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难点
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3.请学生读“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体裁,了解“说”和“序”的区别。
教师补充评讲《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文体差别:
1.“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奇巧而言辩。
2.古代的“序”,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为颂赞勉励之辞。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序”恳切而意长。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骈(pián) 尽粟一石(sù dàn) 槽枥(cáo lì)
2.领读。(关键句的节奏、重点字词特别是几个“食”字的读音要强调)
3.自由读。
4.接龙读比赛(给每个组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任务,每组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朗读,读错者坐下,后面学生接着朗读,直至读完全组应读段落。所用人数最少的组获胜。此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纠错使其更准确的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节奏)。
5.齐读。
三、疏通字词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每人负责翻译几节,小组内依次发言,对有争议的或翻译不出的地方,要作好整理,准备提交全班共同解决)。
2.交流疑难,共同释疑(尽可能发动学生)。
四、词汇积累
积累文言字词,做好字词积累卡片。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ì喂。
不能尽其材:“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同“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
2.词类活用:
虽有千里之能“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
3.一词多义:
其真无马邪 不以千里称也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尝试译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讨论。
参考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三、课文分析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后教师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
四、课文回眸
1.用课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千里马的悲惨结局是?表现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
2.首句在文中起何作用?(充当立论依据)
3.“伯乐”、“千里马”、“食马者”是有深刻含义的,联系韩愈的生平谈谈他们分别指什么人?
4.由题3可知,文章用了什么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5.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体现了他的意图可充当主旨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其真不知马也”。)
五、拓展训练
1.对伯乐,对千里马,对食马者,对韩愈,你分别有什么话要说?
2.新时期,你对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有何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