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作者简介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支持林则徐禁烟运动。因力主改革弊政,受权贵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
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在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第五首。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诵读诗歌
理解内容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的马鞭。吟,吟诗。
形容广阔或壮大。这里形容诗人离京城时的无限愁绪。
夕阳西下,我怀着无尽的离愁,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远赴天涯。
落花
飘落的花瓣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新花。
赏析诗句
1.请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展现的情景。
我满怀着惆怅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扬鞭东指,从此辞官远赴天涯。
赏析诗句
2.从炼字角度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写出离愁的广大无边;“白日斜”既点明了离京的时间,又象征着国运和局势的日暮途穷;以天涯映衬离愁,抒发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愁苦失落,也表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赏析诗句
3.“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简要分析。
①直接写离愁:用“浩荡”极写离愁之多、之广。
②以景物渲染离愁:“白日斜”写出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图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无限的离愁。
赏析诗句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修辞、写法)
修辞:运用比喻手法,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思想和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写作手法: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借“落花”,表明诗人虽脱离官场,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赏析诗句
5.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心情?
(1)辞官离京的惆怅和归乡的喜悦。
(2)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愿继续为国效力、奉献社会的信念。
主旨归纳
诗歌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虽远离官场,仍要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课堂检测
一、填空:
1.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
的感情诗句是: , 。
2.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 。
3.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表达自己也要虽离开职位
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诗句是: ,
。
4.既表达诗人辞官离京的惆怅,又流露归乡的喜悦
的诗句是: , 。
5.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
振兴中华贡献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堂检测
6.这首诗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 。
7.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诗句叙写再见离京南归的诗句是: ,
。
8.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一句是: , 。
9.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
: , 。
10.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
句子是: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堂检测
二、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
课堂检测
三、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
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落红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在原作中的意思,
以及后来行生的意义。
诗句原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衍生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拓展延伸
古诗中描写落花的诗句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 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