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教案:第七章 第一节 力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下教案:第七章 第一节 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4-11 22: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第1节 力

[设计理念]
一方面,力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和重力都具有丰富的感想认识,这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本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力、弹力和重力的概念比较抽象,这会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力的概念和力的描述、重力和弹力产生的原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等,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是后续学习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等知识的前提,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学的重点是力、弹力、重力的概念,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力的大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态度,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
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作“力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仪器材料]
面团、两块相同的小木块、两块相同的磁铁、一个小铁球、铁锯条、水桶、滑冰鞋、弹簧。
[教学流程设计]
课题引入
生活事例图片欣赏,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内心经历。通过观察力的事例图,体会力的存在,总结力的概念,加深力的理解。
(设计意图: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通过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类总结及具体施力物体是如何产生力的作用,得出力的概念。体会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
设计实验
让学生亲身体验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亲眼见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演示实验
老师操作小铁球在同一高度滑下,把磁铁放在铁球经过的不同位置,观察小球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总结有哪些运动情况,归纳运动状态。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与其他同学和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通过扳尺子、关门等现场试验。让学生亲自体会力的作用效果,小组合作,保证每一个小组能总结出一条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理解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学生通过对课本力的示意图的学习,小组总结,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力的示意图应该如何表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中学生接触过滑冰鞋,通过对课本小女孩穿着滑冰鞋推墙,这一个具体动作的分析,详细分析小女孩的受力情况,充分体会,力的三要素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体会里的作用是如何做到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五、达标练习
甲图和乙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甲图和丙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甲图和丁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在甲和丙图中,控制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研究力的效果与力的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法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加一练习,进一步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有关系)
六、板书设计
1.力的概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重点解决了探究课文中的三个要素
1.怎样解决提出探究问题。
2.怎样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实验结论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实战演练,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4.会用示意图来表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