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分析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体会作者有力的语言。
2.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能够总结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摆事实论证的方法。
情感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教学难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出灵魂的真正内涵。
教学设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的阵地。先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议论文的特点,共同探讨,挖掘文章的主旨,揣摩写作的意图;再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理解“高贵”的深刻含义,感悟人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
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
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喜欢说,人是“万物之灵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底人的灵性何在?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为什么有的人高雅纯正?为什么有的人卑下龌龊?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特有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师补充: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二、整体把握
人究竟缘何高贵?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
1.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请生作答。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实际上,本文的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文章的观点。
2.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顾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6段)——表达期望(第7段)
三、深入研究
1.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选用了哪些事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概括。
事例: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2.讨论作者所举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示:“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句话在举例后阐述有何作用?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即使生命将被别人夺取,有高贵灵魂的伟人,是那样的珍惜精神世界。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3.讨论事例与事例之间的关系。
思考:①事例是不是越多中心论点就越有说服力?
②文中的事例有何不同点?
(看黑板):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 (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 (中国普通画家)
师: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
4.“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大家写作议论文时要记住议论文的举例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5.文章利用过渡句和过渡段把事例衔接起来并展开逐层论述。请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在事例1.2后,用过渡句“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事例3后,用过渡段“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段,其余的同学思考:它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明确:
名人的事例:指上文的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平庸的背景:下文的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嘈杂的人声。
灵魂生活的迹象: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那么专心。
动人的光彩: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
师总结:事例的叙述虽然简洁,但紧承过渡段,扣住中心论点突出重要细节;分析与议论紧承事例,阐发深刻的内涵,衔接自然,转换流畅。
6.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让生联系全文论点进行推想:
最后一段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到底现在会怎样?
理由呢?(始终保持纯正追求的人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四、拓展延伸
1.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
看一个故事(屏幕显示):
“林海燕是茂名市体育彩票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60销售点业主。化州彩民吴生用电话向林海燕预定体育彩票共700元。在吴生未交款和未取票的情况下,他电话购买的彩票中奖518万元。当彩票还在林海燕手上时,林海燕在500多万元巨款面前,不为金钱所动,立即通知了投注者前来领奖.”
问题1: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林海燕?
问题2:在她身上,灵魂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问题3:灵魂的内涵还可以包含什么内容?能否举例?
2.屏显公益图片,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
3.围绕中心论点,说说你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
五、课堂总结
请生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而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让我们努力塑造自己的灵魂,让它日益高贵,放出动人的光彩!
六、作业布置
1.写一段话谈谈自己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尽量用上“高贵”、“纯正”、“安静”“珍爱”、“平庸”、“显赫”、“嘈杂”、“无足轻重”这些词语。
2.同学间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七、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生命将被剥夺时:古代 贤哲 外国 紧要时刻 显赫人物
将要提供帮助时:近代 艺术家 外国 旅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