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第27课《斑羚飞渡》精品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27课《斑羚飞渡》精品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1 08:5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斑羚飞渡》
教学设计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学生间互相切磋。
2、培养整体感知能力,领悟作品内涵;
3、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媒体设计思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本堂课媒体思路为: 在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中,讲述“蚂蚁逃生”的故事,以达到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目的。然后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出示课题、作者及问题,并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和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清讲课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交流体会,情感体验
设计对白,把握主旨 设计标语,深化主题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被编排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二册,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的能力。阅读,除学习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表达外,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斑羚飞渡》所在的第六单元的文章,都是写动物故事的记叙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这是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何等神奇。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图画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的极好的典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小学的学习,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可以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案:
斑羚飞渡
课型
教读课
课时
1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教学难点
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穿插Flash动画)。
教学方法
自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抓关键词法,口头复述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及 说 明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背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上课前,老师先讲一个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滚成一个球。为了一线生机,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
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背景音乐停止)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投影展示教学目标:1认知能力目标:训练整体把握课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情感价值观: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激发我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作过预习,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完成下面的练习。(投影展示)
文章写了 事;我被 精神所感动。
2学生回答:
3学生可能答到的答案:
a这篇文章写了一群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事情;我被老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所感动。
b文章写了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的情况下,想到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故事;我被老斑羚面临死亡没有退缩的精神所感动。
c文章写了斑羚飞渡的事情。我被斑羚群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候想到用牺牲来挽救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
小结:以上答案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我们在以前曾经讲过要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把握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那我们首先看这篇文章怎么写的……
三、口语训练:复述故事,加深理解(投影展示)
我们进行课文复述比赛,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看谁讲得好。
1老师先开头 :有一天,一支狩猎队把一大群斑羚赶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伤心崖的前面是六米多宽的山涧,这对于斑羚来说是根本没办法飞越过去的,此时斑羚们面前有无法飞越的悬崖,后有追杀它们的猎人,真是进退两难,它们显得非常惊惶、焦急、无助。它们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领导镰刀头羊的身上,可是镰刀头羊看来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它们更加慌乱,胡乱蹿跳。突然雨后的山涧上架起了一道彩虹,镰刀头羊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指挥性地咩了一声,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拔,年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开始时镰刀头羊站在年轻的这一拨,它看了看年老这一拨数量好像少了些,便主动地从年轻的一拨走到了年老这一拨,有几只也主动地跟了过来,这时候两拨数量大致均衡了,接着,一个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
这个镜头由同学们来讲,先在小组内互相讲,然后派一个代表来讲。(学生分小组互相复述,然后小组代表参加复述比赛)
2学生代表参加复述比赛
3请学生评价同学的复述。
4教师小结:确实,同学们的复述都有亮点,也有不足,如果能取长补短,注意自己的缺点,不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肯定会不断提高。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悲壮的场面。(投影“斑羚飞渡”动画,同时由老师深情朗诵斑羚飞渡的场景描写,让学生直观感受)
四:交流体会,情感体验(投影展示)
1找出令人感动的情节:
同学们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个情节打动你,让你感动的呢?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按照老师的下列句式回答。
(投影:最让我感动的是 页 段 情节,因为 )
2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是: 203页第8自然, 204页第9段,204页第11段, 204页第12段,206页第1段,206页11段,206页第17段。
3教师小结:同学们所选择的段落和句子写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老年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把生的希望让给年幼的,把死亡留给自己,甘愿粉身碎骨,表现了它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自我牺牲精神。
五、设计对白,把握主旨(投影展示)
还好,像这么悲惨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就是这群斑羚中的一只,或者是一只老斑羚,或者是一只小斑羚,现在正面临着飞渡,那你会想什么?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1请同学们找一个人互相设计一段心理对话。(学生小组讨论,设计)
2各组选代表进行对白练习。
3举例 A: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B:好了。A:我真希望那些猎人不要再猎杀我们了。B:那些人在把我们捕杀完后,才会醒悟,可那时已经晚了,毁坏大自然,等于是他们也在让自己走向死亡。A:孩子,不过,在空中衔接时要仔细一点,来吧。
4小结:同学们的对话设计都注意利用语言表现斑羚们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让我们觉得非常合理。
六、设计标语,深化主题
镰刀头羊最后是悲壮地“自杀”了,它为什么要“自杀”呢?是自己想的还是……?这些给人类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应该怎样相处?让我们每个同学设计一条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口号或标语。学生当堂设计交流:
例如:①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放下血腥的手。
②爱护动物等于爱护自己。
③珍爱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不轻易放弃或破坏生命。
④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⑤珍惜动物生命,等于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结:让我们与自然,与动物和谐共处,共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七、总结归纳,回顾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为老斑羚在危急关头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选择死亡的献身精神所震撼,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朋友,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给它们生活空间,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学生运用句式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复述,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评论同学复述,培养评价能力。
同学小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设计,合作探究。
深化主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作业布置:“小斑羚的哀鸣”为题,试给人类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斑 羚 飞 渡
沈石溪
飞渡自救
老斑羚 小斑羚
跃跳
蹿跳
高前
低后
猛蹬起跳
坠落
升高

从容镇定
舍已为人
整体精神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