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让诵读来诠释
《马说》教学实录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略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这一单元所选的古诗文,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本文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郁郁不得志,纵有“忧天下之心”却无施展之处。作者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抒发自己的不平之音,流露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情。
片段一:导课·破题
人才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著名的《马说》中也提到了这个话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说马。
片段二:感知·积累
(一)读准正音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将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屏显:祇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生边听读作标注,准确地认读。师:你们的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敏锐!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执卷而立,还可以同桌互读……。学生们情态各异,专注而认真,教室里书声琅琅。
(二)读准节奏
正确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要读好文言文还得读准节奏。师张弛有度地范读课文,请学生用/标示出节奏,仿读课文。
屏显: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其真不知马也。
老师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几个较难句子的节奏,先个别读然后全班齐读,最后一起节奏鲜明地朗读全文。
(三)读出感情
文字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最重要的是读出感情。师进行表情范读,读的抑扬顿挫又意味深长,学生用.标出重音,用箭头标出语调,仿读、品读。
(1)品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本段,然后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师先请学生接力翻译,然后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
屏显:①“虽有名马”和“虽乘奔御风不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疾也”中“虽”都是即使的意思,②祇,通“只”只是;③称:著称,“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称”是相称的意思。
师:这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内容?
生: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
师追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看出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
师:“你很善于思考,世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这种决定作用导致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
生: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师:多么可怜的千里马啊!如果你们就是那匹遭遇悲惨的千里马,请读出你们的不平之气。学生们读的低沉悲愤,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不平,句末的“也”字能去掉吗?学生们得到指令,有的轻声朗读,有的细细咀嚼,有的冥思苦想,
生:不能去掉,“也”字既舒缓语气,又加强了作者对千里马不幸遭遇的无限痛惜之情。
师:你分析的很透彻,让我们一起根据文意试着背诵第一段。学生吟咏诵读,流畅地背诵地第一自然段。
(2)品读第二自然段
师作朗读指导:这一段中有五个“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读出对千里马的无限同情。生分组朗读,小组互译,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强化重点词句。
屏显:①“食 ”的两种解释:吃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饲”,喂养;② “见”通“现”,显现,表现的意思,这种用法和“风吹草低见牛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的用法是一致的。③且:尚且,安:怎么。
师:千里马为什么被埋没呢?
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师:你的目光很犀利,造成千里马被埋没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师:你的思维很有深度,这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这两个原因导致千里马“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岂能千里也?”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应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反问句,应该用愤怒、谴责、质问的语气来读。
师颔首赞许:请大家一起用愤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谴责、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学生们读的义愤填膺,最后一个“也”字也充满了正义感,有效的品读使学生水到渠成地背诵了这段文字。
(3)品读第三自然段
这段文字意蕴最丰富,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进行个性化阅读,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然后分组合作,译读课文,疏通了文字,理解“策”和“其”两个一词多义字。
屏显: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其: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这段文字应用哪些语气来读?
生:应用同情、愤怒、无奈等语气来读。
师:你们的心思真细腻,请大家试着运用这些语气来朗读课文,把自己处理的最好的一句展示给大家。
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你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谁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生:我觉得他读出了排比句的气势,尤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字读的直入人心,我听出了千里马因悲伤而鸣,这里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又有惨遭鞭打,对食马者的不满,还有对伯乐的呼唤。他的发言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师:好一匹千里马!你不仅善于聆听,而且善于表达。
生温柔地读:天下无马!
师:你不像文中的食马者,太仁慈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里用漫画式的手法勾勒出食马者的嘴脸,他拿着马鞭站在千里马的面前却悲天悯人、不可一世。对于这样的食马者,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用专横、嘲讽、同情等来读。
师:谁来试试?学生们跃跃欲试,读出了不同的食马者。
师:来,咱们一起专横地读——
生:天下无马!
师:嘲讽地读——
生:天下无马!
师:同情地读——
生:天下无马!
