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1 09: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 修 之 死
宜都市陆城二中 谢婷
(本课例获宜昌市优质课竞赛第一名)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叙述的是魏蜀争战之际,曹操撤军前的情况。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古典白话小说单元,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而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是一篇极好的学习范文。
【教学设想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本文对曹操和杨修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刻画细致而有层次,故事性强。因而人物的性格也表现得比较丰满。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但是,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次要人物和次要情节并不十分熟悉,因此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简介文中出现的人物,以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本文课题是“杨修之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词是“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析杨修死亡的直接、深层、根本原因,层层推进。同时,紧扣文本,第一学习相关的文言词汇;第二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句子,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是读出杨修的性格和心理,并通过评读谈感的环节,得到人文和人生的启迪;四是通过“鸡肋”的隐语和“合”“阔”的析字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这样,以“死因”为经,加上从基础知识到语言品析,到人文感悟,最后到古代文化的四重纬线,编织出一个高效的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
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
解的能力。
教法学法: 创境激情:创设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师生情感沟通交流。
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猜读激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暑期荧屏,有一部电视剧是非常的火爆,那就是《三国演义》。同学们也一定从荧屏、小人书、原著当中熟知了《三国》的一些故事和知识。今天,老师就展示几个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数字,同学们猜一猜,看你能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生抢答)
下面我们就借由一篇课文,一起去感受这部名著的魅力。请同学们翻开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
二、速读寻“因”
1、请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读一下课文的标题。你觉得哪个词是这个标题、这篇小说将要写的中心词?那如果要你来写这样一篇文章,你会主要写什么?
(杨修死亡的原因)
2、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要求:
①标注段落序号;
②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生字词,不懂的可以相互帮助;
③找出课文中直接点明杨修死亡的那一个句子。时间5分钟。
3、文中直接点明杨修死亡的是哪一句话?杨修的死因是什么?曹操是以一个什么罪名杀死杨修的?
(造言惑乱军心)
4、杨修造了什么样的言?有什么样的后果?你认为杨修该杀么?
5、再仔细分析一下,杨修是“造言”吗?
三、精读析“源”
1、4—9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在写?
2、分组精读4—9自然段,要求:
①标注段落序号;
②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生字词,不懂的可以相互帮助;
③思考这个故事个地方可以看出杨修“有才”或者“放旷”。
3、对杨修的这些行为,曹操是什么样的态度?
4、通过这7件事大家能说说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么?
(杨修:才华横溢,张扬卖弄,恃才放旷,疏放不羁)
(曹操:阴险残忍,机变狡诈,虚伪多疑,老谋深算)
5、小结:从这七件事中我们看到原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的矛盾不是简单的“鸡肋”,还有杨修个人性格的“恃才放旷”,触犯了曹操之“忌”。 所以才遭致了杀身之祸。
四、研读探“本”
1、曹操也曾给杨修委以重任——“行军主簿”,那杨修做得如何呢?
(惑乱军心)
2、杨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则材料,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悟。
3、曹操其实也是很爱才,为什么非得杀杨修呢?
(参与到了丕植之间的夺位斗争)
4、小结:如果说“惑乱军心”是杨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杀的直接原因,那么“恃才放旷”就是他死亡的深层原因,而这些,尤其是这一点——杨修参与到了曹操选拔继承人的政治斗争中,才是他致命的根本原因。
五、评读谈“感”
杨修死了,他的死亡让后来人不平、唏嘘、皱眉、感慨……那么你又怎样评价杨修呢?杨修能不能不死?
读罢这个故事,你从中能吸取怎样的做人智慧?
同学们,杨修已死,这是性格的悲剧、政治的黑暗、还是历史的教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部三国,一段历史……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索。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也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走进三国,走进名著,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丰富思想,完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