任免 )
表示授予官职 举、荐、拜、除、任、授等
表示提升官职 擢、升、加、拔等
表示降职、免官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任职;【去】卸职;【黜】罢免;【左迁】降职
表示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和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知识·清单(历法 )
2.纪年、月、日、时法
(1)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正好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如:“戊戌变法”的“戊戌”就是采用的干支纪年
帝王年号纪年法 即采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时期。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如: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将干支与年号结合纪年的方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知识·清单(古代称谓)
谦 辞 类 类型 含义 示例
家 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活着的亲属时用的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用以谦称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舍弟、舍妹
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用于自称的谦辞 愚兄、愚见
拙 用于谦称自己的文章、作品、意见等 拙作、拙著、拙见
敝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人、敝姓、敝校
鄙 谦称自己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知识·清单(古代称谓)
敬 辞 类 类型 含义 示例
令 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顾、惠存、惠赠
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赐教、赐复
高 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明、高邻
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贤弟、贤侄
奉 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知识·清单(古代称谓)
特殊称谓 百姓的称谓 布衣、黔首、黎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的称谓 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庖”是职业,“丁”是人名 朋友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姐妹的朋友
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患难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竹马之交 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友
布衣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忘年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君子之交 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成的朋友
神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讳称 “死”的讳称 天子之死称崩、山陵崩、驾鹤归西;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知识·清单(风俗礼仪 )
(一)政治礼俗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朝、觐】古代各国的诸侯,需在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春见天子曰“朝”,秋见天子曰“觐”。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社稷】即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以农为本,“本固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称。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知识·清单(风俗礼仪 )
(二)生活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一种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九拜】中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吊】表示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知识·清单(风俗礼仪 )
(三)节日习俗
节日 时间 习俗 相关诗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辛弃疾《元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社日节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左右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挂艾草和菖蒲、驱“五毒”等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张说《岳州观竞渡》)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拜祭织女、穿针乞巧、结红头绳、结扎巧姑等 金风玉露一箱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祭月、拜月观潮、吃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冬至节 公历12月21 —
23日 祭祖、吃饺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 祭祖、守岁、吃团圆饭、贴春联、挂灯笼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知识·清单(教育科举 )
(一)古代学校与老师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
【乡学】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入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知识·清单(教育科举 )
(二)科举制相关知识
院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合格后可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 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如:“范进”考取举人,参加的便是“乡试”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又叫“春闱”。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考官;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科举制中级别最高的考试,由皇帝亲自策问或委派大臣在廷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知识·清单(教育科举 )
(二)科举制相关知识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及例生等,统称诸生。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金榜】殿试后揭晓录取进士名单及名次的布告。因其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知识·清单(教育科举 )
(二)科举制相关知识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及例生等,统称诸生。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金榜】殿试后揭晓录取进士名单及名次的布告。因其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知识·清单(饮食器用 )
(一)食器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等制成的。
知识·清单(饮食器用 )
(二)酒器
【樽】盛酒的器具。
【觥】酒杯。
知识·清单(饮食器用 )
(三)其他器具
【箕畚(jī 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钟】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
知识·清单(中国古代地名 )
【九州】传说中,我国在上古时期被划分为九个不同的州。后成了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狭义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的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潼关】位于陕西东部,南依秦岭,北靠黄河,地势险要。
【玉门关】因西域从此处输入玉石得名。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玉门关是唐代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防,边塞诗中多有描述。
知识·清单(年龄称呼)
称呼 年龄
襁褓 泛指一岁以下的幼童
