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5 23: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2023四川自贡高二期末)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后,呈现出与以往(印度)不一样的特征。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最大不同在于印度佛教的出家人依靠托钵化缘生活,中国佛教的出家人则是在寺庙里过着“六和”生活,依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作”制度养活自己。这表明(  )
A.寺庙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佛教蕴涵自强不息的精神
C.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特点
D.农耕经济影响了宗教文化
2.(2024江苏徐州高一期中)唐诗有云:“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李颀);“有起皆因灭,无睽不暂同”(白居易)。据此可推知,唐代(  )
A.诗歌艺术处于繁荣时期
B.诗歌内容集中于阐释佛理
C.文学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D.诗歌在心学的基础上诞生
3.(2024吉林通化高一期末)西魏莫高窟壁画《上士登仙图》中出现了昆仑悬圃、羽人、方相氏以及四目四臂、赤身的印度恶神阿修罗王,其周围还环绕着雷、电、风、雨四神和朱雀、羽人等,显示出受楚、汉盛行的神仙方术等民风民俗的影响。这说明当时(  )
A.石窟艺术注重写实    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
C.政局黑暗民不聊生    D.中外文化交流加深
4.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奇器图说》等,地理学著作《坤舆万国全图》《职方外纪》等。这一情况的出现(  )
A.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
B.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
C.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5.(2023河南安阳高二期末)下图是利玛窦进贡的“自鸣钟”复制模型,利玛窦刻意将刻度盘上的计时单位从罗马文替换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利玛窦的做法意在(  )
A.传播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
B.冲击明朝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C.促使民众生活日趋西方化
D.消解文化冲突以利传教事业
6.(2024江西上饶高二月考)下图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
A.翻译的书籍类型齐全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D.更注重学习西方实用技术
7.(2024陕西西安高三期末)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写道:将这部著作介绍给中国学界,“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翻译《天演论》旨在(  )
A.着力开启民智   B.创新儒家学说
C.增强民主意识   D.挽救民族危亡
8.(2023广东江门高一期末)1919年5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晨报副刊》陆续刊载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译文。此后,一些报刊先后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传记材料。这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传播
B.工人运动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C.爱国救亡道路的新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题组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9.(2023河北沧州高二月考)两汉时期,儒学的“五经”伴随着汉字已传播至朝鲜,之后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西晋时期,汉字伴随着儒家思想与中国化的佛教向东传入日本,后来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些反映出汉字的传播(  )
A.改变了东亚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B.消除了东亚地区文化交流的障碍
C.推动了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D.有利于推动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10.(2024安徽阜阳高二期末)唐朝时,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是一个稳定且组织完善的王朝,它严格地以唐制为样板,甚至统治阶级都使用中国文字,模仿中国的文体,接受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唐朝文化(  )
A.被新罗加以全面复制
B.深刻影响了朝鲜发展
C.取代了新罗本土文化
D.推动了朝鲜社会转型
11.(2024山东威海高二月考)日本除了现用年号“令和”以外,其余年号均取自中国古代典籍,如第一个年号“大化”即出自儒家经典《尚书》,意思是“伟大的变化”。这反映出(  )
A.日本全面学习中国
B.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
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12.(2024河南驻马店高二月考)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由此可知,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是(  )
A.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D.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13.(2024山西忻州高二月考)1392年,琉球王国的学生开始到国子监学习。清代时特设琉球学馆于国子监内,作为琉球王国学生读书和生活的居所。他们在中国学习儒学、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绘画、冶炼、造船、铸钱、烧瓷、制茶、制糖等。这可用于说明(  )
A.对外开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C.琉球王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D.中国与琉球民间交流内容丰富
14.(2023河南郑州期末)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在向中国传教的同时也捎带介绍了西方当时的科技知识,甚至还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经典的某些观点和表述影响了一些启蒙思想家。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  )
A.促进了中欧双方社会的转型
B.配合了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
C.彰显出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
D.有利于西欧近代思想的发展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末)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4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
B.宗教内容的时代性
C.三教合一逐渐成为主流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2.(2024江苏连云港高二期中)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后期龙门石窟中佛像穿上了宽大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
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
B.“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C.民众审美意识增强
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3.(2023四川成都校级模拟)明朝后期,礼部尚书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一起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大儒李之藻曾说“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清朝初年,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因传播西洋“精密”历法,先后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士人群体价值理念得到更新
