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图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图上的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3.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表示方式。
4.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都是图例。
二、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1.常见的地图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2.数字地图常用于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
三、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
4.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5.等高线疏密: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6.五种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7.分层设色地形图: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水库一般用蓝色表示;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读图·填图】
在图上填出方向和判断依据。
二、山体的五种基本部位
【读图·填图】
在上图的横线处填上具体的山体部位及坡度状况。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暑假,小明计划从乐山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下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1~3题。
1.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B)
A.四川铁路分布图 B.中国铁路分布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2.上图所示的导览图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B)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海拔
3.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D)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正西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读某地区平面图,完成4~6题。
4.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B)
A.一般方法
B.指向标法
C.一般方法和指向标法
D.经纬网法
5.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C)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村庄在耕地的北方
B.养鸡场在村庄的北方
C.林地在养鸡场的南方
D.小河在耕地的西方
7.在1∶1 000 000的地图上,若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A)
A.20千米 B.200米
C.200千米 D.2千米
8.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地图是(A)
A.电子导航图 B.遥感影像图
C.矿产分布图 D.人口分布图
9.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B)
10.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贝贝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C)
A.纸质等高线地图
B.纸质行政区划图
C.手机中的电子地图
D.降水分布图
下图是我国两个省区轮廓图(图幅大小相同)及各自面积数据,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甲比例尺大
B.乙比例尺大
C.两地比例尺一样大
D.图中没有比例尺,因此无法比较
1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甲图比较详细
B.乙图比较详细
C.两图详略一样
D.无法判断
读下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关于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比例尺可转化为数字式:1∶1 000或1/1 000
B.图中比例尺可转化为文字式:1厘米等于100米
C.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 400米
D.与图中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为1∶5 000的地图相比,图中的内容更详细
14.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设计了a、b、c三条考察路线,从省力的角度应
选(C)
A.a B.b
C.c D.无法判断
15.图中等高距为(C)
A.150米 B.100米
C.50米 D.200米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下图表示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6~19题。
16.图中四条虚线表示山脊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鞍部B地海拔最可能为(C)
A.500米 B.600米
C.570米 D.650米
18.图中A海拔为840米,若聚落C地气温为20℃,那么A地气温约为(B)
A.19℃ B.18℃
C.17℃ D.16℃
19.若量得两座山峰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是(B)
A.60米 B.600米
C.6 000米 D.60千米
2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用褐色表示的是(B)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1.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与陆高、海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高原用绿色,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B.山地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C.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深海拔越低
D.海洋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洋越浅
22.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C)
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戊地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秋的周末,东北风(从东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滨海县的晓明、晓畅、晓佳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游玩。
材料二 滨海县区略图。
(1)晓明家位于火车站的正西方向,晓畅家位于火车站的正东方向,晓佳家位于火车站的正南方向。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东北方向。
(3)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a运动场(填“a运动场”或“b运动场”)。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逆风。
(5)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40分钟。
(6)他们计划下周末去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滨海地形图。
2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四地的山体部位。
A山脊、B鞍部、C陡崖、D山谷。
(2)若量得甲山峰到乙山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大约是3千米。
(3)长沙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外出考察图中某山地时,从轻松省力的角度出发,选择线路①②③④中的①和④两条线路可以轻松地登上甲山。
(4)上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是(C)
A.指向标
B.经纬网
C.一般方法
D.无法判断方向
25.2024年“五一”假期,小明外出到我国东部某省参与野外穿越活动,登山到甲处,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2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2)图中山峰的海拔为600~700米(填范围)。
(3)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必须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须在甲处设立“雨季时有山洪,露营务必谨慎”的标志,因为这里是山谷(地形部位),这里还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4)小明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用此图里的信息,算出他与疗养院之间的实地距离。请问他能做到吗 不能(能/不能)。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更合理的是①,理由是引水自地势高处流向低处,可自流引水,且处于河流上游段,水质更好。
(6)图中左下部的封闭区域是一个高地(洼地/高地)。
(7)甲处的小明能否看到乙村 不能(能/不能),判断的依据是视线被山脊阻挡。
(8)从乙村与丙村分别攀登山峰,登山时感觉更吃力的是从乙村开始攀登的路线。
26.学好地图,对生产和生活的指导意义很大。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如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虚线指示山谷的是②。
(2)c处的海拔为600~650米,甲地和丙地相比较,地势更为平坦的是甲地。
(3)拟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两地中的b地,理由是b处工程量最小。修建水库前,甲、乙两村中的甲村需要搬迁。
