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三节 机械效率1、“效率”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2、机械帮助我们做功也会涉及效率问题,我们称为机械效率,要研究机械效率就要先研究使用机械效率做功的情况一、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 提出问题:二、课堂探究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实 验知识点一:有用功、总功、额外功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知识点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 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C 练一练知识点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组讨论: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2.条件:物重一定实验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结论: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1.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缓慢2.42483.3%增大 练一练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262.5%大于9.(2分)(2013?枣庄)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B达标练习1、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学科王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3(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
机械效率不变
4F=IO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C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J
C.动滑轮重为2N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求此过程中:
(1)做的做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堂小结有用功
总功
额外功机械效率概念机械效率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