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5 2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是阿富汗阿伊哈努姆城(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后裔所建)出土的二神驾车图像饰板,银质镀金,上有小亚细亚自然女神西布莉和希腊胜利女神尼姬,二神所坐战车属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的流行款式。这反映了(  )
阿伊哈努姆出土的二神驾车图像饰板
A.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加强  B.亚历山大东征具有破坏性
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D.中东地区加速希腊化进程
2.法国学者莱麦撒说:“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该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  )
A.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  B.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
C.推动了东西方交通的发展  D.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3.约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并在元朝担任官职,返回后据其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1342年,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里觐见元朝皇帝时以教皇名义赠送了骏马一匹。这说明(  )
A.蒙古西征后东西方的政治、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B.西方认为《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述可信度低
C.马可·波罗来华事件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4.曾格案是北美殖民地时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案。1734年,曾格因为被控诽谤纽约殖民地总督入狱,律师汉密尔顿以“表达自由视为防止政府滥权的保障”等理由辩护,陪审团作出无罪裁决,法官迫于法庭气氛和群众压力宣告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反映了(  )
A.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始  B.英国在殖民地实行民主法治
C.北美人民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D.北美殖民地实现了言论自由
5.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音乐、舞蹈等因素。对该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
B.欧洲殖民者驱赶印第安人至偏远地区
C.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D.拉丁美洲文化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
6.有学者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看,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D.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7.有文献显示,在1558年至17世纪末,有8000多本图书从西班牙运往西印度群岛,考虑到走私因素,这一数字大概要增加10倍。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基督教文本被逐渐翻译成印第安语言,进入到当地社会。这反映了(  )
A.欧洲殖民模式转变  B.拉美多元文化并存
C.殖民者的文化入侵  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8.1807年,葡萄牙因拒绝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而遭到法国军队入侵。1808年,法国又借口西班牙内乱,派兵占领了西班牙很多地方,还让拿破仑的哥哥当上了西班牙国王。这一局势(  )
A.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
B.造成了拿破仑帝国由盛而衰
C.助力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D.导致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9.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对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宪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据此可知,德国(  )
A.是融合了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因素的混合体
B.君主制作为权力的核心受到了根本性触动
C.行政制度变革的程度和方式与英法相同
D.国家构建过程中脱离欧洲发展的基本模式
10.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和邮政设施等,普及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   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11.20世纪初,以德国杜里舒(1867—1941)、法国柏格森(1859—1941)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从生物科学实践立场,反对唯物主义所提倡的理性,进而提倡用意志、情感充实理性的作用。这一思想在当时流传甚广。这表明(  )
A.理性主义遭到全面批判  B.战乱与危机引发人文反思
C.自然科学出现理论创新  D.唯心主义有着强大生命力
12.1905—1911年伊朗宪政运动期间,伊朗形成了共同反对国王专制的政党组织。这些政党组织包括温和派代表的伊朗传统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者,成员有教士、商人、地主和酋长;民主派则是由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激进人士组成,他们主张平等自由的选举。据此可推知,伊朗(  )
A.立宪革命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
C.民主共和体制建立过程的曲折
D.宪政运动有广泛社会基础
13.1947年2月,英国殖民大臣在给非洲殖民总督的通报中宣布:把许多分散而效率不高的土著行政单位合并为较大的行政单位,通过选举产生村、地区、县乃至省的地方政府,逐步取代原来的土著当局;同时通过选举吸收知识分子、新兴中产阶级和农民参加地方政府。英国此举旨在(  )
A.推动非洲非殖民地化进程  B.促进殖民地区的文明开化
C.密切与殖民地联系的纽带  D.培养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
14.下面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尼 印尼民族大起义
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
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15.二战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规范设计和旅游项目实施,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花园城市”“非常新加坡”“东南亚中心城市”“金球艺术中心”等表征系统。这一举措(  )
A.割裂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B.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
C.体现出殖民文化的影响  
D.利于增强民众文化认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迭石之战
  材料一 卡迭石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迭石纪念碑上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迭石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我是伟大的法老,统治整个埃及,我的权力无可匹敌。当赫梯联盟试图入侵我的领土时,我率领我的军队与他们交战,并在卡迭石击败了他们。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珍宝。
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也证明了我们的神灵的支持和眷顾。因此,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个胜利,以及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和我们的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在卡迭石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卡迭石战役铭文》的史料价值。(4分)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1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0 000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行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然而,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一点极为重要,是后来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没有蒙古西征对欧洲教皇和封建的沉重打击,欧洲社会很难跨入文艺复兴。13世纪蒙古西征,14世纪就开始文艺复兴,两者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