B.专制体制制约中国自然科学发展
C.承古萌新成为明清文化特色
D.商品经济繁荣催生“西学东渐”
4.(2024四川成都高三月考)明末,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天主教教义用儒学的术语变通改造,提出儒教和天主教是相通的,他们自己也以儒家教条为标准处世,由此吸引了徐光启等一批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天主教。上述做法(  )
A.反映出欧洲出现儒学传播热潮
B.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体现了传教士很精通中华文化
D.削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5.(2024江苏无锡高二期末)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流行的一种思潮。学者任鸿隽说: “一国国政之整紊,与人民生计之乐苦,与科学家之数为正比例。”蔡元培也呼应道:“欲救吾族之沦胥,必以提倡科学为关键。”这说明科学教育思潮(  )
A.普及了民主与科学理念
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特点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D.承担了特定的历史使命
6.(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1919年,李大钊撰文指出“一九一四年以来世界大战的血,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血,一九一八年德奥革命的血,好比作一场大洪水——诺阿以后最大的洪水——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和一九一四年以前的生活、文明、世界,大不相同,仿佛隔几世纪一样”。由此可见,当时(  )
A.中国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新的变化
C.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裂变
D.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
题组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7.(2023重庆高二月考)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居多,如明宣宗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8.(2024豫湘名校高三联考)唐朝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阿拉伯)、拂林(今东地中海一带)等地。这表明唐朝(  )
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   
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
9.(2024山东淄博高二月考)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选择性学习中华文化
B.力图摆脱自身的藩属地位
C.捍卫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D.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
10.(2023广东东莞高二期末)18世纪,德意志诸侯奥古斯都二世为了得到151件中国瓷器,甚至不惜用600名萨克森近卫骑兵交换。作家维兰德则化用《赵氏孤儿》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勤政爱民的贤明君主,颂扬了他充满儒家精神的治国方略。这些事例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工艺水平领先世界
B.启蒙思想来源于儒家思想
C.中西文明之间互相借鉴
D.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
题组三 思维训练
11.(逆向思维)(2023四川乐山高二期末)佛教传入中国,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改变
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为社会重视
题组四 综合题组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历经“三个中国”变迁而又能实现连续发展的中华文化基因,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品质和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选取一个阶段并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章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过关练
1.D 2.C 3.D 4.A 5.D 6.D 7.D
8.C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D 中国佛教具有本土特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作”制度体现了佛教受到农耕经济影响,自给自足,故选D项。
2.C 由材料中的“无我”“空”“浮生”“皈依”“有起”“因灭”等可知,三首唐诗都含有深厚的佛教思想,说明唐代文学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故选C项。
3.D 西魏时期莫高窟壁画中不仅有印度文化元素,还包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加深,故选D项。材料中石窟艺术注重想象,而不是写实,排除A项;儒学在当时仍处于正统地位,排除B项;石窟艺术属于宗教,无法反映政局黑暗民不聊生,排除C项。
4.A 题干中明朝中后期西学的传入为当时士人了解西方提供了条件,拓宽了士人的视野,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当时并没有实现转型,排除B项;中西文明交流开启的时间早于明朝,排除C项;材料中的数学著作、物理学著作和地理学著作与启蒙运动的主张无关,排除D项。
5.D 利玛窦用中国的十二时辰作为计时单位,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西文化间的冲突,为他在华传教提供了便利,故选D项。利玛窦生活于16、17世纪,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排除A项;将刻度盘上的计时单位从罗马文替换为十二时辰是为了迎合中国文化,而不是冲击明朝士大夫的文化自信,排除B项;“促使民众生活日趋西方化”并非利玛窦这样做的意图,排除C项。
6.D 从材料中翻译书籍的种类和占比来看,科学技术类书籍较多,体现出当时国人更注重学习西方实用技术,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翻译的书籍类型“齐全”,排除A;“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中的“开始”表述错误,排除B;C与史实不符,排除。
7.D 严复在《天演论》中强调“自强保种”,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故选D项。翻译《天演论》有利于开启民智,但不是严复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严复翻译《天演论》旨在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是为了创新儒家学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C项。
8.C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等人通过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现了对爱国救亡道路的新探索,故选C项。由材料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充分传播”,排除A项;材料讲述的是理论宣传,没有涉及工人运动,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提出的,排除D项。
9.D 古代中国的周边国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既有助于本国国内的文化传播,也有利于吸收中国文化,从而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儒学文化圈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传播,材料内容是汉字的传播,排除A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汉字传播有利于邻国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排除C项。
10.B 新罗王朝“严格地以唐制为样板,甚至统治阶级都使用中国文字,模仿中国的文体,接受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这是深受唐朝文化影响的表现,故选B项。新罗学习唐朝文化,不是“全面复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唐朝文化在朝鲜传播,并非“取代”新罗本土文化,排除C项;唐朝文化推动了朝鲜文化的发展,但材料体现不出朝鲜社会因此发生转型,排除D项。
11.B 日本的年号多取自中国古代典籍,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反映出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故选B项。