孩提 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 三岁至八岁的儿童,泛指幼年。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 女子十五岁
束发 男子十五岁,泛指成童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而立 三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十而立”
不惑 四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四十而不惑”
知命 五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耳顺 六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六十而耳顺”
古稀 七十岁
耄耋 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期颐 一百岁
附:七—九年级常见语法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词性 )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人 男孩、女孩、老年、青年、小孩 ……
表示具体事物 桌子、手机、花园、苹果 ……
表示抽象事物 法律、精神、道德、亲情、友谊……
表示时间 昨天、今天、明天、去年、早晨 ……
表示方位 上、下、左、右、东、南、西、北、里、外……
知识·清单(词性 )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动作 走、跑、唱、跳、打、躺 ……
表示心理活动 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
表示发展变化 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表示动作趋向 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
能愿动词 能、会、应该、愿意、可以、敢 ………
判断动词 是
知识·清单(词性 )
3.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状态 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
表示性质 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
表示颜色 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
表示形状 大、小、宽、窄、笔直、弯曲 ……
知识·清单(词性 )
4.数词和量词
数词分类 举例
确数 一、七千、六万九千 ……
概数 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
序数 第一,老三、初五 ……
判断: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量词分类 举例
表示事物的单位 个、台、条、只 ……
表示度量衡单位 米、千米、毫升、升、克、千克……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趟、遍 ……
知识·清单(词性 )
5.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分类 举例
人称代词 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们、自己、它、它们 ……
指示代词 那、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 ……
疑问代词 怎样、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 ……
知识·清单(词性 )
6.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否定或语气等
分类 举例
表示程度 很、非常、更、最、大概 ……
表示范围 都、只、全、仅 ……
表示时间 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 ……
表示频率 总是、通常、经常、不常、很少 ……
表示否定 没、不、没有、从未 ……
表示语气 偏偏、简直、难道、大概、也许……
知识·清单(词性 )
7.介词: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分类 举例
表示对象 对、对于、关于、把 ……
表示方向、地点、时间 在、向、从、到、自从、当、自……
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由于、为、为了 ……
表示方式、方法 用、以、按照 ……
表示比较 比、同、与……相比、除了
知识·清单(词性 )
8.连词:在词语、短语或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
常见词 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知识·清单(词性 )
9.叹词:在口语中常用,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强化情感表达的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作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常见词 唉、哎、嗨、喂、嗯、哎呀、哎哟 ……
知识·清单(词性 )
10.拟声词: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常见词 汪汪、嘎嘎、哗哗、呼呼、叮当、噼里啪啦 ……
知识·清单(词性 )
11.助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起辅助作用的词
分类 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常见词 的、地、得、所、似的 着、了、过 了、嘛、啦、吗、呢、吧、啊
知识·清单(短语 )
1.并列短语
特点 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举例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你与他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知识·清单(短语 )
2.偏正短语
分类 举例
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最小的花苞
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生日礼物 完全相信 热烈欢迎
知识·清单(短语 )
3.主谓短语
特点 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的短语
举例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我们高兴
解析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知识·清单(短语 )
4.动宾短语
特点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
举例 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解析 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知识·清单(短语 )
5.补充短语
特点 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举例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风
解析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如:吓/跑了 漂亮/极了
知识·清单(句子结构 )
1.句子的成分
名称 定义 符号 说明
主语 谓语的陈述对象 双行线
==== ①常由名词、代词或者短语充当;②句子一般都有主语
谓语 用来陈述主语的情况,说明主语“是什么”或“做什么” 单行线 ①常由动词、形容词或者短语充当;②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波浪线
﹋﹋﹋ ①常由名词、代词或者短语充当;
②宾语和谓语共同陈述主语;
③有时一个谓语可带两个宾语
定语 名词或代词前边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成分 小括号
( ) ①常由实词或短语充当;
②“的”字是定语的标志词
状语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的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的修饰成分 中括号
[ ] ①常由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②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也可作状语;
③“地”字是状语的标志词
补语 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单书名
〈 〉 ①常由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②“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知识·清单(句子结构 )
1.句子的成分
完整的句子成分结构图一般为:
( 定语 )主语+ [ 状语 ]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
知识·清单(句子结构 )
2.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如: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他不吵嘴。
知识·清单(句子结构 )
3.句子的语气
分类
判断标志 例句
陈述句 句子结尾用句号或省略号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彩虹。
疑问句 句子结尾用问号 难道我这样做错了吗
感叹句 用来表示某种感情,句子结尾往往用叹号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祈使句 一般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 禁止踩踏草坪!
