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9 19:0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阅读课文做下题
1、东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分化瓦解北方和西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 和 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甚至强迫他们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在历史上合称“ ”。
2、鲜卑族拓跋部原居住在 一带,过着游牧生活。386年,拓跋部建立 ,定都 ,史称 。 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年,北魏 将都城从 迁到 。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措施。
达标训练: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 A 政权的建立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 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6.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7.图2反映了1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以孝治国 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9.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10.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11.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2.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3.(2015·广西桂林)(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
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
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他“耗去大
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1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分)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
方少数民族名称。(2分)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的目
的是什么?(1分)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分)
达标测试答案
1---5.BBDBC 6—10.CAAAA 11.BD
13.(1)秦始皇(1 分)。目的:抵御匈奴(1 分)。
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
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2 分)。
(2)匈奴、鲜卑、羯、氏、羌(任写两个即可,2 分)。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 分)。
(3)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图2 穿汉族服装的
少数民族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