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5 23: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2024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有学者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按文化类型划分为六个文化区(如下图所示),认为中原文化区是主体,各文化区互相竞争又相互补充。该学者力图说明(  )
A.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
B.此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
D.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2023河北沧州月考)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说明“百家争鸣”(  )
A.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B.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导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
D.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3.(2023河南焦作高二月考)董仲舒认为“人受命于天”,人性是“继天而成”的。他把人性分成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见识短浅)之性,形成“性三品”的思想。据此可知,董仲舒的人性论(  )
A.为天人感应思想提供理论支撑
B.与先秦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为封建等级制度提供合理依据
D.开启了儒学神学化的历程
4.(2024河南豫湘名校联考)据朱熹的弟子记载,一天朱熹看见他用右手拽凉衫,左袖口偏于一边,便批评他没有保持袖口的整齐,并告诫他“头容直(昂首挺胸),心亦要直”。这说明,朱熹(  )
A.注重人的道德规范   B.极力维护纲常秩序
C.要求弟子恭敬谦让   D.反对奢侈浮华生活
5.(2024广东揭阳高二月考)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这些言论(  )
A.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反思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
C.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D.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嬗变
6.(2024广东汕头高三期末)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
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题组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7.(2023辽宁鞍山高二月考)下表中历史人物的共同思想是(  )
历史人物 论述
春秋·司马子鱼 “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春秋·子产 “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汉代·贾谊 “夫灾与福也,非粹在天也,必在士民也”
A.尊神敬天   B.人民主权
C.轻神重民   D.天人感应
8.(2024山西忻州高二月考)《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要按照天生本性的要求,要遵从“道”去生活,而认识、把握“道”的过程需要学习、教育。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  )
A.崇尚道法自然   B.主张崇德尚贤
C.提倡自然和谐   D.强调格物致知
9.墨子指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譬如王公大人要做一件华美的衣服,一定会去找好的裁缝;要杀一头牛羊,一定要去找好的厨子。墨子意在说明(  )
A.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B.礼乐治国的可能性
C.实施民本意识的及时性
D.用人尚贤的必要性
10.(2024河南南阳高二期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向小草学习的意识彰显了中华文化崇尚(  )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下为公   D.自强不息
11.(2022辽宁阜新月考)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与会国的赞同,推动了万隆会议的顺利进行。这一外交方针体现的理念是(  )
A.和而不同   B.厚德载物
C.仁者爱人   D.天下为公
题组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2.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在不断变化: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地接触与交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  )
A.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B.具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C.传承与发展具有连续性
D.具有共同特质的凝聚性
13.(2023河北邯郸高三月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提到:“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该论述旨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A.强大的凝聚力   B.潜在的创造力
C.持久的生命力   D.特有的包容性
14.(2024浙江衢州高三月考)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具有(  )
A.连续性   B.包容性   C.多样性   D.本土性
15.(2024山东部分学校大联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加深民族记忆、彰显文化自信、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滋养。这表明中华文化(  )
A.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B.具有时代价值
C.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D.具有独特品格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期末)有学者在论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指出,中原地区后期仰韶文化、鲁南苏北的青莲岗——大汶口诸文化,与江汉间的屈家岭文化有切不断的交流。北方的红山文化来到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后,与来自关中的仰韶文化汇合。这几方面的聚合,给予中原文化巨大的发展能量,蔚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明(  )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
B.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
D.由单一文化发展而来
2.(2024湖南长沙高二月考)春秋以前是神权的时代,宗教主宰了学术。到春秋时,宗教便逐渐失去了权威,已经有部分人对天道产生了怀疑。郑国大夫子产就说过“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郑国成为学术中心
C.宗教神权观念崩溃   
D.理性精神有所增长
3.(2024四川成都模拟)北宋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僧人常以作诗为由主动结交士大夫,悉心维持友谊;如遇士大夫请教佛法,僧人不仅积极回应,还邀请他们参加佛社。许多僧人借此建立起遍布朝野的人际网络。该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儒学地位回升   B.僧侣干政严重
C.商品经济发展   D.政治结社盛行
4.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将“民主”标示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议题;五四运动的发生,引发了中国人对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反思。这种反思使得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人在“民主”的内涵中注入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内容。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更新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B.使政治救亡压倒了思想启蒙
C.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题组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2024四川德阳高三月考)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料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
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
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6.(2024河北沧州高三月考)宋代设立说书所,设置侍读、侍讲等官职,以经、史等为固定科目,并专门编纂《帝学》等帝王教育教材。程颐、朱熹、张栻等理学家都曾作为侍讲为帝王讲解儒家经典。宋代此类举措(  )
A.促进了市民文化的推广与繁荣
B.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
C.强化了皇室对儒学教育的垄断
D.旨在引导社会崇尚道德教化
7.(2023湖北宜昌期中)《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理论
C.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8.(2024江苏常州高二月考)“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提升个人修养
B.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
C.强化基层教化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题组三 泽被后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2024四川凉山高二月考)有学者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厚重多彩、延绵至今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具有(  )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10.(2024江苏徐州高二期末,)钱穆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是(  )
A.兼收并蓄   B.绵延不绝
C.博大精深   D.丰富多彩
11.(2024陕西渭南高三月考)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题组四 思维训练
12.(发散思维)(2024湖南长沙高二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
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请结合中国历史,围绕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自拟论题并完成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结构完整)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过关练
1.C 2.A 3.C 4.A 5.C 6.B 7.C 8.A