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句子使用叹号,语气较和缓的则用句号。不能单凭标点符号区分句子类型,特别是感叹句和祈使句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句子。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逻辑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类型。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1.递进复句
特点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
例句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常见标志词 不仅……也……; 不但……而且……; 甚至……特别……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2.承接复句
特点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例句 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鲁迅《社戏》)
常见标志词 接着;于是;后来;然后;首先……然后….…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3.并列复句
特点 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或表明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情况,或说明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或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
例句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常见标志词 既……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4.选择复句
特点 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
例句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常见标志词 与其……不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宁可……也不……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5.转折复句
特点 表示后一分句转而陈述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句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常见标志词 虽然/尽管/固然……, 但是/但/可是……; 然而; 却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6.因果复句
特点 两个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例句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常见标志词 因为/由于……, 所以……; ……之所以……, 是因为……; 因此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7.假设复句
特点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例句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常见标志词 如果(要是、倘若)……就……即使(哪怕)……否则……
知识·清单(句子类型 )
8.条件复句
特点 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例句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常见标志词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 ;只要……就/总……;只有……才……;除非……否则……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语法(提升练)
1.(2024·德阳)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本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念奴娇》《天净沙》等。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和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2.(2024·凉山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等。
D.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3.(2024·广安)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通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戏剧就是指剧本。剧本的主体一般是指台词。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的对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C.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别称:桑梓代指家乡;鸿雁代指书信;巾帼代指女子;社稷代指国家……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只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4.(2023·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2023·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B.《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D.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4日至6日之间。民间习惯在清明祭祖和扫墓。
6.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乐天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条件关系复句。
D.《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戏剧中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
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修改:将“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C.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当下很多青年人的主动选择和人生理想。无论是在基层社区,还是在课堂内外,都闪现着青年奋斗的身影。(画线的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
D.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年龄的词语,“黄发”“加冠”“而立”“不惑”是按照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一面对两面)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B.子、君都是表示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类似的还有“公、足下、先生"等。
C.“美国航天局对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表示祝贺。”这句话没有语病。
D.“莺飞草长”“皮肤黝黑”“柳丝翠绿”都是主谓短语;“刷新记录”中“刷新”是动词。
11.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山之南”“水之北”均表示“阳”的方位。
C.“阳光灿烂”“身材高大”“水皆缥碧”,这几个短语类型完全一样。
D.“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这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B.《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C.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巧辩、惠子的力辩。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13.下列与各语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出师表》就是节选于此。
C.艾青,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
的保姆》等,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代表曲目有典雅精致的昆曲《单刀会》,有雍容华美的京剧《霸王别姬》,有轻柔灵秀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纯朴明快的黄梅戏《牛郎织女》等。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如“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
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孟夏草木长”,“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D.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着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岐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
15.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发花白”“调查研究”“坚强后盾”“喝了三杯”“奔跑起来”短语结构依次是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
B.“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句子的主干是“旋风卷到天上”。
C.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髫,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
D.《诗经》也叫《诗三百》,共有诗歌305首,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内容划分的三个类别。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16.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龁”“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1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18.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只说了一句话。”“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这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依次是副词、连词、助词。
B.“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依次为介词、介词、连词。
C.“一泓清泉”“桃花红”“安排任务”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D.“眨眼睛”“干得很好”“雄伟壮丽”依次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
19.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即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三国演义》《水浒传》《世说新语》《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
D.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盛行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包括小令、套曲两种,套曲有曲牌名。
2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石拱桥》一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运用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语法(提升练)
1.(2024·德阳)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本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念奴娇》《天净沙》等。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和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解析】
B项,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井未运用借喻手法,而是直接以"中国的脊梁"来比喻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属于明喻;
C项,对词牌名的归类存在错误,《天净沙》井非词牌名,而是曲牌名,用于元曲中;
D项,对契诃夫的国籍描述错误,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而非法国。
2.(2024·凉山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等。
D.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解析】C项,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3.(2024·广安)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通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戏剧就是指剧本。剧本的主体一般是指台词。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的对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C.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别称:桑梓代指家乡;鸿雁代指书信;巾帼代指女子;社稷代指国家……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只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解析】
A项,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项,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D项,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也可以是人。