师:你们不仅善于模仿,而且还善于创造,将食马者的形象模拟的惟妙惟肖。
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读的意味深长,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这个句子除了嘲讽外,还包含无限遗憾无限惋惜的痛切之感,这种痛切需要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数着读出来。
师颔首赞许,请大家跟着他一起表情丰富地朗读这句话。学生们读的意味无穷,背诵自然不在话下。
师:现在我给一分钟时间,请你们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师给足一分钟时间,学生们准确无误地背诵了这篇经典之作,实现了积累文言知识这一目标。
片段三:悟读·探究
(1)内容探究
屏显:这是一匹怎样的千里马?这是一个怎样的食马者?
示例:这是一匹遭遇悲惨的千里马,因为它“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学生们分组探究,按照示例作答。
生:这是一匹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因为它“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师:壮志难酬的马
生:这是一匹孤独寂寞不被人懂的千里马,因为它“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孤独的马……
师:千里马日行千里,本应驰骋疆场,委以重任,然而它却在仆役的手下苟且偷生、怀才不遇,它遭遇了怎样的食马者?
生:这是一个愚妄浅薄的食马者,因为他“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可恶的食马者。
生:这是一个不可一世、滥竽充数的食马者,因为他“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师:可悲的食马者。
生:这是一个愚蠢无知的食马者,因为他“其真不知马也”。
师:无知的食马者,由于因为伯乐的决定性作用和统治者的不知马导致千里马怀才不遇。
(2)简介写作背景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的遭遇。
屏显:韩愈不仅是千里马,而且是极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色、千年一遇的千里马:25岁中进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称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马说》、《师说》等经典诗文。但他又是一匹不得志的千里马:本文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始终未被采纳,只得相继依附于节度使幕下,郁郁寡欢。他一生多次被贬,纵有“忧天下之心”,却无施展之处。
(3)主题探究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以“伯乐”喻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以“食马者” 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流露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希望统治者能够善做伯乐,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片段四:延读·拓展
(1)拓展
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才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生:我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知识与能力并重,做人与做事兼行;
生:我认为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生:当今社会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生:需要抗压力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的人才
¨¨¨
师:同学们的观点与时俱进,让我获益匪 ( http: / / www.21cnjy.com )浅。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敬业乐业,将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这也是人才。
(2)延读:诵读韩愈经典名言,激发学生勤奋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屏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
——韩 愈
师:韩愈的名言告诉了我们怎样的求学之道?
生:天才出自勤奋。
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
¨¨¨
师:学习没有捷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勤”。同学们,让我们永远铭记韩老先生的话,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教学反思:
文言文一直是优质课的“玉门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着却被忽略着;文言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瓶颈”,让每一位语文老师沉重着并沉思着。如何品味经典,使“文”与“言”相得益彰呢?我认为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也是破译经典的密码。
一、通过诵读,积累文言
文言文言简意赅,并且有大量的多义字、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字等,所以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诵读是实现文通字顺的最好途径,朱熹曾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学生在反复地诵读、揣摩、比较中,可以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辨明词性,理解词义,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到经典的魅力。《马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为此我设计了五个层次的诵读,即一读正音——二读节奏——三读感情—四读背诵——五读升华,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积累文言,提升素养。尤其是三次吟读带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参照,以达到朱熹所说的“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境界。
二、通过诵读,探究主题
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诵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诵读,可以让学生知义、悟情、入境、升华。教育家朱光潜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诵读者对课文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主题就越明确。《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抒发自己的不平之音,流露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情。由于文本与学生生活相距太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设计品读环节,让学生通过品读、比较、体悟、链接,来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三、通过诵读,浸润心灵
《马说》文质兼美,字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珠玑,全文行云流水。为此,我以读为突破点,由诵读、品读、悟读、延读、背读,层层蓄势,步步落实,以实现积累文言,传承文化,浸润心灵。加之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积累他的经典名言,古为今用,也为我们求学及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既要传承千年文化的精髓,又要与时俱进,常教常新。为此,我将继续行走在探索之路上,用自己走过的路让别人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