  材料三 如何评价拿破仑 围绕这一问题,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与各式人等可谓做足了文章。其中,既有人用最动听的言辞赞美他,也有人用最恶毒的语言诋毁他。具体地说,拿破仑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过程中,始则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的性质和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蒙古西征产生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既是解放者又是侵略者,并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战争征服与文明交流的认识。(2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没落”“衰败”的悲凉气氛中,许多学者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尤以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最具代表性……甚至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以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达姆斯塔特的“东方智慧学院”等等,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对战后西方文明的反省与重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工具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因特网为例,它的发展,使国家边界形同虚设,互联网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青年人是对外来文化最敏感、最感兴趣,也是能较快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敏感人群。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渗透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一敏感人群,使这一人群“同化”,达到“和平演变”东方国家的目的。这客观上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冲突,彼此交流与融合构成了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多元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为各种文化交流的增加而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材料二 在全球化时代,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弘扬文化的民族独创风格,不仅不会阻碍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这恰恰有益于解构当今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者试图借“全球化”之机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图谋。各国必须从文化主权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切实采取措施,对本国的文化予以适当的保护。要对全球化及其文化发展与文化殖民主义的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反对文化殖民主义不是反对全球文化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出现的统一化发展趋势,而是反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西方化或美国化,要追求文化模式及价值的多元化,实现文化发展的自由化与非政治化,弘扬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坚决抵制文化殖民主义,时刻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岳振宇《全球化背景下
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西方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应对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6分)
答案与解析
1.C 2.D 3.D 4.C 5.D 6.C 7.C 8.C
9.A 10.B 11.B 12.A 13.C 14.C 15.D
1.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了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城是其中之一,亚历山大东征将古希腊的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未涉及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排除A项;“具有破坏性”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没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对比材料,无法说明加速希腊化进程,排除D项。
2.D 蒙古西征打破了路途闭塞,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将欧洲从酣睡懒病的梦中惊醒,强调的是蒙古西征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
3.D 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可·波罗和欧洲传教士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对后世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体现了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蒙古西征后形成四大汗国,后期逐渐分裂,使东西方在政治、文化上的交流因政权的割据而困难重重,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几乎阻断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西方人比较认可马可·波罗的记述,他们深信在东方存在一个富庶的国家,那里到处是黄金白银,因而社会上兴起一股“寻金热”,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马可·波罗来华并没有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故A、B、C三项错误。
4.C 材料“曾格案是北美殖民地时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案”“表达自由视为防止政府滥权的保障”反映了北美人民对自由精神的追求,C项正确。北美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开始于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排除A项;英国在殖民地实行的是殖民统治,排除B项;“实现了”的说法过于夸大,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5.D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进入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印第安人被驱赶到偏远贫瘠的地区;黑奴贸易、欧洲移民等使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拉丁美洲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一系列共和国,战争促使独裁权力的形成,这与美国的人民主权、权力制衡不同。故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选D项。
6.C 据材料“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属拉美的独立运动实现了拉美部分地区的独立,沉重打击了欧洲殖民势力,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具有鼓舞作用,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故选C项。
7.C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还携带了大量书籍前往殖民地,并将其翻译为印第安语言,给当地民众使用,这是一种文化入侵形式,故C项正确。文化入侵并不代表殖民模式的转变,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拿破仑入侵并控制西班牙、葡萄牙,削弱了殖民国家的力量,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有利时机,C项正确;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始于16世纪,排除A项;远征俄国的失败造成了拿破仑帝国由盛而衰,排除B项;拿破仑入侵并控制西班牙、葡萄牙主要是改变政治格局,且对欧洲的影响是局部的,不足以导致整个欧洲文化重构,排除D项。