4.(2023·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解析】B项,《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5.(2023·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B.《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D.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4日至6日之间。民间习惯在清明祭祖和扫墓。
【解析】C项,"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6.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D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解析】“代表作有……《变色龙》”表述错误。《变色龙》是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不是莫泊桑的作品。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乐天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条件关系复句。
D.《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解析】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戏剧中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
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修改:将“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C.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当下很多青年人的主动选择和人生理想。无论是在基层社区,还是在课堂内外,都闪现着青年奋斗的身影。(画线的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
D.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年龄的词语,“黄发”“加冠”“而立”“不惑”是按照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解析】D.“黄发”指老年人,“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年龄由小到大排列为:加冠、而立、不惑、黄发。故选D。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一面对两面)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解析】A.“充满'土地的忧郁'”和《我爱这土地》是前期的特色和作品。故选A。
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B.子、君都是表示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类似的还有“公、足下、先生"等。
C.“美国航天局对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表示祝贺。”这句话没有语病。
D.“莺飞草长”“皮肤黝黑”“柳丝翠绿”都是主谓短语;“刷新记录”中“刷新”是动词。
【解析】D.“莺飞草长”是并列短语,不是主谓短语。故选D。
11.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山之南”“水之北”均表示“阳”的方位。
C.“阳光灿烂”“身材高大”“水皆缥碧”,这几个短语类型完全一样。
D.“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这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解析】D.有误,"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句子是并列复句。故选D。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B.《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C.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巧辩、惠子的力辩。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解析】C.惠子反驳庄子,不是因为他认为游鱼不快乐,而是因为“子非鱼”,他认为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说明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故选C。
13.下列与各语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出师表》就是节选于此。
C.艾青,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
的保姆》等,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代表曲目有典雅精致的昆曲《单刀会》,有雍容华美的京剧《霸王别姬》,有轻柔灵秀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纯朴明快的黄梅戏《牛郎织女》等。
【解析】B.《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不是出自《三国演义》。故选B。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如“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
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孟夏草木长”,“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D.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着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岐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
【解析】B.“案牍”指公文。故选B。
15.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须发花白”“调查研究”“坚强后盾”“喝了三杯”“奔跑起来”短语结构依次是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
B.“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句子的主干是“旋风卷到天上”。
C.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髫,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
D.《诗经》也叫《诗三百》,共有诗歌305首,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内容划分的三个类别。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解析】D.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故选D。
16.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龁”“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解析】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都是确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的“三”是泛指;
C.垂,指小孩;始此,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加冠,男子满二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绝句四句,不分联。
故选B。
1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解析】A.“家母”是称自己的母亲,是谦辞,不是敬称。故选A。
18.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只说了一句话。”“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这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依次是副词、连词、助词。
B.“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依次为介词、介词、连词。
C.“一泓清泉”“桃花红”“安排任务”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D.“眨眼睛”“干得很好”“雄伟壮丽”依次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
【解析】C.“安排任务”是动宾短语。故选C。
19.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 )
A.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即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三国演义》《水浒传》《世说新语》《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
D.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盛行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包括小令、套曲两种,套曲有曲牌名。
【解析】C.《世说新语》不是长篇,也不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
2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中国石拱桥》一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运用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解析】B项,“书圣"为王羲之;C项,“夏至""冬至”应改为“立夏""立冬";D项,“河东”为柳宗元的家乡,而不是封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语法
【真题·体验】
1.(2024·辽宁)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我们学过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B.黄发,旧说是儿童的特征。垂髫,是垂下来的头发。《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指的是小孩。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品质。
D.《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
【解析】
A.描述了闻一多的身份及其代表作品,与实际情况相符,表述正确。
B.关于“黄发”和“垂髫”的解释有误。在古代,“黄发”实际上指的是老人头发由白转黄,常用来指老人,而非儿童;“垂髫”则是指垂下来的头发,特指儿童少年。因此,《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应指的是老人和小孩,而不仅仅是小孩。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准确描述,表述正确。
D.对《红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与作品实际相符,表述正确。
故选B。
2.(2024·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 《老山界》叙述了红军克服饥饿、疲劳、路途艰险等困难,成功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通史的鸿篇巨制。故选A。
3.(2024·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解析】C.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非英国。故选C。
4.(2024·巴中)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探讨了语法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练当空,猝然撕开峡谷的幽暗”中“猝然”“撕开”“幽暗”分别是副词、动词、形容词。
B. “傲然耸峙”“声响雄浑”“如龙似蛇”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既有清波倒影,澄澈缥碧,也有激流素湍,清冽晶莹。”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巴中曼妙的身姿会舞动得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中“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作宾语。
【解析】
A.“白练当空,猝然撕开峡谷的幽暗。”一句中“幽暗”是名词。
B.“如龙似蛇”是并列短语。
D.“巴中曼妙的身姿会舞动得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一句中“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作补语。故选C。
【考点·直击】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
(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
(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
(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
(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
(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
考点二 语法
部编版教材涉及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句子主干、句子语气、单句、复句等。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此考点考查热度有所降低,语法单考的现象较少,常与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辨析等融合考查居多。
【技法·点拨】
文学文化常识常用记忆方法
纵横结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因此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结合,形成的记忆方法。
举一反三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
分门别类法 (1)时代国别。可借鉴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
(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
(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提升·训练】
具体见配套《提升练》(原卷+解析)。
附1:七——九年级教材重点文学常识知识清单
七年级上册
