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拔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拔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6 17: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古代西亚文化
1.(2023新课标,3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2.(2023辽宁,11)下图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宫殿中一幅浮雕(复制品)的局部图。
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  )
A.烦琐的宫廷礼仪   B.复杂的官僚体系
C.奢华的贵族生活   D.丰富的物产资源
考点2 古代埃及文化
3.(2024山东,10)图1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2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  )
图1
陶罐上的短语“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之年”为国王奉献陶罐那一年的名称。 图2
1“哮喘咳嗽年”,因这年哮喘病大流行而命名。
2“流星年”,因这年有很多流星出现而命名。
3“和平年”,因这年两个部族达成和平协议而命名。
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考点3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4.(2021湖北,11)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
A.专制主义理念   B.自由主义精神
C.法律至上原则   D.小国寡民情结
5.(2021湖南,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6.(2023山东,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下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三年模拟练
1.(2023福建厦门模拟)某学者认为,远古时期,印度河谷地和两河流域的民族在耕种和动物饲养过程中,都养育出了工匠和艺术家、商人和行政人员,他们的住房由精美的统一大小的砖造成。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书面语言的民族。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文字是进入文明时代重要标志
B.大河流域文明具有一定相似性
C.原始农业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D.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2.(2024湖南长沙高三期末)与其他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
A.契约成为社会规范
B.法律制度日益成熟
C.手工生产相当落后
D.商业贸易比较繁荣
3.(2024重庆沙坪坝高三月考)埃及文明早期,阶梯式的金字塔就对苏美尔的建筑进行了有意识的借鉴,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苏美尔楔形文字的书写方式。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明,从巴比伦、腓尼基、波斯、犹太等文明中汲取营养成分。材料主要强调了(  )
A.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B.古埃及人注重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
C.西亚文明不断与其域外文明进行交融
D.世界文明的统一性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4.(2024湖北七市州二模)古代埃及有一座官方石碑,显示了国王阿玛西斯在统治期间为阿匹斯神牛举行庄严葬礼的场景:“在象征天空的象形文字和带有翅膀的太阳圆盘下,国王跪在阿匹斯神牛面前,身体靠着脚跟、双臂垂在膝前、上身微微前倾,展现国王对神的崇拜。”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宗教哲学的原始性
B.动物崇拜较为兴盛
C.重视农业生产活动
D.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5.(2024河北廊坊高三期末)柏拉图认为政府的所作所为必须“避开群众的关注和批评”,正义的政府只能是非公共性的政府,因为公共性只会“众说纷纭什么也决定不了”,只要为了国家利益完全可以向人们说谎。柏拉图的这一观点(  )
A.批判了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对直接民主的弊端进行一定反思
C.强调公共权力应摆脱制约
D.意在协调专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
6.(2024陕西西安一中高三模拟)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公元前326年,罗马法又规定,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应受到捆缚或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还。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债务人的地位
B.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
C.有效遏制了个人私欲
D.捍卫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7.(2023河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在中世纪的西欧,几乎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都是用来解读《圣经》的,如教堂内流行的彩绘玻璃绘画(下图所示)就以形象直观且生动有力的视觉样式直接作用于广大不识字的信徒,使他们接受并崇拜教会所宣扬的道德和精神价值。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会(  )
英国坎特伯雷教堂彩色玻璃窗上的
   《圣经》人物画像(局部)
                                
A.主导文艺创作   B.传播人文精神
C.推动教育普及   D.干预世俗政权
8.(2024福建泉州一模)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约540—604年)努力构建了一个以“教士、主教、圣人”为中心的基督教社会,在这个模式下,“世俗政权这头野牛,曾经用犄角顶向教会,如今正欢欢喜喜地低下它的头颅耕耘着,为布道神圣的信仰服务”。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
A.封建体制趋于解体
B.教权逐渐走向强化
C.民族民主意识薄弱
D.王在法下原则形成
9.(2024浙江名校联盟高三月考)有学者指出,第一个千禧年之末(988年),基辅罗斯的大公和拜占庭帝国联姻,而且接受了基督教,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第二个千禧年之初(1210年),成吉思汗的部队征服了俄罗斯,把亚洲腹地军事专制主义的传统带到了俄罗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俄罗斯文化(  )
A.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格
B.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
D.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10.(2024江西宜春高三月考)早期的美洲国家都会任命掌管物品清单的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的大型仓库,在这一过程中,美洲地区包括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分别出现了文字系统。材料意在说明(  )
A.早期国家形成中产生了文字
B.文字的出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农耕文明推动了文字的产生
D.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
11.(2024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雅斯贝斯在他的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年)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期理论。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的“轴心期”, 在几个最重要的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明中都有各自的“轴心期”。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万物中的特殊地位,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寻求突破,人类精神得到了一次觉醒、成熟和发展。“轴心期”产生了积极的成果,其精神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整体或一点),围绕雅斯贝斯“轴心期”理论,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B 2.C 3.D 4.D 5.C 6.A
1.B 据“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及所学可推知材料所涉及的是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据“不得变更”“不得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国王的至上权威,故选B项。波斯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与材料时间“公元前18世纪”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典的规定,并未标榜君主的军事成就,且与亚述帝国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说的地区是“西亚”,埃及位于非洲,排除D项。
考场速决 结合所学可知,此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所引用的原文强调后世的国王也必须遵从汉谟拉比的规定,因此该法典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B项正确。其他选项的国家错误。
