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9.《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4 19: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怀疑与学问(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课标要求 初中阶段学生能够在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所写的一篇经典的论说文,观点鲜明深刻,说理充分而透辟,所论述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普遍性,至今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敬业与乐业》,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但作为学习者,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真假一般不会去思考,所以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怀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观点。
学习目标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学习重难点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评价任务1.通过自读课文,完成学习目标1。2.通过通读课文,同桌互助,教师指导,完成学习目标2。
教学评活动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学生活动 思考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穿井得一人》,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2.怀疑精神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活动1、默读课文,找到怀疑精神的内涵以及它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师友交流,学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通读课文、师友结合等方式,学生找到怀疑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环节三: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速读课文,进行圈点批画,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有没有分论点?跳读课文,划出关键句,师友结合,明确答案(学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学生能够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环节四: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本文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的?自主思考,师友交流,班级展示。(学友回答,师友评价或补充)设计意图通过文中的关键句梳理论证思路
教学设计
课题 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课标要求 初中阶段学生能够在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所写的一篇经典的论说文,观点鲜明深刻,说理充分而透辟,所论述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普遍性,至今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敬业与乐业》,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但作为学习者,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真假一般不会去思考,所以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怀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观点。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评价任务1.通过跳读课文,同桌互助,教师指导,完成学习目标1。2.通过品读相关句子,做批注,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完成学习目标2。
教学评活动过程环节一:精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教师活动精读课文3-6节进行圈画、批注,找出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说出其作用。课件出示学法指导学生活动 自主圈画、批注,师友交流,补充完善,班级展示。设计意图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课文并根据问题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能够依据学法指导找到论证方法并说出起作用。环节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教师活动精读课文,回答问题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字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师友交流,学友回答,师友评价或补充。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具体语段,品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同时运用换词和调整语序的方法来品析语言,让学生领悟本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