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训练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训练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25 09: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
1. 某小组同学对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了知识网络建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B、D、G 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C 的固态俗称干冰,E 常用食品干燥剂,G 为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化学式为 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 C 对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
2.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 甘蔗中含有蔗糖,由甘蔗制备蔗糖的流程如图 1 所示。
(1)操作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物质 M 能脱色是因为它有 ____________ 的结构。
(3)在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
【发现问题】
小明蒸发过程中加热时间过长,发现白糖变黑了,他猜想蔗糖应该具有可燃性。
【查阅资料】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设计如图 2 所示实验来探究蔗糖的元素组成。
实验现象:D 中白色固体变蓝,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解释】
(1)装置 B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蔗糖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 元素。
【反思与交流】
按装置进行实验,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将 D、E 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
1.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中 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B、D、E 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 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D 的化学式为 _______。
(2)写出物质 E 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3)A 和 B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校九年级进行了《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任务一:测定当地土壤的酸碱度
(1)取一张 pH 试纸放在白色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于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 pH=10,当地土壤呈 ___________ 性。
任务二: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
(2)①实验仪器和用品:烧杯、新鲜绿豆。②实验试剂:教师配制 pH 分别为 5、6、7、8、9 的溶液分发给各小组进行实验。
③实验方案:取 5 只烧杯,分别倒入 pH 为 5、6、7、8、9 的溶液各 50 mL,作好标记。各放入 3 粒绿豆,保持外部条件 ___________。 一周后记录到的生长情况如
下表所示:
由实验数据得出: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土壤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当地土壤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
【进行实验】
【交流与评价】(3)写出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以上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于是,继续进行以下探究。 向试管②中继续滴入足量__________,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不含氢氧化钠。
任务四: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4)根据实验结果,土壤酸性或碱性太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应进行改良。盐碱地可通过淡水浇灌排盐碱、地下埋管排盐碱等方式改良;南方的酸性土壤可用 ________ 改良。 也可改良作物,使作物适应土壤。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三)
1. 如图所示为用贝壳制备轻质碳酸钙的过程。 A~G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G 可用于农业上选种。
(1)A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______,G 的化学式为 ______。
(2)写出③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 D 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于“暖宝宝”这一产品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资料卡:①Fe3O4 为磁铁矿主要成分,可以被磁铁吸引;②“暖宝宝”中除了主要成分外,还含有蛭石、吸水树脂、氯化钠、活性炭等辅助成分,其中蛭石是高效的保温材料,吸水树脂具有很强的吸水功能,活性炭能够加快反应速率;③蛭石是一种自然界的矿石,其主要成分包含:硅酸盐、MgO、Fe2O3、Al2O3等。
任务一:探究“暖宝宝”的成分
(1)该小组取一个磁铁靠近未使用的暖宝宝粉末中,发现有黑色固体被吸引,于是得出结论:“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暖宝宝”中有铁粉,该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如下表格: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却可以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3)查阅资料得知,“暖宝宝”的原理为其中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发热后的“暖宝宝”主要产物为 _____(填化学式)。
任务三:“暖宝宝”的回收利用
(4)该小组利用发热后的“暖宝宝”开启一系列实验探究,将粉末进行相关处理后,进行了如下的物质转化过程:
①请写出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滤液 2 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该小组又针对“滤渣 2”开启探究:向滤渣 2 中加入一定量的 AgNO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____。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四)
1. 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小组设计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的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E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 的化学式为 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4)H 的用途之一是 ____________。
2. 小立家的下水道被杂物堵塞,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并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道中,管道中出现“沸腾”,并产生大量气体,一会儿后堵塞的管道畅通了。 小立对此十分好奇,于是将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产品说明】(1)图 1 是购买的管道疏通剂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 说明书中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Ⅰ】 管道疏通剂遇水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O2;猜想二:H2。
【实验 1】取适量管道疏通剂和水于反应装置 A 中,按图甲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反应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 ______(填字母)。
(3)实验中观察到 C 处气体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猜想二正确。
(4)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Ⅱ】实验 1 完成后装置 A 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 2】取实验 1 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5)①小立认为上述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②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出操作及现象)。
【拓展延伸】(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
1.(1)Fe2O3
(2)分解反应
(3)CO2+C2CO
(4)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合理即可)
2.(1)过滤 漏斗 (2)疏松多孔
【设计并进行实验】Ca(OH)2+CO2= CaCO3↓+H2O
【结论与解释】(1)干燥氧气
(2)碳、氢
【反思与交流】不能,如果交换了没有办法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因此无法检验氢元素的存在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
1.(1)Na2CO3
(2)作气体肥料(合理即可)
(3)复分解反应
(4)Na2CO3 +2HCl =2NaCl +H2O + CO2↑(合理即可)
2.(1)碱 (2)相同(合理表述即可)
相同条件下,pH 为 7~8 时,最适宜绿豆生长
(3)Ca(OH)2+Na2CO3=CaCO3↓+ 2NaOH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消失
(4)熟石灰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三)
1.(1)Cl- NaCl
(2)CaCl2+Na2CO3=CaCO3↓+2NaCl
(3)作干燥剂(合理即可)
2.(1)Fe3O4 也可以被磁铁吸引
(2)黑 稀盐酸(合理即可)
铁粉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
(3)Fe2O3
(4)①Fe2O3+3CO2Fe+3CO2
②ZnSO4、MgSO4、Al2 (SO4 )3
(5)Zn(NO3)2
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四)
1.(1)CaCO3
(2)H2SO4+Ca(OH)2=CaSO4+2H2O
(3)复分解反应
(4)灭火(合理即可)
2.(1)烧碱(合理即可)
(2)F
(3)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4)干燥气体
(5)①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②用试管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
(6)2Al+2NaOH+2H2O=2NaAlO2+3H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