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5 22: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请根据词语卡中的内容,完成相应任务。(10分)
①提供(gōng) ②斗蓬 ③伶俐(lín) ④瓦蓝 ⑤清幽 ⑥烦燥 ⑦错综
⑧瘦削(xiāo) ⑨绿风荡漾 ⑩戛然而止(ga) 汹涌澎湃 技高一畴
1.在词语卡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2.在词语卡中,出现错字的三个词语是: (填序号);请写出对应的正确词语: 。(3分)
3.下列加点字和“错综”中的“错”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交错 B.错觉 C.错过 D.错误
4.词语卡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有 (填序号)。其中,哪一个或几个词语勾起你美好的记忆?请你回忆见过的景物,用一段话写清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等,并恰当地引用词语。(4分)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顾影自怜 奋不顾身 B.悬崖绝壁 破琴绝弦
C.饱经风霜 饱受折磨 D.微不足道 心满意足
2.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温州大罗山龙脊远近闻名。从高空 ,龙脊山如一条长龙腾跃在水库之畔。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高傲地 大地。站在山顶向远处 ,青山掩映,绿水环统。 此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A.俯视 鸟瞰 眺望 凝望 B.俯视 眺望 鸟瞰 凝望
C.眺望 俯视 鸟瞰 目睹 D.鸟瞰 俯视 眺望 目睹
3.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月色的一项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使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B.敌人无法抵挡我军排山倒海的攻势,只好乖乖投降了。
C.是否认真做眼保健操,是预防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
D.秋天,地里的庄稼和稻子都成熟了,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5.下列各领域名家的称号及代表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嵩——画家——《斗牛图》
B.鲁迅——文学家——《故事新编》
C.贝多芬——音乐家——《月光曲》
D.柳公权——书法家——《兰亭集序》
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
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
A.动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
B.珊瑚虫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产卵。
C.动物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
D.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下面是梦梦在观看太空授课视频之后写的日记片段,老师给这段话提了以下两点修改意见,请你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帮她修改一下。
只见王亚平老师开始往水膜中加水,水膜会破吗 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水膜不仅没破,还变厚了,王亚平老师把一朵粉红色的小花放在水膜上,花瓣竟然开放了。华华(说):“真是太漂亮了!”天天(说):“花朵怎么会在水膜上旋转?”
1.可以通过描写大家的动作、神态,把“聚精会神”写得具体一些。(2分)
修改:
2.写人物的语言可以联系语境,用不同的说法来表示“说”的意思,修改画“( )”的地方。(2分)
华华 :“真是太漂亮了!”天天 :“花朵怎么会在水膜上旋转?”
四、积累运用。(13分)
1.【知音难觅】“ ”形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知音文化起源于锺子期与俞伯牙的传说:(伯牙)方鼓琴而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2.【天地大美】春日的绚烂是一种美:“ ,水村山郭酒旗风。”夏夜的恬静又是一种美:“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秋日的闲适更是一种美:“开轩面场圃, 。”
3.【中华儿女】“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抗金名将李纲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表明誓死捍卫家国的决心;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横眉冷对 , 孺子牛”正是他的人生写照;而毛主席则以“红军不怕远征难, ”彰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阅读理解。(31分)
(一)穷人(节选)(15分)
【选段一】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选段二】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
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 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选段三】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 不愿意吗 你怎么啦,桑娜 ”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选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
的人。(2分)
(2)选段二哪句话也说明了她这一特点?用“ ”画出来。(1分)
(3)选段三中画“ ”的句子运用 和 描写,“总能熬过去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渔夫 的性格特点。(4分)
2.选段二主要运用了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3.对选段二中“桑娜沉思”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夜很深了,桑娜始终不见打鱼的丈夫回来。
B.桑娜觉得自己和丈夫成天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但总算孩子们都还健康。
C.桑娜听着风暴声祈祷丈夫能平安回来。
D.桑娜担心丈夫不同意自己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4.你认为能不能把题目换成《渔夫和桑娜》?为什么?(4分)
(二)故乡滋味(16分)
8年前,我刚刚过完40岁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
“住几天吗 ”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 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
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1.本文是围绕“ ”一句来展开叙述的。(2分)
2.围绕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哪些不同的事例?用简洁的语言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 ② 。
③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 ④ 。
3.下列对于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黄色的温暖是指炉膛的火是黄色的,很暖和。
B.母亲就像火光一样让“我”感到很温暖。
C.故乡就像母亲的陪伴一样,让“我”感到很温暖。
D.“我”同母亲一起在火边剥玉米吃很开心。
4.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4分)
5.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却以写“母亲”为主,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故乡与母亲之间的关系。(4分)
六、习作。(30分)
题目:忘不了那一抹 .
在横线上填表示颜色的词,比如“红”“白”“蓝”“黄”等。这颜色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是一处风景……不管是什么,它对于你一定有特别的意义,一定牵动着你最真的情感。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将它写下来。要求条理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不少于450字。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②⑥ 斗篷 烦躁 技高一筹 3.A 4.④⑤⑨ 示例:暑假的一个早上,我和爸爸去公园散步,抬头望见瓦蓝的天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二、1.C 2.D 3.C 4.B 5.D 6.C
三、1.示例:有的同学用手托住自己的下巴,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有的同学眼睛都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变化。 2.示例:脱口而出 满脸疑惑
四、1.高山流水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2.千里莺啼绿映红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把酒话桑麻 3.不可以尺寸与人 千夫指俯首甘为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一)1.(1)环境 勤劳能干 (2)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3)语言 动作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生活多么艰辛,我们都能忍受过去的 善良坚强、乐观向上 2.心理 写出了桑娜担心丈夫的心理,也突出她乐观、勤劳的品质 3.D 4.不能。原因:①题目中的“穷人”不仅指渔夫和桑娜,渔夫和桑娜只是“穷人”中的代表,只是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②以“穷人”为题,凸显文章主旨,富有深意。
(二)1.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2.②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 ④重走故乡的山路 3.C 4.根据文中的“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可知,文中的母亲虽然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5.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乡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以割舍。
六、习作例文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