9.A 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变革,对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宪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事实上,这是普鲁士将君主制和现代民主因素融合的体现,君主仍掌握实权,议会是民主的象征,A项正确。德国皇帝控制国家大权,英国议会是权力中心,英王统而不治,排除B、C两项;德国也有议会,基本模式与欧洲主要国家相似,排除D项。
10.B 19世纪,英国将近代铁路、邮局、教育等传到了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印度的民族意识,B项正确。
11.B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种从自然科学视角出发,反思自然理性,倡导意志、情感作用的思想,且产生一定影响力。这说明面对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和不断出现的战乱,人们的思想世界开始系统反思理性主义带来的问题,并强调人文精神的发展,B项正确。哲学家们只是反对理性主义某些观念,并非全面否定,排除A项;这是哲学理论的一种创新,排除C项;仅就生命哲学的基本观念而言,不能单纯说其为唯心哲学,排除D项。
12.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伊朗宪政运动期间,伊朗虽然形成了共同反对国王专制的政党组织,但是两个政党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利益上却存在极大的区别。因此,当伊朗宪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以后,两派便出现矛盾,最终导致伊朗立宪革命的失败,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广泛社会基础”,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通过选举产生村、地区、县乃至省的地方政府”“同时通过选举吸收知识分子、新兴中产阶级和农民参加地方政府”可知,英国在非洲实行殖民统治并非进行简单原始的殖民掠夺,而是采取英国近代模式进行管理,让殖民地人民对英国模式和价值观产生认同,使英国和殖民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磨灭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意识,C项正确。
14.C 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亚非拉地区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者有资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说明新生的领导力量出现,C项正确;这些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并没有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改变,排除A项;这些民族民主运动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性质上具有一致性,而非差异性,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在二战以后,排除D项。
15.D 根据材料“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表征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的举措为游客和国民对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提供了一种工具,这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D项正确;新加坡的文化建设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融合,排除A项;“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文化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
16.答案 (1)《卡迭石战役铭文》是埃及法老在战役后为了标榜个人功业而撰写的,是研究埃及与赫梯战争的一手文献史料,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铭文是战争一方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撰写的,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还需要结合战役所在地的考古发现和赫梯方、第三方的文献史料加以佐证。(4分)
(2)观点: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2分)
阐释: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激发了欧洲各地的民族民主意识。但拿破仑战争也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在欧洲广泛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一战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总之,战争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应珍惜和平,深刻认识和平合作才能共享繁荣。(9分)
(观点也可拟 “文明之间的碰撞促进各国世界视野的扩大”“战争带来的文化交锋促进文化的交流创新”等,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卡迭石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迭石纪念碑上的铭文”并结合所学,从史料内容、方向、性质和局限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材料进行现场学习和思维构建,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首先,考生要在阅读材料一、二的基础上,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材料二“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等信息,明确个人观点如“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然后,考生需要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展开阐释,如用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战等史实,说明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最后,在史实论述基础上,升华观点,如明确战争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应珍惜和平,深刻认识和平合作才能共享繁荣。解题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 (1)性质:具有侵略扩张性。(2分)
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2分)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2分)
(3)说明:拿破仑通过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在欧洲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欧洲人民觉醒;但战争后期他意在发展霸权,给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带去了灾难,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4分)
原因:拿破仑战争后期具有侵略性质,掠夺财富、奴役他国,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分)
(4)大国扩张是文明交流的一种形式,应该促进文明的和平交流。(2分)
18.答案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利益至上,推崇竞争,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通过殖民扩张,资本主义文明在近代世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弊端。(5分)
一些对自身文明前途怀抱忧患意识的西方人,认为西方文明已经没落。在正视和反省自身文明缺陷的同时,他们将眼光投向东方和中国文明,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重视和弘扬中国文化价值,企图以此拯救西方文明。因此,以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大量涌现。中学西传出现高潮,这对战后西方文明的反省与重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5分)
由此可知,文化交流与借鉴对于中西双方都是必要的。中国文化崇尚礼让友爱,主张以和为贵,提倡天人合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应注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2分)
19.答案 (1)消极:利用高科技,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宣扬西方的价值观;通过文化殖民主义侵蚀其他国家青年的思想。(4分)
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各国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4分)
(2)深入挖掘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本国文化主权;理智地对待全球化与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