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我决定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 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弄清物体具有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教学方法]
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法。
[仪器材料]
多媒体课件、木块、弹簧、橡皮筋、斜槽、不同质量的钢球、玻璃球等。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设计意图:功和能有密切联系,从做功直接引入能的概念。并为下面设计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铺垫。)
二、动能
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若将钢球静止停靠在木块一侧,钢球还能够对木块能够做功吗?(边讲边演示)。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总结出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狂风能撼动大树,而微风只能摇动树叶,说明动能有大有小,你能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现在我们要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木块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怎样的关系。实验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1)实验时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
(2)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在实验中应如何具体操作?
(3)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应该改变哪一个物理量?应该让哪一个物理量不改变?如何控制质量不同的小球撞击物体时的速度相同?
(4)研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应该改变哪一个物理量?应该让哪一个物理量不改变?如何控制质量相同的小球撞击物体的速度不同?
(5)设计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让学生分组实验后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设计意图:运用事例对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三、重力势能
演示: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问:木块受到重力,重力对木块做功吗?怎样才能使重力对木块做功?
让学生认识到物体被举高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与重力有关,物理学叫做重力势能。
思考:木块和铅球都被举高,它们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1)重力势能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时如何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3)你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
(4)设计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时,举得越高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被举的高度和质量有关,被举的高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研究动能的实验做基础,再学习研究重力势能的实验变得较为容易,教师适当点播即可。)
四、弹性势能
(教师边演示,边讲授)一个弹簧,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动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重力势能。可是大家想象,弹簧能不能做功?
总结:被压缩的弹簧也具有能。这种能区别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所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弹性势能。射箭用的弓被拉满时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钟表的发条在卷紧时具有弹性势能,通过做功来带动钟表机件正常转动。
让学生表演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用不同的力使橡皮筋形变程度不同,观察纸弹弹射的距离有何不同?
指出: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叫做势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五、动能和势能拓展
1、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2、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3、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 设计意图: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动能和势能含义的基础上,让他们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决定因素: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被举高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与重力有关
2、决定因素: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被举的高度和质量有关,被举的高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三、弹性势能
1、定义
2、决定因素
四、机械能
1、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重点解决了探究课中的两个要素:
1.怎样提出探究问题。
2.怎样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并把实验结论与概念联系起来。
二、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落实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猜想----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物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我比较恰当地把握学生的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生命化课堂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做到了教师少讲、精讲,大量的时间放手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师向后退些,再退些,学生自立,再自立些,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生命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让课堂变成学生尽情发展自我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2、我认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我使用了自制的教具。科学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我在集体备课时,就提出了能否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一下改造,以便于使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操作,这一建议得到了组内老师的支持,最终我们选择了学校电工使用完了的盖线盒来做轨道,这样既使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又使“环保、节能”的意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渗透到物理课堂上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课件制作的不够完美?
2、有些环节语言不够简练?
3、实验时间过长,知识巩固环节时间有些紧张.
以上是我对执教《动能和势能》这节课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上积累经验,使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最终达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