(4)丙、丁两度假村之间拟修一条公路,应选在线路③④中的④,理由是公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较缓。
(5)乙村欲从河流中引水,若要让水能自流,⑤⑥两条引水线中⑥更合理。
(6)根据地图三要素判断,该图缺少的要素是比例尺。第二节 地图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基本要素: 、 、 。
2.地图上的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 ”确定方向。
3.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 、 、 三种表示方式。
4.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都是图例。
二、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1.常见的地图有: 、 、 、 等。
2.数字地图常用于 、 、 等方面。
三、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 。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 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
4.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 。
5.等高线疏密: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 。
6.五种山体部位: 、 、 、 、 。
7.分层设色地形图:平原一般用 表示,海拔越低,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水库一般用 表示;积雪、冰川一般用 表示。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读图·填图】
在图上填出方向和判断依据。
二、山体的五种基本部位
【读图·填图】
在上图的横线处填上具体的山体部位及坡度状况。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暑假,小明计划从乐山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下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1~3题。
1.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
A.四川铁路分布图 B.中国铁路分布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2.上图所示的导览图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海拔
3.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正西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读某地区平面图,完成4~6题。
4.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
A.一般方法
B.指向标法
C.一般方法和指向标法
D.经纬网法
5.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村庄在耕地的北方
B.养鸡场在村庄的北方
C.林地在养鸡场的南方
D.小河在耕地的西方
7.在1∶1 000 000的地图上,若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20千米 B.200米
C.200千米 D.2千米
8.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地图是( )
A.电子导航图 B.遥感影像图
C.矿产分布图 D.人口分布图
9.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
10.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贝贝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 )
A.纸质等高线地图
B.纸质行政区划图
C.手机中的电子地图
D.降水分布图
下图是我国两个省区轮廓图(图幅大小相同)及各自面积数据,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例尺大
B.乙比例尺大
C.两地比例尺一样大
D.图中没有比例尺,因此无法比较
1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比较详细
B.乙图比较详细
C.两图详略一样
D.无法判断
读下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关于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比例尺可转化为数字式:1∶1 000或1/1 000
B.图中比例尺可转化为文字式:1厘米等于100米
C.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 400米
D.与图中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为1∶5 000的地图相比,图中的内容更详细
14.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设计了a、b、c三条考察路线,从省力的角度应
选(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15.图中等高距为( )
A.150米 B.100米
C.50米 D.200米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下图表示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6~19题。
16.图中四条虚线表示山脊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鞍部B地海拔最可能为( )
A.500米 B.600米
C.570米 D.650米
18.图中A海拔为840米,若聚落C地气温为20℃,那么A地气温约为( )
A.19℃ B.18℃
C.17℃ D.16℃
19.若量得两座山峰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
A.60米 B.600米
C.6 000米 D.60千米
2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用褐色表示的是( )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1.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与陆高、海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用绿色,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B.山地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C.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深海拔越低
D.海洋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洋越浅
22.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 )
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戊地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秋的周末,东北风(从东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滨海县的晓明、晓畅、晓佳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游玩。
材料二 滨海县区略图。
(1)晓明家位于火车站的 方向,晓畅家位于火车站的 方向,晓佳家位于火车站的 方向。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 方向。
(3)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填“a运动场”或“b运动场”)。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
(5)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
(6)他们计划下周末去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
2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四地的山体部位。
A 、B 、C 、D 。
(2)若量得甲山峰到乙山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大约是 。
(3)长沙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外出考察图中某山地时,从轻松省力的角度出发,选择线路①②③④中的 和 两条线路可以轻松地登上甲山。
(4)上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是( )
A.指向标
B.经纬网
C.一般方法
D.无法判断方向
25.2024年“五一”假期,小明外出到我国东部某省参与野外穿越活动,登山到甲处,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2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2)图中山峰的海拔为 米(填范围)。
(3)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必须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须在甲处设立“雨季时有山洪,露营务必谨慎”的标志,因为这里是 (地形部位),这里还可能发生 (地质灾害)。
(4)小明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用此图里的信息,算出他与疗养院之间的实地距离。请问他能做到吗 (能/不能)。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更合理的是 ,理由是 。
(6)图中左下部的封闭区域是一个 (洼地/高地)。
(7)甲处的小明能否看到乙村 (能/不能),判断的依据是 。
(8)从乙村与丙村分别攀登山峰,登山时感觉更吃力的是从 村开始攀登的路线。
26.学好地图,对生产和生活的指导意义很大。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如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虚线指示山谷的是 。
(2)c处的海拔为 米,甲地和丙地相比较,地势更为平坦的是 地。
(3)拟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两地中的 地,理由是 。修建水库前,甲、乙两村中的 村需要搬迁。
(4)丙、丁两度假村之间拟修一条公路,应选在线路③④中的 ,理由是 。
(5)乙村欲从河流中引水,若要让水能自流,⑤⑥两条引水线中 更合理。
(6)根据地图三要素判断,该图缺少的要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