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4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4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5 23: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44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两种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
具体表现:
1.政治:
①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②受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经济:
①苏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但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3.思想文化:
①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被凯恩斯主义代替;
②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
③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
4.国际关系:
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
②世界局势由动荡走向暂时稳定,再从大危机,大动荡走向世界大战;
③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课标要求: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北京卷 列宁主义
全国新课标卷 十月革命组织基础
湖南卷 十月革命影响
浙江卷6月 新经济政策
江苏卷 20世纪30年代苏联体育建设目的
2023 浙江卷1月 余粮收集制
广东卷 苏联的行政管理体制
河北卷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2 全国乙卷 十月革命的胜利
江苏卷 星期六义务劳动
湖南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浙江卷 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命题分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客观题、主观题都涉及。重点考查苏联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
备考建议:
1.复习时和一战联系紧密,理清十月革命在一战中的意义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结合背景对苏联的经济政策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引出斯大林模式弊端对之后苏联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考点1:列宁主义的形成;
考点2:十月革命的胜利;
考点3: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过程:
考点1: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概念:
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普遍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背景: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工人力量也在逐渐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工人总人数为1500万。不过他们大多数聚集在大城市的大企业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地区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
——江流,陈之骅主编《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
材料二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
材料三 1870年4月22,列宁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1892年,22岁的列宁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1895年,列宁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8年,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共党。1900年,流亡海外的列宁创办了《火星报》。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归纳为:
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上: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四)内容
1.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五)意义: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胜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问题思考:结合所学,分析列宁与马克思对革命的观点有何异同?
材料 20世纪初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列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抓住当时的时代特征并结合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俄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列宁创立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
——摘编自徐作辉、胡延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
提示:
同: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异:
马克思主义:①社会主义革命应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同时在多国发生。
列宁主义:①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发生在不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②一国首先开始;③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
知识拓展: 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核心素养: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 (历史解释)
材料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十月革命也许不能称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革命,却是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演变的必然产物。
——摘编自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和启示》
提示:
(1)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2)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
(3)“一国胜利”理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4)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
考点2: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概念:
1.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2.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从二月革命开始直到布尔什维克掌握权力结束;
3.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从二月革命到1922年远东并入苏联、布尔什维克最终确立政权为止。
(二)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材料一 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四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
材料五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这是一个新型的、与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归纳为:
1.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具体表现:
①俄国出现垄断组织,是帝国主义国家;
②小农经济占优势;
③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④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政治上: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①封建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④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国际上:一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俄国参加一战,其落后充分暴露,加重了人民苦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4.主观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①俄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其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成熟;
③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
⑤列宁等革命家坚持斗争。
(三)革命过程:
能力提升: 俄国的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四)建立政权
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五)意义:
1.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2.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归纳十月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 1917年11月6日-7日(俄历十月),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阿芙乐尔”号奉命发射空炮,打响进攻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攻下冬宫。莫斯科等城市武装起义相继取得成功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 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摘编自徐祎珉《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提示:
(1)理论创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
(4)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知识拓展: 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
考点3: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材料一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材料二 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
——《大国崛起》
材料三 马克思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归纳为:
(1)政治上:外国武力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分子联合进攻;
(2)经济上:粮食严重短缺、经济极端困难;
(3)思想上: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足。
2.目的:
(1)直接目的: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
巩固苏维埃政权;
(2)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军事、行政干预色彩);
②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单一的公有制);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物资配给制和义务劳
动制(否定商品关系,平均分配)。
(4)分配: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须品和食品
(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
①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②一切国有化。
5.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6.评价:
(1)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缓解了城市饥荒,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局限:
①对人民而言: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许多弊端。 如余量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②幻想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特别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作为“战时”措施,它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得以调动有限的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因此它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作为苏俄直接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设想和实践,它超越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遭到了失败,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
材料一 内战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制度,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常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旱灾,它造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0年,谷物总产量比战前减少了一半,棉花产量仅为战前的6%。1921年苏俄发生旱灾,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北高加索和中俄罗斯粮食短缺,波及30多个省,受灾人口达到3350万人。大饥荒持续三年,官方宣称造成了520万人死亡
材料三 忍饥挨饿的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暴乱的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1921年2月28日,喀琅施塔得15000名水兵参加暴乱,参加暴乱者多数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
——张建华《俄国史》
归纳为: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
(1)经济困难:
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②国家也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政治危机:
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工农联盟破裂)。
2.实施:
1921年3月,在俄共(布)十大上,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3.内容:
①农业: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工业:国有为主,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
④分配: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实质: (“新”的地方)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5.特点:
①以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为重心;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6.评价:
(1)稳定了政治形势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
(3)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教材学思之窗: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做了怎样的说明?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 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三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列宁全集》第 四十二卷
提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劳”是有限度的。如果脱离了战争条件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就会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
(2)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
(三)苏联的成立:
(1)背景:
①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
②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提出了联合问题。
(2)成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性质:
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
(4)组成:
最初只有4个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共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解体。
(四)苏联模式:(1928—1991)
1.含义: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又称苏联模式。
2.特征:
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
3.背景:
材料一 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有就越优越。
——摘编自《世界历史》杂志
归纳为:
①经济:工业生产落后(发展生产力);
②军事: 西方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加强国防);
③个人:斯大林独断专行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
④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4.目的:
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把苏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确立的标志:
1936年通过苏联宪法。
5.内容及特点:
6.结果: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 ,到1937年,主要工业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7.评价:
(1)积极:
①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奠定强大国家的基础,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
②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③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消极:
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②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④后来体制僵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综合归纳: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核心素养: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中你有何启示?
