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气温的观测
1.观测工具: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
2.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观测求值: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世界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出现在7月。
三、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
(1)表示方法: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2)等温线。
①概念:在地图上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
②性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地气温相等;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变化小。
(3)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气温的垂直分布:在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析图】
1.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由此可判断该图是北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上图中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5℃,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28℃,气温年较差是33℃。
3.由图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温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探究·思考】
1.南半球与北半球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为什么相反
提示: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南北半球相反的季节。
2.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幅度与气温年变化大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幅度大,则气温年变化大;反之,气温年变化小。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南北半球的等温线上的方框内填注10℃和20℃等温线,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在图中长方框内填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全球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范围,主要位于极圈之内(极圈到极点之间)。
【探究·思考】
1.图中南半球的等温线为什么比北半球的平直
提示:北半球陆地面积远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海陆相间分布,同纬度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和海洋的年平均气温差异大,导致等温线弯曲程度大,而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大,陆地面积较少,海洋的性质稳定,受其影响,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
2.图中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为什么远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提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1月、7月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上的等温线方向是如何弯曲的
提示:(1)1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2)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32℃和24℃,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1.一天的日平均气温为 (A)
A.23℃ B.23.5℃ C.28℃ D.18℃
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写在哪个时间栏内 (C)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读某城市月平均气温表,据此完成3、4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25 24 22 18 14 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7 9 12 17 21 23
3.我们可判断该城市位于 (C)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4.该城市年平均气温约为 (A)
A.16.7℃ B.12℃
C.18.3℃ D.15.8℃
5.某山山脚下温度为30℃,山顶温度为12℃,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A)
A.3 000米 B.2 000米
C.800米 D.200米
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B.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0℃
D.通过上图可计算该地的气温日较差
7.下图中能判断某地位于热带的是 (C)
A.甲 B.乙 C.丙 D.丁
读等温线分布图,完成8、9题。
8.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 (B)
A.2℃ B.4℃ C.6℃ D.8℃
9.关于a、b、c、d四地气温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a地是高温中心
B.b地是低温中心
C.c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D.d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
二、综合题
10.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气温约为2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气温约为1.5℃。
(2)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北半球。
(3)从气温曲线的变化幅度看,该地气温年变化特点是冬暖夏热,四季分明。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 D.人类活动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偏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4)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南回归线平行,穿过非洲、大洋洲和南美(位置可互调)洲。
(5)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B地,判断依据是B地等温线密集,温度变化大。
【诱思探究】
下列谚语哪些描述的是气温的日变化 哪些描述的是气温的年变化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夏作秋,没得收。
(3)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4)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答:描述气温日变化的是(1)、(3)、(6),描述气温年变化的是(2)、(4)、(5)。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气温的观测
1.观测工具: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
2.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观测求值: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世界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则出现在 月。
三、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
(1)表示方法: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2)等温线。
①概念:在地图上把 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
②性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地 相等;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 。
(3)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从 向 递减。
2.气温的垂直分布:在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米,气温大约下降 ℃。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析图】
1.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由此可判断该图是 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上图中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 ℃,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 ℃,气温年较差是 ℃。
3.由图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温特点:夏季 ,冬季 。
【探究·思考】
1.南半球与北半球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为什么相反
提示: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南北半球相反的季节。
2.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幅度与气温年变化大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幅度大,则气温年变化大;反之,气温年变化小。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南北半球的等温线上的方框内填注10℃和20℃等温线,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2.在图中长方框内填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全球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主要位于 ,低于-10℃的范围,主要位于 。
【探究·思考】
1.图中南半球的等温线为什么比北半球的平直
提示:北半球陆地面积远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海陆相间分布,同纬度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和海洋的年平均气温差异大,导致等温线弯曲程度大,而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大,陆地面积较少,海洋的性质稳定,受其影响,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
2.图中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为什么远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提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1月、7月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上的等温线方向是如何弯曲的
提示:(1)1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2)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32℃和24℃,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1.一天的日平均气温为 ( )
A.23℃ B.23.5℃ C.28℃ D.18℃
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写在哪个时间栏内 (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读某城市月平均气温表,据此完成3、4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25 24 22 18 14 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7 9 12 17 21 23
3.我们可判断该城市位于 (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4.该城市年平均气温约为 ( )
A.16.7℃ B.12℃
C.18.3℃ D.15.8℃
5.某山山脚下温度为30℃,山顶温度为12℃,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 )
A.3 000米 B.2 000米
C.800米 D.200米
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B.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0℃
D.通过上图可计算该地的气温日较差
7.下图中能判断某地位于热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等温线分布图,完成8、9题。
8.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 ( )
A.2℃ B.4℃ C.6℃ D.8℃
9.关于a、b、c、d四地气温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地是高温中心
B.b地是低温中心
C.c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D.d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
二、综合题
10.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约为 ℃;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约为 ℃。
(2)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 半球。
(3)从气温曲线的变化幅度看,该地气温年变化特点是 。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2)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 D.人类活动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偏低的原因是 。
(4)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 平行,穿过 洲、 洲和 洲。
(5)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地,判断依据是 。
【诱思探究】
下列谚语哪些描述的是气温的日变化 哪些描述的是气温的年变化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夏作秋,没得收。
(3)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4)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