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4 23: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十一中教育集团2026级八年级上12月定时作业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0分)
巧妙绝lún( )的技艺如同绚烂的烟火,在历史的长空中绽放,màn( )延至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宫廷的奢华,还是乡野的质朴,匠人们总能A因地制宜,将雕镂( )与纤( )维的艺术巧妙融合,创造出既符合地域特色又彰显个性的作品。①这些作品不仅令世人拍案叫绝,更为人所关注,成为代代相传的经典。
然而,在这股艺术的洪流中,也不乏一些B无动于衷的灵魂。他们或许被世俗的喧嚣所迷惑,或许被利益的诱惑所牵引,对于身边那些精妙的艺术作品,总是视而不见,甚至认为它们只不过是C惟妙惟肖的复制品,毫无新意可言。但真正的艺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②而是匠人们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知世界,从而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那些D推崇艺术的人们,总能在这些作品中读出匠人们的情感与故事。③他们知道,每一件作品背后,都隐藏着匠人们对当时社会生活与自我的孜孜不倦。因此,他们愿意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些作品,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无论如何,艺术的光芒永远不会因此而黯淡,它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照亮每一个热爱生活的灵魂。④而那些技艺,也将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耀眼地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 巧妙绝lún( ) (2) 雕镂( )
(3)纤( ) 维 (4) màn ( ) 延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因地制宜 B.无动于衷 C.惟妙惟肖 D.推崇
3.文中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多组四字词语的使用,可以使句子典雅优美,富有韵味。请你仿照示例,从所给的描写对象中选择一个景物,用不少于两组四字词语进行描写。句式不限,字数不限。 (4分)
示例1: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示例2: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描写对象:小雨 冬季 清晨
5.阅读《昆虫记》,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8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给法布尔笔下的小昆虫写的小诗,请你根据阅读体验,把小诗与相对的昆虫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食。
②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 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③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的抢劫犯。
④早知道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A.①蚂蚁 ②圣甲虫 ③萤火虫 ④螳螂 B.①蚂蚁 ②螳螂 ③圣甲虫 ④萤火虫
C.①圣甲虫 ②螳螂 ③蚂蚁 ④萤火虫 D.①圣甲虫 ②萤火虫 ③螳螂 ④蚂蚁
(2) 一位同学为《红星照耀中国》拟写了一个激发阅读兴趣的副标题,请你根据示例,为《昆虫记》拟写一个副标题,并说说拟写的理由。 (5分)
示例: 《红星照耀中国——平面镜里透视红色中国》
理由:斯诺是一名来自美国的记者,他透过相机,展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真实的红色中国,精准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里红军如何生活、如何作战,并预言了“红色之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副标题: 《昆虫记—— 》
理由:
6. 如今,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重庆十一中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8分)
(1)下面是班长小文在网上搜集到的图表,他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4分)
A.总体来说,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
B.大多数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有助于学习。
C.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担心上网会泄漏个人信息。
D.会因为上网而忽视现实人际交往的人占少数。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AI进入了未成年人的生活。最近朋友小德对你说: “我发现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就是用AI写作文,直接抄下来就行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你也试试! ”你将如何回应他 写下你的应答。 (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 古诗词积累