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济南的冬天》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通过写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写山,依次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雨的四季》是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全文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古代诗歌四首》①《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③《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本文体裁叙事散文,本文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调中,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
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本文体裁为叙事散文。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7.《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本文体裁散文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郑振铎译,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乌集》等。《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②《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
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8.《世说新语》二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10.《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体裁为叙事散文。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11.《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2.《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本文体裁为议论文。
13.《植树的牧羊人》选自《植树的男人》,本文体裁小说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本文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
14.《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本文体裁为叙事散文。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1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6.《猫》本文体裁散文,作者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地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
17.《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本文体裁为科学小品。
18.《狼》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评价为“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通过描写一个屠户杀两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和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9.《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这则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
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
20.《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作者通过联想、想象描写了一幅充满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的天上街市图。表达了广大人民理想的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袁柯,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本文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对于人类起源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22.①《寓言四则》选自《伊素寓言》,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讽刺了现代社会某些虚伪丑恶现象。同时又呼吁每一个人都应尽一份为后代创造良好生活空间的责任。
②《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
③《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文章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主要意义在于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作者杨振宁,他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闻一多,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5.《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
6.《老山界》作者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三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穿过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仙,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兵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峡北,与峡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7.《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8.《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9.《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与《孔雀
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10.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11.《老王》作者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唐吉诃德》等。
12.《台阶》作者是李森样。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13.《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唐宋八大家”。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张中行。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5.《驿路梨花》作者是彭荆风。
16.《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17.《短文两篇》①《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铭,古代
刻在器物上用来记述事实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②《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8.《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
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
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19.《一棵小桃树》作者贾平凹,选自《平凹散文》。
20.《外国诗二首》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化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②《未选择的路》作者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21.《古代诗歌五首》①《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初唐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②《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③《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④《游山西村》作者陆游,选自《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
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⑤《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22.《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一篇传记,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
23.《太空一日》作者是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宇航员杨利伟。
24.《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由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小说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5.《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技艺》,活板,就是活字印刷术。板,同“版”。《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26.①《竹里馆》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②《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③《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唐代诗人。
④《晚春》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27.①《泊秦淮》作者杜收,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②《贾生》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字廷秀,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④《约客》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选自《清苑斋集》。
八年级上册
1.《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者
都是毛泽东。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诺贝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地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这则评论针对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公
祭日,即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仪式悼念死难者同胞的新闻事件而写。
6.《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7.《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8.《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托尔斯泰,俄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复活》。
9.《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作
者是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
10.《三峡》作者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1.《短文二篇》①《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②《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2.《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了《齐春秋》。本文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工整,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3.《唐诗五首》①《野望》的作者是王绩,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清幽、萧瑟.恬静的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崔颢,唐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
古怀乡之佳作。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思乡之情。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
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
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4.《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匆
匆》《荷塘月色》等。
15.《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等。处女作《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部分组成。后来,又写成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三部。
16.《散文二篇》①《永久的生命》作者是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主
