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华夏文明长达千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黄帝涿鹿战蚩尤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从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到成吉思汗征战欧洲,再到清朝政权颠覆,新中国建立。中国多是仁人志士,为了民族而战,为了华夏大一统而倾尽心血。这个单元就让我们一同去了解他们的故事!
顾炎武
21 古诗三首
我会认
出塞 秦王 长征 将领 豪杰
sài
qín
zhēnɡ
jiànɡ
jié
sāi( )
jiānɡ( )
耳塞、塞车
将军、将来
sè( )
堵塞
qiānɡ( )
将进酒
出塞
边塞
秦王
秦国
长征
出征
歌词
词语
悲催
催促
喝醉
醉酒
杰出
豪杰
亦然
亦可
英雄
雄伟
一项
项目
出塞
边塞诗、军旅诗
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边塞诗
我国在秦汉时期便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入侵,到唐朝,上千年边境战争一直没有间断过。部分诗人通过写诗来表现边塞生活,表达爱国情怀。这一类题材的诗就叫“边塞诗”,又叫“出塞诗”。
唐玄宗时期,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挥笔写下了被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
作 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
名边塞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
等。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万里长征人未 还。
不 教 胡马度阴山。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sài
qín
zhēnɡ
jiànɡ
jiào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朝
→汉朝
→→→唐朝
王昌龄
727年写诗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6年
(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
历史小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这景象有变化吗?
秦汉时的明月
秦汉时的边关
秦时明月
汉时关
互文(修辞)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由上下文意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
诗意:依旧是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为什么要强调头顶的月亮是数百年前秦汉时的月亮,关口是数百年前秦汉时的关口呢?
1.战争持续时间久远。
2.自古以来因战争牺牲的人多。
3.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境况。
秦时明月汉时关
那些边关战士,面对明月,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
寂寞
冷清
荒凉
孤独
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回来。
长途旅行;长途出征。
返回。
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成为久戍之役。
——《资治通鉴—唐》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 王昌龄《塞下曲》
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翰《凉州词》
资料二
想一想: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在做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
万里长征儿未还。
万里长征夫未还。
万里长征父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龙城飞将李广将军还在,
绝不使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
飞将
李广
资料:汉朝李广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他一生与匈奴交战70多次,每次均获大胜,匈奴称他为“飞将军”,对他闻风丧胆。
资料1: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了解时代背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诗人借助对骁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愿望。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