7.以下是小语对学过的古诗文做的整理,你能写出空缺的名句吗 (10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哲人智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见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①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一论断,是孟子揭示了唯有施行仁政,才能赢得百姓的真心归附,使国家长治久安的道理。 “②采菊东篱下, ”,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那样恬静淡泊,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沉醉于自然的美好。“③ ,④ ”,是杜甫以花鸟为喻,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⑤ ,⑥ ”,是李清照以才女的敏锐,感叹时光易逝,路途漫长,她虽学富五车,诗词出众,却难以排解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无可奈何花落去,⑦ ”,是晏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轮回。“常记溪亭日暮,⑧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景色如画,词人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令人动容。 “⑨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杜牧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⑩ ,甲光向日金鳞开”,不仅是勇士们不屈精神的象征,更是希望与胜利的光芒,预示着即便在黑暗与困境中,仍有一线生机,一股力量,能够冲破阴霾,迎接光明。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8~11 题。 (15 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③以啖④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⑤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⑥,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⑦,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⑧。”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股:大腿。④啖(dàn):吃或给人吃。⑤耽:沉溺。⑥敝:蒙蔽。⑦九重:深宫之内。⑧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8. 下列词语解释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甲文中“苦其心志”的“苦”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痛苦”。
B.甲文中“曾益其所不能”的“曾”与《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意思相同,都是通假字,解释为“增加”。
C.甲文中“人恒过” “国恒亡”中的“恒”都是“常常”的意思。
D.乙文中“故卿等为朕之耳目”的“故”与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故”意思相同,解释为“所以”。
9.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10.下面对两篇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孟子首先依次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甲文中孟子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结合上文来看,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C.孟子的文章长于修辞,气势磅礴,善用类比、举例等方法来说理。
D.乙文中唐太宗把侍臣当作“耳目”的说法,一方面体现他关心天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侍臣的不尊重。
11.【甲】【乙】两文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何异同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 阅读以下文学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22分)
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子建
①十年以前,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中种花,也种树。树只种了一棵,是山丁子树,那树秋季时果子成熟为红色,满树的红果子就像正月十五的灯笼似的红彤彤醉醺醺地在风中摇来晃去。花种的可就多了,墙角、障子边到处种满了扫帚梅、爬山虎、步步高等等。那庭院的西南角还悬着一个鸡架,到喂食的时候它们就将头伸出来,鸡槽上横着许多毛茸茸的脑袋,一顿一顿的,看起来充满了无穷的生机。
②我家有三片菜园,一片自留地。有两片菜园围绕着房子,一前一后。另外一片菜园离家大约有七八百米的路程,不算远。还有一片广大的自留地,它离家很远,远到什么程度呢 骑着自行车一路下坡地驰去也要用十几分钟,若是步行,就得用半个小时了。不过我从来没有在半小时之内走完那一段路程,因为我总是走走停停,遇到水泡子边有人坐在塔头墩上钓鱼,我便要凑上去看看钓上鱼来了没有。要是钓上来了则要看看是什么鱼,柳根、鲫鱼、还是老头鱼。有时还去问人家: “拿回去炸鱼酱吗 ”我最喜欢吃鱼酱。我的骚扰总是令钓鱼人不快,因为我常常不小心将人家的蚯蚓罐踢翻,或者在鱼将要咬钩的时候,大声说:“快收竿呀,鱼打水漂了! ”结果鱼听到我的报警后从水面上一掠而过,钓鱼人用看叛徒那样的眼光看着我。那么就识趣点离开水泡子接着朝前走吧,结果我又发现草甸子上那紫得透亮的马连花了。我便跑去采,采了这棵又看见了下一棵,就朝下一棵跑去,于是就被花牵制得跑来跑去,往往在采得手拿不住的时候回头一看,天哪,我被花引岔路了!于是再朝原路往回返,而等到赶到自留地时,往往一个小时就消磨完了。