2.C 据图片可知,在郁郁葱葱的葡萄藤下,国王和王后坐在高高的卧榻和座椅上,周围奴仆环伺,乐声悠扬,展现了王室贵族生活的奢侈,C项正确。图画只是一个片段,体现不出宫廷礼仪的烦琐性,排除A项;官僚体系指按照职能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仅从图片信息,不能得出物产资源丰富的结论,排除D项。
3.D 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和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年名都记录了当年发生的主要大事,这说明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文明交流,排除A项;材料只展示了两个地区的两份材料,无法由此得出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排除C项。
4.D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居民的分工是为了满足城邦的自给自足,这种设想蕴含着小国寡民情结,故选D项。专制主义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优先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法律至上指法律拥有最高的权威,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5.C 从材料信息可知,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债的关系由不可转移发展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种转变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防范呆账、死账,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奴隶主特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且材料仅涉及具体的法律内容,不能体现整体的法律体系,故D项错误。
6.A 据图可知,罗马凯旋门与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有着相似的拱门形制,体现了人类文明交往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故A项正确。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文明交往推动了亚述、安息、罗马文化的交流借鉴,而非统一,故B项错误;据图无法得知文化中心分布情况和民族文化内核的重塑情况,故排除C、D两项。
三年模拟练
1.B 2.D 3.C 4.D 5.B
6.A 7.A 8.B 9.D 10.D
1.B 根据材料可知,古印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属于大河流域文明,说明大河流域文明具有一定相似性,B项正确。A项只能反映部分材料信息,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强调印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似性,并未强调原始农业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两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排除D项。
2.D 合同与契约多用于商业活动,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是合同文件,《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商业较为繁荣,D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众多有关契约的条文,但并不代表契约成为社会规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法律制度是否成熟,排除B项;出土的陶罐占比小不代表手工业就落后,排除C项。
3.C 古埃及的建筑和象形文字都借鉴了苏美尔的文明成就,古希腊、罗马文明也汲取了巴比伦、腓尼基等文明的成就,这反映了西亚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交融,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只表达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材料还涉及古代希腊、罗马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并非文明的统一,排除D项。
4.D 国王为阿匹斯神牛举行庄严葬礼,虔诚地崇拜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统治得到神的同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排除A项;国王崇拜阿匹斯神牛是为了神化王权,不能体现动物崇拜的兴盛,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埃及国王对神的崇拜与农业生产有关,排除C项。
5.B 柏拉图对群众直接参与政治持反对态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柏拉图对雅典民主范围狭隘的批评,排除A项;柏拉图主张法治,公共权力应摆脱制约的主张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柏拉图的目的是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而非协调专制与民主的关系,排除D项。
6.A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在无法清偿或保证的情况下,可以被售卖或杀死,但新罗马法规定,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还,材料所述变化表明对债务人的惩处变轻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债务人的地位,A项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材料所述时期罗马帝国尚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所述规定并不能有效遏制个人私欲,排除C项;强制要求债务人还钱更有利于富人,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几乎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都是用来解读《圣经》的”,以此使得人们“接受并崇拜教会所宣扬的道德和精神价值”可知,中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宗教统治的工具,中世纪西欧的教会主导文艺创作,A项正确。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推崇人,反对神,提倡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否定教会所宣扬的道德和精神价值,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反对传播人文精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8.B 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努力下,世俗权力由抵触教会到服从教会,体现出这一时期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走向强化,B项正确。此时欧洲进入中世纪不久,封建制度处于发展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民主意识的强弱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D项。
9.D 
10.D 美洲地区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在管理国家储藏资源的大型仓库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字系统,说明文字系统是国家为满足管理政府资源的需要而出现的,即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D项正确。在早期国家形成之后才产生了文字,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字出现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耕文明”对文字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
11.答案 示例
论题:“轴心期”时期多元文明共同繁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形成众多学派,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希腊古典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里特等贤哲探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理念的关系,启迪着人们用理性思考,发现人本身,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宣扬众生平等,对种姓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佛教传播广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深远。(8分)
综上所述,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期”,人类多元文明共同繁盛,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高潮,是人类精神的觉醒,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具体思路如下:
确定论题 由材料“在几个最重要的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明中都有各自的‘轴心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论题:“轴心期”时期多元文明共同繁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构建思路 展开论述 结合所学的中国的百家争鸣、希腊文化的古典时代、印度佛教的诞生等史实进行说明,论述时,主要强调精神觉醒的表现(即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
最后总结 强调“轴心期”的历史意义: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期”,人类多元文明共同繁盛,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高潮,是人类精神的觉醒,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