12.C 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三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欧洲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社会转型,故选C项。
13.B 明清时期,琉球王国学生到中国国子监学习,清政府还专门设立琉球学馆,说明琉球对前往中国学习已经常态化,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故选B项。明清时期奉行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并非对外开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琉球王国派人学习中华文化,而不是琉球王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排除C项;琉球王国学生到中国国子监学习,不属于民间交流,排除D项。
14.D 由材料“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经典的某些观点和表述影响了一些启蒙思想家”可以看出,明清时期,通过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影响到了一些启蒙思想家,说明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西欧近代思想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转型,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外文化交流对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并未突出中西之间的经济往来,排除B项;根据材料看不出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排除C项。
能力提升练
1.A 2.D 3.A 4.B 5.D 6.C
7.A 8.D 9.A 10.D 11.A
1.A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教义接受了中国儒家的忠孝观念,反映了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教义在不同地域的差别,而不是宗教内容的时代差异,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道教,排除C项;儒学丧失正统地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2.D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具有域外色彩,而后期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具有中国本土的特征,这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本土化趋势,故选D项。材料只体现佛像雕刻一种雕刻艺术,体现不出雕刻艺术的题材多样,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排除B项;材料与民众审美意识增强无较大关系,排除C项。
3.A 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并且得到中国士大夫和统治者的重视,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理念有一定的更新,A项正确。
4.B 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天主教教义用儒学的术语变通改造,有利于减少中国士大夫的敌意和反感,从而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儒学在欧洲的传播,排除A项;传教士对儒学有所了解,不一定是“精通”中华文化,排除C项;来华传教士通过接受儒学的部分主张而传播天主教,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排除D项。
5.D 据材料可知,科学教育思潮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即担负起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重任,故选D项。“普及了民主与科学理念”的说法夸大,排除A项;提倡科学不属于全盘西化,排除B项;提倡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排除C项。
6.C 李大钊认为,一战、十月革命和德奥革命等事件迎来了历史的新纪元,说明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的裂变,故选C项。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排除A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可知,大量中国书籍传入朝鲜,这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拓展中华文化圈,故A正确。明朝时期,朝鲜是明朝的属国,没有平等外交,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故排除C。由材料无法判断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故排除D。
8.D 唐朝时,大量外来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文化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这表明唐朝的包容开放影响世界,故选D项。
9.A 高丽大臣崔承老主张,中国的“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应该学习,但“车马衣服制度”,可“不必苟同”,即有选择性地学习中华文化,故选A项。材料主张选择性地学习中华文化,并不是摆脱自身的藩属地位,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对中华文化的态度,不是捍卫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该官员主张有选择性地学习中华文化,不是极力推崇中华文化,排除D项。
解题技巧 近年来,高考卷中“反映”“体现”类选择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主要通过对表面现象的分析,发掘事物内在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反映”“体现”类选择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现象的进一步解读,答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从具体方法来看,要立足题干现象,透视其所反映的“本质”或揭示该现象的“特点”。
10.D 18世纪的德意志诸侯为了得到中国瓷器,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作家维兰德借鉴《赵氏孤儿》的故事,颂扬充满儒家精神的治国方略,均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说明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故选D项。题干涉及的并不只是中国的工艺物品,且“领先世界”也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A项;启蒙思想的来源并不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欧洲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排除C项。
11.A 逆向思维法是指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本题需要从反面解读材料体现的信息,具体思路如下: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朝,B项错误;“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体现了价值观念改变,但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吸收了佛教一些思想,是“三教合一”的表现,C项错误;D项说法本身有误,排除。
12.答案 示例
论题: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产生深远影响。(2分)
阐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向亚洲国家辐射。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8分)
综上,中华文化的向外辐射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2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具体思路如下:
确定论题 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如选择“亚洲之中国”,即可确定论题为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产生深远影响
构建思路 展开论述 联系所学知识,可以结合所学的汉字、儒学在中国周边国家的传播,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深刻影响等史实进行说明
最后总结 强调中华文化在亚洲传播的意义: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