③十年以前,我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那时祖父和父亲都健在。祖父种菜,还养着许多鸟和两只兔子。父亲在小学当校长,他喜欢早起,我每次起来后都发现父亲不在家里。他喜欢清晨时在菜园劳作,我常常见到他早饭回来的时候裤脚处湿淋淋的。父亲喜欢菜地,更喜欢吃自己种的菜,他常在傍晚时吃着园子中的菜,喝着当地酒厂烧出来的白酒,他那时看起来是平和而愉快的。他习惯称我姐姐为“大小姐”,称我为“二小姐”,有时也称我作“猫小姐”。逢到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姐姐的懒觉要睡到日上中天的时刻了,那时候他总是里出外进地不知走了多少趟。有时我躺在被窝里会听到他问厨房里的母亲: “大小姐二小姐还没起来 ”继之他满怀慈爱地叹道: “可真会享福! ”
④十年以前我家居住的地方那空气是真正的空气,那天空也是真正的天空。山永远都是美的。春季时满山满坡都盛开着花,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比朝霞还要绚丽。夏季时森林中的植物就长高了,野果子就相继成熟了。我喜欢到森林里去采它们,采完以后就坐在森林的草地上享用。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秋天来到的时候,蘑菇就长出来了,那时候我就会随父亲到山上去捡蘑菇。我喜欢那些毛茸茸、水灵灵的蘑菇密密地生长在林地上,那些蘑菇就是森林的星星。
⑤家乡的冬天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森林中的积雪深过膝盖,那时候我们就进山拉烧柴,随着父亲在林子中穿梭着。在山里,若是不加紧干活,那么就觉得身上冷得受不住了,这时父亲会给我笼起一堆火来,所以我上山时就常常用破棉絮包上几个土豆,将它放入火中,等到干完活装好车将要下山的时刻,就蹲在雪地上将熟透的土豆从奄奄一息的火中扒拉出来,将皮一剥,香气就徐徐散开了。吃完了土豆,身上有了温暖和力气,那么就一路不回头地朝家奔。那时,手推车顶上常常放着一根大桦树枝,遇到大下坡的时候,就将树枝放下来,用棕绳拴在手推车后面。我坐在树枝上,树叶刮起的雪粉喷得满脸都是,我和树枝就像一片云似的轻盈地飘动着,我便会大声呼喊着: “真自由啊! ”
⑥十年一晃就过去了。祖父去世了,父亲去世了。十年后的我离开了故乡,十年后的母亲守着我们在回忆中度着她的寂寞时光。我还记得前年的夏季,我暑假期满,乘车南下时,正赶上阴雨的日子。母亲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去车站送我。那时已是黄昏,我不停地央求她: “妈你回去吧,路上到处是行人。”“我送送你还不行吗 就送到车站门口。”我望着雨中的母亲,忽然觉得时光是如此可怕,时光把父亲带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再回来的地方,时光将母亲孤零零地抛到了岸边。那一刻我就想:生活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⑦当我将要放下笔来的时候我想,待我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我的回忆是否仍然是这样美好呢 但愿那时我会平静地站在西窗前,望着落日轻轻吟唱我年轻时就写下的一首歌: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有过好时光,那森林中的野草可曾记得,我曾抚过你脸上的露珠。啊! 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好时光已悄悄溜走!
12.散文,理内容之事。十年美好时光悄然而逝,当作者回顾往昔岁月时,有哪些快乐的往事留在了记忆深处 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写出四件) (4分)
13.散文,析构思之妙。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最后一段引用自己所写“歌词”的作用。 (4分)
14.散文,观人物之形。回首往事时,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了自己的父亲。正是因为对父亲的无限怀念,让作者更加留恋那段好时光。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 (至少两方面) (4分)
15.散文,品语言之味。迟子建的散文,语言细腻温婉,文字中蕴含深情。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
(1) 那树秋季时果子成熟为红色,满树的红果子就像正月十五的灯笼似的红彤彤醉醺醺地在风中摇来晃去。(品析加点词的效果) (3分)
(2) 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 (从修辞的角度) (3分)
16. 散文,悟文本主旨。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后花园,那是一方净土,用以安放自己的身心。作者十年前的那段生活便是她心灵休憩的后花园。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好时光悄悄溜走”的理解。 (4分)
(二)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18分)
材料一:
年龄范围 推荐的睡眠时间
学龄儿童 6—13 岁 9—11小时
青少年 14--17 岁 8—10小时
年轻成人 18-25岁 7--9小时
成人 26—64岁 7--9小时
老年成人 65岁及以上 7--8小时
材料二: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因为这时候的人们处于“睡眠负债”状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睡眠负债”呢
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注意,不是睡懒觉或者睡回笼觉),计算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相差2个小时及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如何偿还“睡眠债务”呢 可以试试:
(1) 有安排地多睡一会儿。例如,在节假日的前一天提前1个小时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推迟1个小时醒来,这样就可以偿还2小时的“睡眠债务”。补觉是偿还睡眠“债务”的方法,但是想要睡个昏天黑地以便一次性还清,只会扰乱你的生物钟, 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2) 繁忙的间隙打个盹儿。美国NASA曾针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睡眠时间会缩短30分钟至2.5小时的问题,积极开展了名为“NASA Naps”的午睡研究,结果显示,白天平均假寐26分钟的宇航员,认知能力提高了34%,注意力提高了54%。
