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5 23: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情景导入:
在那个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赤脚医生以他们的质朴与奉献,成为了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虽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却凭借着一颗热忱的心和简单的医疗手段,为无数人缓解病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赤脚医生的理念与实践也逐渐融入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之中,为我们今天的健康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探寻赤脚医生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乡村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60-80年代又称“赤脚医生”,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时空观念】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探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条件和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状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造福人类社会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中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发展。
时空坐标:
目录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
2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与社会生活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
1.概念: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
2.内容:
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3.意义:
(1)有利于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
(3)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体系。
(4)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5)有利于稳定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疾病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二)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材料二 从 1948 年起,英国建立了全民免费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之后历经多次改革,目前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公平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一。在英国,政府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又是购买者,通过税收来筹集医疗资金、支付医疗费用。公立医院的人员工资、基础建设、运行费用等都由政府投入,各级政府拨款支持医院的运行。
——胡爱忠 、李建刚《英国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及对中国的借鉴 》
1.背景:
(1)科技进步: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2)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现实需要:城市化、环境污染、患病人数增加;
(4)国家政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推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国家;
(5)二战后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二)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概况:
内容 成就
基本医疗 卫生体系 ①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
②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医疗服务体系 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药品供应体系 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
医疗保障体系 ①二战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西方国家推广
②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③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3.特点:
(1)涵盖内容广:卫生、服务、药品、保障等;
(2)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覆盖人群不断增多;
(3)助推动力:政府主导、法律保障。
(三)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
(2)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
(3)医学人才增加、医学科技的进步(人工胰岛素、青蒿素等);
(4)借鉴西方医疗卫生体系成果,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等。
2.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九个妇幼保健院和11个专科防治所。当时,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各种地方病。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1949年11月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卫生防疫工作。面对资本稀缺、人才匮乏的约束条件,新中国非常注重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本土化创新,提出了“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关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
——摘编自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
体系 具体成就
医疗卫生
医疗服务
药品供应
医疗保障
①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②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
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
①20世纪60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
学思之窗: 下列两首《送瘟神》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情怀?
材料 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血吸虫病流行区,江西省曾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该病对流行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过严重危害。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兴奋得夜不能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创作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阵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提示:
(1)血吸虫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江西省余江县饱受其害;
(2)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领和组织下,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消灭了血吸虫病,
(3)毛泽东写的(送瘟神),正是表达了国家领导人的为民情怀。一是忧民之心,关注人民,以人为本;二是爱民之情;三是为民之举。
材料 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奠基于新中国成立至1954 年。1949年10 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颁布多项除疫法规条例并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1949年11 月,设立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国家注意统筹公共卫生城市乡村协调发展,1950 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形式。这些基层机构的卫生医务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成功执行公共卫生计划。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医人才少又都集中在城市,而数量在十倍以上的中医大夫们活跃于乡村与城市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中西医结合成为新中国卫生医疗系统组织的指导方针之一。通过努力,我国逐步组建了由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新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的成绩和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效益”的“中国模式”,并在世界其他国家宣传和推广。
——摘编自胡克夫《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等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三)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3.特点:
(1)政府主导;
(2)起步晚,发展快、成就显著;
(3)以人民为中心,使全民病有所医;
(4)注意城乡协调发展,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针,成本低,效果好;
(6)全民医疗,全方位,普惠性。
4.影响:
(1)基本保障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
(2)改变了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
(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4)是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5)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
材料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教材【学思之窗】: 中国是怎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
(1)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政府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强全面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逐步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3)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5)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6)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扩展医疗服务内涵,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问题探究: 比较中西方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异同点。
提示:
(1)同:
①涵盖内容:卫生、服务、药品、保障等;
②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覆盖人群不断增多;
③助推动力:政府主导、法律保障。
(2)异:
①发展阶段:中国起步晚于西方
西方医疗保障制度在二战后推广;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建立各种医疗保障制度;
②工作重心:相较于西方,中国更加重视扶贫工作。
(一)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1.西方:
(1)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为治疗一系列威胁人们健康的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2)各国家重视防疫工作(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较彻底的消除)
(3)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4)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
2.中国:
(1)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2)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世界 原因
表现
中国 原因
表现
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到乡村。
①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生条件都有所改观;
②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材料 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三)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1.原因:
①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
②传染病的预防、食品药品与公共卫生的监管;
③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取得巨大进步。
2.表现:
①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②在现代社会,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提倡对精神障碍早发现,早治疗,促使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
③普通人也能够重视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预防精神疾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知识拓展: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的九条标准
(1)虚心、诚实、富于正义感;
(2)热爱学习,勤奋工作,紧张而不忙乱,休闲而不空虚;
(3)宽厚待人,不分亲疏,不分贫贱,和睦相处;
(4)顺境中头脑清醒,逆境中头脑冷静,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5)失败面前不气馁,挫折面前不推诿,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6)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
(7)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和忠告;
(8)遇事不慌乱,能经受得起任何不幸和突然打击,乐观开朗;
(9)能够得到的就得到,不去强求或不择手段地占有。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以新冠病毒为例,分析国家是怎样“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
提示:
(1)面对新冠疫情能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抗击疫情,说明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备充分动员能力。
(2)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紧急加建并完善了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
(3)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药品供应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4)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与时俱进,及时将新冠肺炎检测、新冠肺炎治疗用药纳入医保范围,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北京卷)1954年,政务院发布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很快成为中小学生每日必做的早操和课间操。这表明(  )
A.政府意在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
B.竞技体育精神深入社会各行业
C.民众逐渐接受了休闲娱乐观念
D.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民众的体质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政务院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做工间操,国家体委要求中小学生做广播体操,这都有利于锻炼民众身体,增强民众体质,故选D项;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加强锻炼,目的是更好地工作和学习,而非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排除A项;工间操和广播体操不属于竞技体育(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排除B项;休闲娱乐指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高考真题演练:
2.(2023·浙江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
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
②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
③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①符合题意;1955年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而不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②不符合题意;199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改革,2003年国务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说明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③符合题意;2016年国务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中“已健全”说法过于绝对,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
A
高考真题演练:
3.(2022·海南卷)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解析】 根据材料“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不是革命的胜利,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不是群众运动的成效,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不是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C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4.(2021·辽宁卷)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
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而后扩展到国际层面,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A项正确;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与事实不符,排除B项;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而后扩展到国际层面,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而非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高考真题演练:
5.(2020·江苏卷)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保障农民的权益
C.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群众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
D
【解析】 根据材料“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可知,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D项正确;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改革对保障农民权益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