9.D 10.D 11.A 12.B 13.A 14.A 15.B
1.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的六个文化区各具特色,体现“多元”特征,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是主体,各文化区互相竞争又相互补充,体现“一体”,故选C项。
2.A 根据材料可知,“百家争鸣”塑造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哲学基础和变革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故选A项。
3.C 董仲舒认为人性是“继天而成”的,把人性分成“三品”,即根据天生的人性把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提供合理依据,故选C项。
4.A 朱熹要求弟子必须衣冠整齐,仪态端庄,方能心直而没有邪心,这是将人的仪表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体现了朱熹注重人的道德规范,故选A项。纲常秩序指三纲五常的封建尊卑秩序,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仪态端庄、没有邪心是自身修养,恭敬谦让是对待他人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朱熹反对奢侈浮华的生活,排除D项。
5.C 顾炎武认为“私”是人之常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批判了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故选C项。材料所述为人性论,不是本体论,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排除B项;顾炎武的言论属于明末清初出现的新思想,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念,排除D项。
6.B 新文化运动虽然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国家利益和命运为重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故A项错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体现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与抨击纲常礼教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无法体现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故排除D项。
7.C 材料中的言论均包涵了对人民作用的重视,对神灵的轻视,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C项。尊神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人民主权是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不符,排除B项;天人感应指的是人与天的相互作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8.A 人要按照天生本性的要求,要遵从“道”去生活,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故选A项。
9.D 根据“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好的裁缝”“好的厨子”可知,墨子强调人才选拔不能偏袒宗室和贵族,强调任人唯贤,故选D。
10.D 白居易的诗歌意在要人们学习小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故选D项。
11.A 根据所学可知,“求同存异”方针体现的是和而不同的理念,A项正确。
12.B 根据材料“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等信息可知,中华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新思想来发展自身,体现了博采众长的包容性,故选B项。
13.A 面对外敌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面对内乱时,人们往往可以“捐弃前嫌,团结一致”,由此可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故选A项。
14.A 孔子认为商朝继承发展了夏朝的文化,周朝继承发展了商朝的文化,后世若有继承周朝文化的,即使经过百世,也是可以推知的,说明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故选A项。
15.B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现实追求,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故选B项。
能力提升练
1.B 2.D 3.A 4.A 5.B 6.D
7.A 8.D 9.B 10.B 11.B
1.B 该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不同文化遗址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形成了文化汇合的凝聚力,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使“三代”文明成为历史主流,故选B项。仰韶文化只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排除A项;中华文明形成于夏商周之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多元文化发展而来,并不是单一起源,排除D项。
2.D 春秋时,神权和宗教的地位动摇,部分人对“天道”进行质疑,这种质疑体现了人类理性的成长,故选D项。“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于战国时期,且材料并非探讨诸子百家不同观点的争论,排除A项;郑国成为学术中心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宗教神权观念崩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3.A 
宋代并未发生僧侣严重干预政权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僧人与士大夫的结交不是政治结社行为,排除D项。
4.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所强调的民主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人在“民主”的内涵中“注入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内容”。这表明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A项正确。
5.B 西周时期,统治者既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又历数了殷商的为政之失,这体现的是西周统治者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故选B项。材料不仅涉及对商朝灭亡教训的吸取,还有成功经验的总结,A、D两项表述不完整,排除;当时儒家思想尚未产生,排除C项。
6.D 材料所述举措均属于加强帝王教育学习的措施,从帝王学习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儒家学说,这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儒家道德教化的重视,说明其旨在引导社会崇尚道德教化,故选D项。材料中的“说书所”是皇家教育机构,并非市民文化展示场所,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儒学教育在宋代并非为皇室所垄断,排除C项。
7.A 据材料“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等信息可知,人与天地自然同源于气,人要顺应自然,即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故选A项;道家无为而治理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的自我能动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无关,排除C项;《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排除D项。
8.D 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从而维持国家统治秩序的稳定与和谐,D项正确;材料强调礼乐的社会功能,与个人修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和强化基层教化,排除B、C两项。
9.B 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的是中华文明在不断创新中丰富和发展,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故选B项。
10.B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积累,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演进,反映出中华文化是绵延不绝的,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连续性,而不是博大精深,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排除D项。
11.B 据材料“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并结合所学可知,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统一,B项正确。
12.答案 示例
论题:中华文明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发展。(2分)
论证:中华文明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而著称。以秦汉时期为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大交流时期,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并与西域诸国取得联系。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造纸术、政治制度等均对西域诸国产生了影响,同时古希腊、罗马的诸多优秀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原。从唐朝中华文明的发展来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昭示了唐朝开放和平的文化交往者形象。这种开放包容的交往观和世界观进一步丰富了“和合”理念的内涵,也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分)
总之,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先进成就,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2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要求学生要有发散思维,能够从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中,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并进行说明。具体思路如下:
提炼论题 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中华文明不断汲取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成果,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据此拟定论题:中华文明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发展
构建思路 展开论述 联系所学知识,如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传入中国,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明清时期和近代的西学东渐等相关史实,论述时可以秦汉、唐朝两个时期为例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 强调包容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先进成就,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