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②《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是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7.《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8.《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19.《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鈞,字圣陶,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本文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一篇通讯报道,作者是新华社记者周定舫,发表于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是在1952年8月1日,在1958年4月22日建成,共历时6年。纪念碑高
达37.94米,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碑文是毛主席撰稿,周总理书写。
21.《蝉》选自《昆虫记》,法布尔,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著有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22.《梦回繁华》作者毛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23.《孟子》三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
24.《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今存《列子》共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25.《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为《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6.诗词五首
①《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②《春望》的作者是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这首诗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本诗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借以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④《赤壁》的作者是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词》辑本。《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八年级下册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3.《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5.《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一物候学》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7.《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8.《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科普作家。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10.《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11.《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作者魏学沪,字子敬,明末(朝代)嘉善人。
12.《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莱葭》。《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
歌305首。《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课外古诗词诵读
①《式微》②《子衿》都选自《诗经注析》。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作者王勃,唐代诗人。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
13.《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作者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作出了重大贡献。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作者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17.《壶口瀑布》选自《梁衡文集》,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作者马丽华,女作家。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19.《登勃朗峰》选自《远处的青山》。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是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21.《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2.《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3.《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24.《唐诗三首》中《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课外古诗词诵读
①《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作者常建。
②《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④《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
九年级上册
1.《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柯岩创作的诗歌,首次发表于1977年1月7日《北京日报》。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4.《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林徽因(1904-1955)
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其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
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等。
6.《我看》作者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诗人及翻译家,“九叶派”代表诗人之一。其诗作深沉凝重,以知性抒情的方式表现突进的生命力与诗情的张力、具特有的智性之美。著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创作时间1938年6月。
7.《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9.《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10.《精神的三间小屋》选自《毕淑敏散文》,作者毕淑敏。
11.《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12.《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3.《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14.《诗词三首》
①《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
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③《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北宋时的苏轼。水调歌头,词牌名。
15.《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16.《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7.《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
19.《怀疑与学问》选自《宝树园文存》,作者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20.《谈创造性思维》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21.《创造宣言》选自《陶行知全集》,作者陶行知,安微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20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2.《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23.《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24.《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5.《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露,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九年级下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舒婷的诗》,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梅岭三章》,选自《陈毅诗词选集》,陈毅,字仲宏,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3.《短诗五首》
①《月夜》,选自《沈尹默诗词集》,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②《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③《断章》,选自《鱼目集》,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
④《风雨吟》,选自《芦狄诗选》,芦狄,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
⑤《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4.《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
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高尔基,苏联作家。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
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5.《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
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
6.《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7.《溜索》,选自《遍地风流》,作者阿城。
8.《蒲柳人家》,选自《十月》,刘绍棠,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9.《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和公孙丑等创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鱼我所欲也》,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10.《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唐雎,战国末期人。《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补充: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西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1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的一篇赠序。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12.《词四首》
①《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主旨: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心情,含蓄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懑不平。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主旨: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期望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表达了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主旨: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词人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④《满江红》,秋瑾,字瑞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民主革命烈士。代表作有《满江红》。主旨:抒发了词人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破封建束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
13.《短文两篇》
①《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②《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邮,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14.《山水画的意境》选自《李可染论文集》,作者李可染,江苏徐州人,现代画家。
15.《无言之美》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作者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16.《驱遣我们的想象》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作者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17.《屈原》选自《屈原》,作者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这是一部历史剧。
18.《天下第一楼》选自同名话剧《天下第一楼》,作者何翼平,作家、编剧、制作人。这是一部话剧。
19.《枣儿》选自《剧本》,作者孙鸿。戏剧。
20.《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2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西汉时刘向整理。
