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物理
第三章 《光和眼镜》素养提升训练
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题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A
2.(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 )
A.1.5×109m B.1.5×1019m
C.5×106m D.5×1012m
【答案】A
3.(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答案】B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墙上的手影
C. 太阳光色散 D. “折断”的铅笔
【答案】A
1.(2021·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能解释“倒影”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2.(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2022年4月在荷兰阿尔梅勒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拍摄的中国竹园的展馆景象,“中国竹园”凭借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于一体的独特风格而备受瞩目。竹房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竹房”是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 反射 虚
3.(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条光束。
(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 (选填“前”或“后”)折转。
(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丙所示。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
【答案】 2 前 法线 相等
4.(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 。
【答案】 同一 30°
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A.ab B.bc C.cd D.de
【答案】B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图为一个光头的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平面镜)的情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人变高了 B.人变胖了 C.人长出了头发 D.人打了领带
【答案】D
3.(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答案】A
4.(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 。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答案】 确定物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不变 ③
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
【答案】B
2.(2021·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密林中的阳光 B.手影戏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答案】C
3.(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筷子折了 B. 海市蜃楼
C. 皮影戏 D. 水中倒影
【答案】C
4.(2023·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 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 直线传播 虚
1.(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
【答案】发散
3.(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两空均填编号)。
【答案】 ②③ ①④
4.(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
【答案】 凸透 焦点
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答案】B
2.(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为严控新冠疫情,保护师生生命安全,我市部分中小学对校园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人脸识别和测温系统,如图所示。通过校门时,只需将人脸面向屏幕摄像头,该系统就能将测试者的面部信息与备案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取体温,决定放行与否。关于门禁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选材质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
B.该系统的核心光学元件是凸透镜
C.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
D.该系统的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3.(2022·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答案】B
4.(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 5 远离
1.(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图为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可知这是( )
A.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B
2.(2022秋·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3.(2023·山东·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需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 作用。
【答案】 凸透镜 会聚
4.(2023·广西·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人的眼球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 (选填“凸”或“凹”)透镜类似,其中 相当于光屏。
【答案】 凸 视网膜
1.(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B.
C. D.
【答案】C
2.(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智能手机扫码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图乙,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答案】 凸透镜 实 放大 实 投影仪
3.(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
A. 显微镜 B.照相机
C.老花镜 D.“拐弯镜”
【答案】D
4.(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答案】D
【科学思维】
1.(2021·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根据初中物理光学内容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线条表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1)A、B两处应分别填写的物理原理是 和 (填“直线传播”或“光路可逆”)。
(2)C、D两处应分别填写的光学元件是 和 (填“平面镜”或“透镜”)。
(3)图中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模型是 。
【答案】 直线传播 光路可逆 透镜 平面镜 光线
2.(2021·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A、C之间的距离是 cm。(点A、B、C未在图中标出)
【答案】 小于 4
3.(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 减弱噪声。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手机扫码登记,如图所示。手机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当手机远离二维码时,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在声源处 凸 变小
【物理观念】
1.(2023·山东·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清晰的实像,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3)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 的;
(4)若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右适当调节,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这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形成原因相同。
【答案】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仍能 可逆的 近视眼
2.(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 (填像的性质)。
【答案】 会聚 远视 倒立缩小的实像
3.(2023·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小宋进入实验室准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恰好看到窗户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在光具座的50cm、61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
(1)图甲光屏上窗户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如果实验室只有焦距为“10cm”和“20cm”两种规格的凸透镜,根据他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光屏保持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不变,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 。可以适当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在(2)的基础上,把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模糊了,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度数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10 同一高度 右 远视
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小红拿到一块玻璃透镜,仔细观察这块透镜,发现一面有螺纹,一面是光滑的,她对此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红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红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
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丁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h为,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 ,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 。(选填“ ”、“ ”或“ ”)
【答案】 凸 10 左 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