(选自公众号“健康河南” 《成年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有效休息”》)
材料三:
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变换活动内容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这样可以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能令你神采奕奕。
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还可以尝试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但是,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因为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所以,如果你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可以交替进行,减少长时间解决同一问题的疲惫感。
(选自搜狐网《原来这才叫做休息》)
材料四:
就像我们的身体过度劳累时的倦怠一样,如果大脑参与过多的思考、推理和记忆活动,或承载极高的精神压力时,就会陷入心智疲劳。
为了战胜心智疲劳,确保获得足够的心智休息,就需要我们保持生活尽可能地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同时,制定合理的决策,确保大脑分批处理任务,集中处理工作,而不是时刻处于运转状态。减少自我攻击,自我批评.自我破坏和精神内耗,是确保心智获得休息的重中之重。如果你的内心住着一个始终不满意的人格,你就永远无法休息片刻。
(选自腾讯网《越休息越累 或许你正陷入心智疲劳》)
17.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睡眠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主要对睡眠不足或脑力劳动者适用。
B. 自然醒睡眠时长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相差1个小时,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
C. 脑力劳动者疲劳时,转入体力劳动的休息效果优于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D. 大脑参与过多的思考、推理和记忆活动,或承载极高的精神压力时,容易让人陷入心智疲劳。
18. 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理解以上材料,小西同学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将其补充完整。(4分)
(1) (2) (3) (3)
19. 结合材料二,分析作者谈及如何偿还“睡眠债务”的问题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5分)
20.临近期末考试,小西同学发现还有很多学习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心生焦虑。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努力刷题,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一段时间后,他感觉疲惫不堪,学习效率反而更低了。请你结合材料给小西一些建议,帮助他走出眼前的困境。 (6分)
四、写作(55分)
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妙的相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相会,让心灵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相会,让思想丰盈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会,让性情豁达阳光……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与 相会
(二) 根据要求作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君子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你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形象
情境 写作目的 参考角度
任务一 国旗下讲话 说服 诠释君子的内涵/宣扬君子的品格/践行君子的言行……
任务二 故事分享会 分享 我读到的“君子”品格/我身边的“君子”故事/我心中的“君子”形象……
任务三 写一封书信 倾诉 与“君子”对话/向君子表达自己的仰慕、疑惑、愿望……
【写作提示】
①围绕“君子”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
②明确写作情境和写作目的:你可以借助“参考角度”进行构思,也可以另选角度。
③“任务二”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500字; 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1.(1)伦(2)lòu(3)xiān(4)蔓
2.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此处用来形容复制品不恰当,可改为“千篇一律”。)
3.B(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这些作品不仅为人所关注,更令世人拍案叫绝”;C项,成分残缺,应在“孜孜不倦”后加上“的追求”;D项,语义重复,“耀眼地闪耀”可改为“闪耀”。)
4.示例一:清晨,薄雾弥漫,空气清新。晶莹的露珠在草尖上滚动,似珍珠般圆润。小鸟在枝头欢唱,清脆悦耳,仿佛在为新的一天欢呼。
示例二: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如刀割般刺骨。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盘旋。
5.(1)C
(2)副标题:《昆虫记——昆虫世界的奇妙史诗》
理由:法布尔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奇妙无比的昆虫世界,如同史诗般宏大而精彩。
6.(1)C(图表中显示担心上网会泄漏个人信息的未成年人占比为44.5%,不到绝大多数。)
