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别了, “不列颠尼亚”
ADD YOUR TITLE
1.把握新闻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利用现实场景与背景材料展现历史画面的。
2.通过与《人民日报》新闻稿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本文在结构与用词上的特别之处。
3.通过品味富有意味的细节和句子,理解香港回归的意义,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情境任务: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消息是历史的定格,它真实地记录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中英交接仪式的重要历史时刻。新华社4位记者采写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获得了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这是国内年度新闻作品的最高荣誉。
请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完成情境任务:你认为本篇新闻获奖的理由有哪些?
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
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
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了解作者
知识回顾——新闻
1.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访谈、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
3.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4.新闻六要素:
5.新闻的组成部分: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如何 5W+1H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有时也有引题和副题。概括新闻内容。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新闻的主要结构
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语: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
文体知识
倒金字塔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香港问题由来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82年9月起,我国政府开始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耗费两年多的时间、多达22轮的谈判。
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历史性时刻:1997.7.1 香港回归!
ADD YOUR TITLE
《别了,“不列颠尼亚”》
·6月30日下午:告别仪式拉开序幕
·4时30分:港督府降港督旗
·4时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添马舰东举行告别仪式
·7时45分:广场第二次降旗
·最后一分钟:降米字旗
·7月1日第一分钟:升五星红旗;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
·0点40分: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活动任务一:梳理特征、分析新闻特点
ADD YOUR TITLE
1.真实性
2.时效性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3.简明性
本文除标题外,共998字。
活动任务一:梳理特征、分析新闻特点
ADD YOUR TITLE
①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导语(第1段):
总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③主体(第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的重要场景及有关背景。
④结语(第11段):
概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
活动任务二:分析结构,了解新闻内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江泽民随后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1.对比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本文标题有何独特之处?
“不列颠尼亚”
在欧洲,英国常被欧洲大陆人称为“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英文:Britannia)是“不列颠女神“的名称,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后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
不列颠尼亚号,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是英国最有名的游轮,也是唯一一艘以“不列颠尼亚”命名的皇家游艇。
【本文标题的独特之处】
采用主谓倒装句式,突出“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主题。
“别了”,拟人,委婉的语气中有嘲讽意味。
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
巧用双关,表面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耻辱被洗刷。
2.阅读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梳理《别了,不列颠尼亚》全文,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文中的新闻场面,完成表格。
媒体名称 新闻内容 新闻视角
人民日报 1997年7月1日 头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新华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媒体名称 新闻内容 新闻视角
人民日报 1997年7月1日 头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新华社 《别了,不列颠尼亚》
正面报道
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
港督降旗仪式
添马舰告别仪式
子夜时分政权交接仪式
“不列颠尼亚” 号离开香港
侧面报道
英方撤离
角度选取独特
3.作为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还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文本小组讨论。
提示:
在选材与组织材料上有哪些匠心独运的安排,有何好处?
段落 现实场景(新闻事件) 历史材料(新闻背景)
第一场景 (2-4段) 4时30分,港督降旗仪式(第一次降旗)。
第二场景 (5-7段) 晚6点15分至7点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第三场景 (8-9段) 子夜时分,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落下(第三次降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场景 (10-11段) 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及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3.在选材与组织材料上有哪些独特的安排,有何好处?
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走。
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
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
现场与历史交织,增加厚重感,突出主题
ADD YOUR TITLE
活动任务三:合作探究,赏析细节。
例: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赏析】细节描写,通过几个细节的连缀,把英国对香港管治的末日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4.这篇新闻报道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生动的现场感,在细节处理上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请你对以下几处细节描写作简要赏析。
ADD YOUR TITLE
活动任务三:合作探究,赏析细节。
例: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赏析】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通过国旗“降下”和“升起”的对比,表达了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年的统治结束,让读者感受到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
活动任务三:合作探究,赏析细节。
三次降旗场景的不同意义?
第一次降旗是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港督旗帜,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不由港督来管治。
第二次降旗是当天香港岛的每天一次的降旗。标志着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标志着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标志着中国政府从此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行政权
军权
主权
ADD YOUR TITLE
活动任务三:合作探究,赏析细节。
例: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赏析】“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英帝国靠着坚船利炮,在鸦片战争中“从海上来”,通过《南京条约》占领了香港,对香港开始了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统治。而今不得不离开,退路也只是海路。来时是那样的不可一世、趾高气昂;走时又是那样的沮丧前后对比含义深刻。
情景任务落实:你认为本篇新闻获奖的理由有哪些?
标题独具匠心。
挑选独特且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选择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样一个独特角度进行报道。
新闻现实与历史背景交织形成对比,凸显出历史感。
客观陈述中隐含着丰富情感,报道简短但不乏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更让读者感受到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
小结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振兴中华,
任重道远!
课后作业: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获奖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一个颁奖词,6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