(1)经验:
①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②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所借鉴。
(2)教训:
①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④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3)启示:
①遵循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②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④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北京卷)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C.“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而指导俄国首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C项正确;“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在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不是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排除A项;“公社……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是在巴黎公社时期,不是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排除B项;“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理论,不是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4·全国新课标卷)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由13名布尔什维克、6名社会革命党人和3名孟什维克组成,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这( )
A.表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
B.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组织基础
C.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
D.标志著苏维埃政权取代临时政府
【解析】 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在1917年成立的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占多数且成为主席,在莫斯科等其他大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同样取得了主导地位,说明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有占优势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B项正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成是二月革命,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917年的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是在二月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取代临时政府的事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4·湖南卷)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
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
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
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
【解析】 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使得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关注。美国总统威尔逊认识到调整劳资关系的必要性,进而去巩固资本主义政治,可见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国内革命的形势,且此时美国并未出现国内革命,排除B项;世界大战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更不会直接推动各国改善工人待遇,排除C项;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且材料未涉及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社会稳定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4·浙江卷6月)1923年,张闻天的一篇译文提及,“(苏维埃共和国)不会做纯粹的社会主义,因为这种日子尚未到来;他也不会做纯粹的资本主义,因为这种日子已在衰败了。他是过去与未来的唯一的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底原素(的元素)混合的同时存在。……而现在苏维埃共和国正在这种界限上。”文中的“混合”指向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体制”
【解析】 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同时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公有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元素的有机结合,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很强的共产主义色彩,不符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底原素混合”的特点,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强调的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基础,也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元素的混合,排除C项;“新经济体制”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推行的经济改革措施,与1923年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江苏卷)1930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以“每个工人都需要强壮的肌肉和敏锐的眼睛”为题刊发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政府鼓励下,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学会了射击、游泳、滑雪、跳伞等运动技能。此时,苏联重视体育旨在( )
A.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
B.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C.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D.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 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重视体育可以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通过鼓励民众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良好的国民体质和精神风貌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C项正确;重视体育主要不是为了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体育活动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并非直接相关,排除A项;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政策和工业发展,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B项;此时距离反法西斯战争还有较长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年·广东高考)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解析】 根据材料“1932年……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以后,苏联新建的工厂企业与日俱增,新兴的工业部门也不断增多,特别是重工业的门类迅速增加,有鉴于此,苏联领导人认为单靠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单一系统管理所有工业企业已经不相适应了,于是成立分管工业的人民委员部,通过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地利用有限资源来加速发展急需的工业,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C项正确;1932年虽然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面临战争威胁,但卫国战争并未开始,排除A项;持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衡,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的部门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排斥市场竞争,排除D项。
7.(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
B. 农业集体化
C. 苏联卫国战争
D. 余粮收集制
【解析】 根据材料“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可知,列宁正在了解农民面临的困难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政府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村执行余粮收集制,遭到农民们的抵制,社会矛盾激化。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D项正确;十月革命未实行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卫国战争期间是1941-1945年,列宁已经逝世,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2·全国乙卷) 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解析】 据材料“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二人的主张表明其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存在幻想,希望通过妥协的方式继续与其合作,却忽视了人民的需求,对革命形势认知不够清晰,且党内大多数人都支持这种主张,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故选C项;据所学,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与帝国主义战争,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斯大林对临时政府的态度,且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严重威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
思维导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4讲 讲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