(2)小德,用AI写作文然后直接抄下来这种行为是不对的。AI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比如提供思路、查找资料等,但直接抄袭作文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违反了学习的诚信原则。我们应该自己努力思考、认真写作,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7.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悠然见南山③感时花溅泪④恨别鸟惊心⑤欲济无舟楫⑥端居耻圣明⑦似曾相识燕归来⑧沉醉不知归路⑨东风不与周郎便⑩黑云压城城欲摧
8.B(甲文中“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是通假字,通“增”,解释为“增加”;《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解释为“连……都”。)
9.(1)(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谈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2)没有自身行为端正而影子歪斜,上面治理得好而下面混乱的。
10.D(乙文中唐太宗把侍臣当作“耳目”,是希望侍臣能帮助他了解天下事,用心操劳国事,体现了他对侍臣的信任和对治国的重视,并非不尊重。)
11.相同点: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君主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甲文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认为君主应经历磨难,保持警醒;乙文强调君主应抚恤百姓、端正自身。不同点:甲文侧重于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兴衰的角度论述,通过列举历史人物事例和对比论证,说明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乙文更注重君主的品德和行为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通过比喻论证,阐述君主应先存百姓、正其身的观点。
12.①庭院中种花、种树,满树红果子像灯笼;②在菜园、自留地劳作,享受田园乐趣;③祖父种菜、养鸟和兔子;④父亲清晨在菜园劳作,傍晚愉快用餐;⑤随父亲进山捡蘑菇;⑥冬天进山拉烧柴,在山上烤土豆;⑦在森林里采野果,享受阳光。
13.①照应文章标题,“好时光悄悄溜走”与歌词中“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好时光已悄悄溜走”相呼应,点明主题;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③歌词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4.①勤劳:父亲喜欢清晨在菜园劳作,裤脚常常湿淋淋的;②热爱生活:喜欢吃自己种的菜,享受田园生活;③慈爱:称女儿为“大小姐”“二小姐”“猫小姐”,关心女儿的生活;④平和愉快:傍晚时吃着园中的菜,喝着白酒,看起来平和而愉快。
15.(1)“红彤彤”“醉醺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丁子树果子成熟时的颜色和形态,表现了果子的饱满、诱人,流露出作者对庭院生活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比作胭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透过枝叶投射到作者脸上时的状态,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以及作者在森林中享受自然的愉悦心情。
16.①“好时光悄悄溜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十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在那段时光里,家庭完整,生活充满生机与乐趣,自然环境美好;②时光的流逝不可避免,虽然现在家庭发生了变化,但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依然珍贵,作者希望能珍惜过去的美好,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
17.D(A项,睡眠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B项,相差2个小时及以上说明处于“睡眠负债”状态;C项,文中未提及脑力劳动者转入体力劳动的休息效果优于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18.(1)变换活动内容(或: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2)保持生活井井有条(3)制定合理决策(4)减少自我攻击
19.①举例子,如举节假日提前上床睡觉和推迟醒来偿还“睡眠债务”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偿还“睡眠债务”的方法;②列数字,如“提前1个小时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推迟1个小时醒来,这样就可以偿还2小时的‘睡眠债务’”,准确地说明了偿还“睡眠债务”的时间安排。这些说明方法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准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①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根据自己的年龄阶段,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如青少年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避免陷入“睡眠负债”状态;②学会在繁忙的学习间隙打个盹儿,提高认知能力和注意力;③采用变换活动内容的休息方式,如学习不同学科或交替处理不同问题,避免长时间做同一类题产生的疲惫感;④保持生活有条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集中处理学习任务,减少精神内耗;⑤不要过度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考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