22.《陈涉世家》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列于《史记》第四十八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23.《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
24.《诗词曲五首》
①《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④《过零丁洋》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
文学家。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所作散
曲均以豪放著称。
附2:七——九年级重点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文体常识
记 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因其可以记人和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传记: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内容简短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如《陋室铭》等
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写法不拘一格。如《爱莲说》《马说》等
书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
序 类似“引言”“前言”。 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也可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唐初,亲友离别时会互相赠言规勉,叫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等
传记 传记,亦称“传”。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如《五柳先生传》等
律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字数整齐一致,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首第二、四、六、八句通押一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望岳》《春望》《渡荆门送别》等
绝句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盛行于唐朝。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粹。如《已亥杂诗》《赤壁》等
词 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中期以后, 一些民间诗人把近体诗的整齐句子加以改变,依照流行曲调的节拍和韵律而裁定字句,就成为词。 一首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作品如《水调歌头》《浣溪沙》等
曲 金元时期产生一种带有曲调、可以演唱的抒情诗体,叫作曲。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散曲,二是杂剧。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汉朝的专管音乐部门——乐府搜集整理的汉朝诗歌。最大的特色是可以配乐演唱。乐府诗后来演化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如《十五从军征》《木兰诗》等
表 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出师表》
戏剧 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戏剧有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四要素,戏剧的主要特点:①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②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③剧本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寓言 兴起于春秋战国,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篇幅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大喻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神话 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神话大致可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其中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因此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公开性、针对性、准确性、广泛性等特点。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通讯 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报道的叫通讯。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
特写 报告文学的一种,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段,细致地加以描述
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包括“五经”和《乐经》。也称“六艺”。
【春秋三传】是三部解释《春秋》著作的合称,包括《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三传中,《左传》是依照《春秋》的编年来记录历史大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全书130篇,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和文集等300余种。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编年体通史。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我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其他三史分别是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班固的《汉书》。
史书编写体例
编写方式 定义 示例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左传》
纪传体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由司马迁首创 《史记》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战国策》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
天文历法
(一)天文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月亮】在古代诗文中,月亮是最常见的描写对象。
月亮的别称
银钩、玉钩、玉弓、弓月、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婵娟。
(二)历法
1.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纪年、月、日、时法
(1)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正好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如:“戊戌变法”的“戊戌”就是采用的干支纪年
帝王年号纪年法 即采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时期。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如: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将干支与年号结合纪年的方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2)计时法
【天色纪时法】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肤、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世说新语》
【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变化,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代地支纪时与今天的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地支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现代时间 23-
1点 1-
3点 3-
5点 5-
7点 7-
9点 9-
11点 11-
13点 13-
15点 15-
17点 17-
19点 19-21点 21-
23点
(3)古代计时单位
【更、鼓、夜】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或称“五鼓”“五夜”。
【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即时辰,介绍详见“天色纪时法”。
【点】古人把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官职的升降任免
表示授予官职 举、荐、拜、除、任、授等
表示提升官职 擢、升、加、拔等
表示降职、免官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任职;【去】卸职;【黜】罢免;【左迁】降职
表示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和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古代称谓
谦辞类 类型 含义 示例
家 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活着的亲属时用的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用以谦称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舍弟、舍妹
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用于自称的谦辞 愚兄、愚见
拙 用于谦称自己的文章、作品、意见等 拙作、拙著、拙见
敝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人、敝姓、敝校
鄙 谦称自己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敬辞类 类型 含义 示例
令 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顾、惠存、惠赠
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赐教、赐复
高 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明、高邻
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贤弟、贤侄
奉 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特殊称谓 百姓的称谓 布衣、黔首、黎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的称谓 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庖”是职业,“丁”是人名
朋友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姐妹的朋友
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患难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竹马之交 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友
布衣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忘年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君子之交 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成的朋友
神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讳称 “死”的讳称 天子之死称崩、山陵崩、驾鹤归西;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风俗礼仪
(一)政治礼俗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朝、觐】古代各国的诸侯,需在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春见天子曰“朝”,秋见天子曰“觐”。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社稷】即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以农为本,“本固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称。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二)生活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一种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九拜】中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吊】表示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三)节日习俗
节日 时间 习俗 相关诗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辛弃疾《元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社日节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左右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挂艾草和菖蒲、驱“五毒”等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张说《岳州观竞渡》)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拜祭织女、穿针乞巧、结红头绳、结扎巧姑等 金风玉露一箱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祭月、拜月观潮、吃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冬至节 公历12月21 —
23日 祭祖、吃饺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
天晚上 祭祖、守岁、吃团圆饭、贴春联、挂灯笼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教育科举
(一)古代学校与老师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
【乡学】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入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二)科举制相关知识
