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5 06: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①地以平原为主,②地以高原为主
C.①地盛产大豆,②地盛产花生
D.①地耕地以旱地为主.②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对东北地区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5.下列哪一词语不是描述东北地区的( )
A.白山黑水 B.林海雪原 C.北大仓 D.塞上江南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读下面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品牌与所属省区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甘肃省-兰州 B.②-台湾省-海口 C.③-四川省-重庆 D.④-云南省-贵阳
7.形成于四川盆地,是当地人为适应夏季湿热环境而创造的美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根据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兰州牛肉拉面、云南米线的主要食材( )
A.两种都是小麦 B.两种都是水稻
C.分别是水稻和小麦 D.分别是小麦和水稻
9.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这是因为( )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D.我国平原面积辽阔
10.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水能最丰富的都集中在上游河段
C.最终都注入东海 D.都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结合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图M 3),回答11题。
图M 3
1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是(  )
A.淮河           B.黄河
C.京杭运河         D.海河
图M 4是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图中阴影区表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读图回答12~14题。
12.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
图M 4
A.原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13.图中数字序号与我国甜菜种植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河套平原
C.③—华北平原
D.④—辽河平原
14.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C.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M 5),回答15题。
图M 5
15.甲高原为(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6.2021年5月12日,中国将某医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往孟加拉国。这种跨国运送新冠疫苗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铁路运输
17.下列各组铁路线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
A.京哈线、沪杭线 B.兰新线、浙赣线
C.焦柳线、京沪线 D.湘黔线、成昆线
18.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饮食习惯
19.下列属于南方地区适合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 )
A.水稻、油菜、柑橘 B.小麦、花生、苹果
C.玉米、大豆、茶叶 D.青稞、小麦、豌豆
20.下图示意我国某个工业基地图,关于这个工业基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能源十分丰富③加工制造业靠近原料产地④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⑤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二、非选择题
2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A和B之间的分界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即_________一线,这一线是我国1月份__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与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3)B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气候,该地区耕地以_________为主。
(4)确定C区域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2.(国土整治 保护环境)根据漫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A、B反映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A________;B________。
(2)漫画C、D反映了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节水措施: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生产力较高
B.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
C.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弃牧毁草开荒,改变后备土地资源不多的现状
23. 能源前景无限,厉害了,我的祖国。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积极开拓能源进口途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采。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陆上石油进口四通道——中哈通道;中俄通道;中缅通道;中巴通道。
图M 9
材料二 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其燃烧后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极小;它还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 300千米,同体积可燃冰能行5万千米。
(1)中国四条陆上石油进口通道均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中哈和中巴两条输油线均在中国的 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卸油。中缅运油线与传统海上运输相比有何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 M 9 所示信息分析,中巴石油运输线路建设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 M 9 所示信息可知,此次可燃冰的开采地位于我国的________海域,这里与我国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距离最近。
(4)由材料二可知可燃冰是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资源”或“非可再生资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势显著,它的开采及利用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环渤海高铁计划在2021年底完工通车,高铁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环渤海高铁的建设使得该地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助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实现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读图“环渤海湾经济圈略图”,完成相关要求。
(1)环渤海经济圈分布着我国两大工业基地,试说明该两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____。
(2)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3)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
(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20年各县区GDP数据显示,山东省GDP列全国第三,山东省政府制定了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科学规划。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山东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
答案
1-5DACAD 6-10ACDAC 11-15CABCC 16-20ACAAD
21.(1)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 秦岭—淮河0800
(3) 亚热带季风水田
(4)地势(海拔高低)
22.(1)乱占耕地过度放牧
(2) 水浪费水污染
(3) 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言之有理即可)
(4)B
23.(1)管道;新疆;运输距离短,运输更加安全
(2)穿越崇山峻岭,水资源短缺(干旱)
(3)南海;珠江三角洲
(4)非可再生资源;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可改善环境质量;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24.(1)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 北京科技力量雄厚,人才资源密集。
(3)水资源不足
(4)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