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9鱼我所欲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9鱼我所欲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5 13: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9鱼我所欲也 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本。
2.通过诵读,带领学生把握经典论说类文言文的论证结构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结构,品味语言特色。
3.借助思辨讨论,引领学生理解“舍生取义”及孟子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深刻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理解“舍生取义”及孟子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深刻现实意义。
难点:带领学生把握经典论说类文言文的论证结构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屏显:1.请以“孟子,( )”格式,阐述你所了解的孟子。
【明确】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孟子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政治理念;
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哲学思想;
孟子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孟子有“吾养吾浩然之气”的自我培养目标。
……
屏显: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所学过的《孟子》三章,尝试理解什么是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呢?
【明确】一种正直的气质;一种刚直的精神。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行回顾《孟子》三章中孟子其人的相关知识点,初步提出“浩然之气”的概念,为后续环节理解“浩然之气”的精神内核做准备。
活动一
1. 屏显:都说文如其人,请同学们朗读PPT呈现的文本,明确本文朗读节奏和句式中充斥的“浩然之气”。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ee)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之者/得我与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明确】
正音:“故不为苟得也”的“为”读“(wéi)”;
“故患有所不辟也”的辟读(bì);
“死亦我所恶”的“恶”读“(wù)”;
“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乡”读(xiàng);
本文为议论类文言文。初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势,排比、对偶的修辞使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力量感,这是“浩然之气”的力量。朗读本文时需要合理运用停连,读出文本气势。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活动,规范字音,明确本文文体,引领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展示出寻找“浩然之气”的课堂线索。
2. 屏显:借助注释,圈点勾画,探寻文本中投射的“浩然之气”。
寻找到“浩然之气”在“观点”“论证”和文辞所呈现的无处不在的“选择”的体现。
【明确】
“浩然之气”在“观点”体现:舍生取义。
作者借用“鱼与熊掌”类比“生与义”,从肉体的口体之需要上升到精神之“选择”,充分展现“浩然之气”。
(舍:舍弃;取:选择)
“浩然之气”在“道理论证”的体现:
正面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反面道理论证:“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小结:孟子追求“义”,反对不义,并且认为这种“义”是人人都有的。他的这种追求涵盖了“性善论”的哲学思想。
“浩然之气”在“举例论证”的体现:
正面举例论证:“一箪食,一瓢饮……乞人不屑也”(呼:吆喝;蹴:践踏)
反面举例论证:“乡为生死而不受……德我而为之”(乡:同“向”,先前,从前;为生死而不受的“为”:为了;德我而为之:接受了它。)
小结:孟子通过正反面例子论证,提出“勿失本心”的呼唤,“本心”是“羞恶之心”,即做了错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舍生取义”是“羞恶之心”影响下的选择。
3.再次朗读以上内容,读出原文停顿。
【设计意图】
通过文本注释和梳理,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明确重点句的翻译内容。
积累文言词的同时,明确“舍生取义”与“本心”的关系,即因有羞恶之心,所以人们会“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观点其实是为了传达“性善论”的哲学思想。
从文本疏通中提炼出字里行间所彰显的“浩然之气”。
活动二
1.思考:本文观点“舍生取义”的“义”是什么?
【明确】义:侠义、正义、道义、仁义、礼义,大义……人间一切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美好品格。
【设计思路】明确主旨内核,再次明确文本传递的精神内核。
2.思考探究:结合真实生活谈谈,“舍生取义”还具有现实意义吗?
【明确】“生”与“义”是灵魂寄托,必然要经过一番意志思考才能达成。
人生是多维而复杂的生物,真实生活中的极端选择很少,多的是权衡之后的“舍生取义”,普通人纠结后的“舍生取义”往往更彰显出精神之伟大。
现实中我们不缺乏张桂梅、袁隆平这样默默奉献终有一日被发现的伟大人物,也不缺少疫情时期无数“逆行者”们置生死于度外的点点星火,“舍生取义”是民族精魂,只要符合“真善美”的标准,遵从“本心”,无愧于心,就是“义”的体现。
新的时代,我们要以新的眼光去理解,去感受,去践行属于我们时代的“取义”之路。
【设计意图】挖掘观点的现实意义,加深学生理解,体会“义”的时代内涵。
3.再次诵读,读出浩然之神韵。
活动三
再次诵读全文,感知浩然之气脉,品读浩然之气象。
1.思考,你读到了怎样的浩然之精神?
我从“ ”,读出了“ ”精神
【示例】我从文章“舍生取义”的观点中,读出了无畏勇敢的精神。
我从文章“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论述中,读出了人性本善的精神;
我从文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的论述中,读出了尊严胜于生命的精神;
我从文章“万种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论述中,读出了道义至上的精神。
【明确】无畏勇敢、人性本善、尊严胜于生命、道义至上都是浩然之气字文章中的具体存在,凝聚成了磅礴的“取义”之人性大美。
【设计意图】总结提升,带领学生感知浩然之气的具体彰显形式,挖掘孟子精神内核。
总结:自古文如其人,正是孟子有着这样一股无私无畏、刚正不阿的人格修养,才会写出这样一篇情感激烈、气势磅礴的文章;
正是孟子有着藐视一切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的精神品质,才会写出这样气概非凡、至大至刚的不朽篇章。
浩然之气于此散发于天地之间,滋润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请记住孟子所说的“勿失其本心”的自然选择,请坚信人人皆有性善之本能,请做好时代需要你的每一个“取义”之时!
作业布置
1.熟记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意思,背诵全文。
2.以“浩然之气”为线索,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完成学习闭环。
板书设计
9鱼我所欲也
舍生取义
性善论哲思
勿失本心
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