科举制是隋以后各封建朝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到明朝,科举考试已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合格后可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 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如:“范进”考取举人,参加的便是“乡试”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又叫“春闱”。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考官;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科举制中级别最高的考试,由皇帝亲自策问或委派大臣在廷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及例生等,统称诸生。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金榜】殿试后揭晓录取进士名单及名次的布告。因其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饮食器用
(一)食器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等制成的。
(二)酒器
【樽】盛酒的器具。
【觥】酒杯。
(三)其他器具
【箕畚(jī 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钟】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
中国古代地名
【九州】传说中,我国在上古时期被划分为九个不同的州。后成了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狭义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的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潼关】位于陕西东部,南依秦岭,北靠黄河,地势险要。
【玉门关】因西域从此处输入玉石得名。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玉门关是唐代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防,边塞诗中多有描述。
年龄称呼
称呼 年龄
襁褓 泛指一岁以下的幼童
孩提 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 三岁至八岁的儿童,泛指幼年。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 女子十五岁
束发 男子十五岁,泛指成童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而立 三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十而立”
不惑 四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四十而不惑”
知命 五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耳顺 六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六十而耳顺”
古稀 七十岁
耄耋 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期颐 一百岁
附3:七——九年级常见语法知识清单
一、词性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人 男孩、女孩、老年、青年、小孩 ……
表示具体事物 桌子、手机、花园、苹果 ……
表示抽象事物 法律、精神、道德、亲情、友谊……
表示时间 昨天、今天、明天、去年、早晨 ……
表示方位 上、下、左、右、东、南、西、北、里、外……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动作 走、跑、唱、跳、打、躺 ……
表示心理活动 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
表示发展变化 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表示动作趋向 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
能愿动词 能、会、应该、愿意、可以、敢 ………
判断动词 是
3.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分类 举例
表示状态 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
表示性质 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
表示颜色 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
表示形状 大、小、宽、窄、笔直、弯曲 ……
4.数词和量词
数词分类 举例
确数 一、七千、六万九千 ……
概数 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
序数 第一,老三、初五 ……
判断: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量词分类 举例
表示事物的单位 个、台、条、只 ……
表示度量衡单位 米、千米、毫升、升、克、千克……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趟、遍 ……
5.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分类 举例
人称代词 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们、自己、它、它们 ……
指示代词 那、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 ……
疑问代词 怎样、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 ……
6.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否定或语气等
分类 举例
表示程度 很、非常、更、最、大概 ……
表示范围 都、只、全、仅 ……
表示时间 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 ……
表示频率 总是、通常、经常、不常、很少 ……
表示否定 没、不、没有、从未 ……
表示语气 偏偏、简直、难道、大概、也许……
7.介词: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分类 举例
表示对象 对、对于、关于、把 ……
表示方向、地点、时间 在、向、从、到、自从、当、自……
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由于、为、为了 ……
表示方式、方法 用、以、按照 ……
表示比较 比、同、与……相比、除了
8.连词:在词语、短语或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
常见词 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9.叹词:在口语中常用,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强化情感表达的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作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常见词 唉、哎、嗨、喂、嗯、哎呀、哎哟 ……
10.拟声词: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常见词 汪汪、嘎嘎、哗哗、呼呼、叮当、噼里啪啦 ……
11.助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起辅助作用的词
分类 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常见词 的、地、得、所、似的 着、了、过 了、嘛、啦、吗、呢、吧、啊
二、短语类型
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1.并列短语
特点 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举例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你与他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2.偏正短语
分类 举例
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最小的花苞
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生日礼物 完全相信 热烈欢迎
3.主谓短语
特点 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的短语
举例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我们高兴
解析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4.动宾短语
特点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
举例 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解析 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5.补充短语
特点 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举例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风
解析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如:吓/跑了 漂亮/极了
三、句子结构
1.句子的成分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名称 定义 符号 说明
主语 谓语的陈述对象 双行线
==== ①常由名词、代词或者短语充当;②句子一般都有主语
谓语 用来陈述主语的情况,说明主语“是什么”或“做什么” 单行线 ①常由动词、形容词或者短语充当;②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波浪线
﹋﹋﹋ ①常由名词、代词或者短语充当;
②宾语和谓语共同陈述主语;
③有时一个谓语可带两个宾语
定语 名词或代词前边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成分 小括号
( ) ①常由实词或短语充当;
②“的”字是定语的标志词
状语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的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的修饰成分 中括号
[ ] ①常由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②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也可作状语;
③“地”字是状语的标志词
补语 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单书名
〈 〉 ①常由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②“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完整的句子成分结构图一般为:
( 定语 )主语+ [ 状语 ]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
2.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如: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他不吵嘴。
3.句子的语气
分类
判断标志 例句
陈述句 句子结尾用句号或省略号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彩虹。
疑问句 句子结尾用问号 难道我这样做错了吗
感叹句 用来表示某种感情,句子结尾往往用叹号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祈使句 一般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 禁止踩踏草坪!
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句子使用叹号,语气较和缓的则用句号。不能单凭标点符号区分句子类型,特别是感叹句和祈使句
四、句子类型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句子。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逻辑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类型。
1.递进复句
特点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
例句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常见标志词 不仅……也……; 不但……而且……; 甚至……特别……
2.承接复句
特点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例句 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鲁迅《社戏》)
常见标志词 接着;于是;后来;然后;首先……然后….…
3.并列复句
特点 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或表明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情况,或说明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或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
例句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常见标志词 既……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
4.选择复句
特点 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
例句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常见标志词 与其……不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宁可……也不……
5.转折复句
特点 表示后一分句转而陈述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句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常见标志词 虽然/尽管/固然……, 但是/但/可是……; 然而; 却
6.因果复句
特点 两个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例句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常见标志词 因为/由于……, 所以……; ……之所以……, 是因为……; 因此
7.假设复句
特点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例句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常见标志词 如果(要是、倘若)……就……即使(哪怕)……否则……
8.条件复句
特点 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例句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常见标志词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 ;只要……就/总……;只有……才……;除非……否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