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26 11:49:39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下列对运动的物理量理解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铁车厢内显示屏上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B.图乙中,研究控制平衡车加速的身体动作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C.图丙中,以地面为参考系,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是静止的
D.图丁中,2023年8月2日02:32出现超级月亮,其中“02:32”为时刻
2.(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离地面大约400km的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再续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的轨迹时,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细节时,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C.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运动的路程约为400km
D.飞船从发射到空间站过程中,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3.(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  )
A.2.0m/s2 B.8.0 m/s2 C.10.0m/s2 D.18m/s2
4.(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流传下来一首词:“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山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作者会有“山迎”、“船行”两种不同感觉是因为参考系分别是(  )
A.山、山 B.山、船 C.船、船 D.船、山
5.(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下列说法中,属于时刻的是(  )
A.前1s B.最后2s C.第3s内 D.第4s末
6.(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折返跑是经常被使用来评量心肺耐力的简易测验方法之一,是一种特别适合篮球等需要短距离折返运动的选手常见训练方式。某运动员以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 后到达 点,在 点停了 后,又以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 后到达 点,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 B. ,
C. , D. ,
7.(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8.(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m/s,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
9.(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在某次航模飞行训练中,某小组成员在某高层天台控制飞机模型完成了一次纵向飞行,记录仪记录了整个飞行过程,飞机模型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飞机模型(  )
A.在前5s向上加速飞行
B.在10~15s内,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下
C.全程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0~15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10.(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如图所示,物体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2m/s。已知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  )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6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11.(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的实验器材,
(1)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乙是   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的电源为   ;
A.直流8V B.交流8V
C.直流220V D.交流220V
(2)某次实验过程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从某一清晰点开始,描出O、A、B、C、D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各点与O点间距离,已知纸带的右端与小车相连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判断小车做   (填“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   m/s。
12.(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利用图中的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1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1.0s,可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
(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   (填增大或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13.(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0,然后开始减速,2后该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14.(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如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请在图中画出与位置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图像,不需要写出分析过程)。
15.(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小明为了探究斜面上物块的运动情况,在t=0时刻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使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并用速度传感器探究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
(2)物块从2s末到5s末的位移大小;
(3)物块在0~2s、2~5s以及5~8s时间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高铁车厢内显示屏上显示的速度时高铁列车某一瞬间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
B.研究物体某一部分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对运动有影响,所以不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考系,小朋友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朋友是运动的,故C错误;
D.“02:32”出现超级月亮的瞬间代表时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显示屏上的速度代表瞬时速度;研究物体某一部分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对运动有影响,所以不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以地面为参考系,小朋友是运动的;“02:32”出现超级月亮的瞬间代表时刻。
2.【答案】A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研究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的轨迹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的轨迹没有影响,飞船可以视为质点,故A正确;
B.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细节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对接的细节有影响,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故B错误;
CD.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由于飞船运动的轨迹为曲线所以路程的大小大于运动的位移,位移为400km,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飞船运动的轨迹为曲线,运动的路程大于位移。
3.【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 取着网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则
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选项D正确.
【分析】已知运动员的初末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答案】D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山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山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
故选D.
【分析】利用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可以判别研究对象是否运动。
5.【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在时间轴上,前1s、最后2s和第3s内都是以线段表示,所以指的都是时间段,表示时间间隔,第4s末以点进行表示,所以指的是时刻。
故选D。
【分析】时间轴上,以线段表示的代表时间间隔;以点表示的代表时刻。
6.【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运动员全程的位移大小
全程用时
故平均速度大小
方向水平向西,运动员全程的路程
故平均速率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7.【答案】A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C.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得出: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根据斜率的符号可以得出加速度方向不同,A对C错;
B.由于图像所围起来的面积代表位移,根据图像面积可以得出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
D.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由于甲的斜率比较大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
【分析】利用图像坐标可以判别速度的大小变化,利用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进而判别加减速;利用图像面积可以比较运动的位移。
8.【答案】A,C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ABC.速度的符号表示运动方向,正号表示向正方向运动,负号表示向负方向运动,速度的绝对值代表速度的大小,根据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得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C正确,B错误;
D.已知 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m/s, 10秒后,根据位移公式可以得出: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则甲、乙相距
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利用速度的符号可以判别运动的方向;利用速度的绝对值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9.【答案】B,D
【知识点】平均速度;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根据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在前5s向上匀速飞行,选项A错误;
B.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在10~15s内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下,选项B正确;
C.根据初末位置可以得出: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0m,选项C错误;
D.在0~15s内,根据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得出平均速度大小为
选项D正确。
故选BD。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利用图像斜率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10.【答案】B,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2s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仍向上,则速度的变化量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速度的变化量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6m/s,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故选BD。
【分析】规定好初速度的方向,利用末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1.【答案】电火花;D;减速;0.62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1)从图片可以看出,甲有振针和振片所以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乙有墨粉盒是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需要使用的电源为220V的交流电。故选D。
(2)由于是纸带的右端与小车相连接,纸带从右向左打点距离越来越小,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小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约为AC段的平均速度,即
【分析】(1)利用图示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可以区分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源为220V交流电;
(2)利用纸带上间距的变化可以判别小车速度的大小变化;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
12.【答案】;;;缩小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2)已知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3)实验中,使用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使瞬时速度更加精确,则可以适当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滑块经过光电门瞬时速度的大小;
(2)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使用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使瞬时速度更加精确,则可以适当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13.【答案】解: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向西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分析】规定好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4.【答案】解:(1)由位置时间图像可知,在开始5s内,质点先由x1=10m到x2=30m,再返回到x3=0,总路程为
开始5s内的位移为
开始5s内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2)由图线斜率可得出各段速度,速度为
物体静止,速度为0,物体的速度为
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分析】(1)已知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利用图像坐标可以求出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已知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根据图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结合时间可以画出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15.【答案】(1)解: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5m/s、v4=10m/s
(2)解:由题图乙知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v2t
解得
x=10×3m=30m
(3)解: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v2=v5=10m/s,v8=5m/s,则物块在0~2s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
物块在5~8s时间内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分析】(1)已知物块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图像坐标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
(2)已知图像面积代表位移,根据图像面积的大小可以求出运动位移的大小;
(3)由于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求出各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
(1)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5m/s、v4=10m/s
(2)由题图乙知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v2t
解得
x=10×3m=30m
(3)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v2=v5=10m/s,v8=5m/s,则物块在0~2s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1=

a1=m/s2=5m/s2
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
物块在5~8s时间内的加速度
a3=

a3=m/s2=-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1 / 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下列对运动的物理量理解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铁车厢内显示屏上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B.图乙中,研究控制平衡车加速的身体动作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C.图丙中,以地面为参考系,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是静止的
D.图丁中,2023年8月2日02:32出现超级月亮,其中“02:32”为时刻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参考系与坐标系;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高铁车厢内显示屏上显示的速度时高铁列车某一瞬间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
B.研究物体某一部分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对运动有影响,所以不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考系,小朋友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朋友是运动的,故C错误;
D.“02:32”出现超级月亮的瞬间代表时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显示屏上的速度代表瞬时速度;研究物体某一部分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对运动有影响,所以不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以地面为参考系,小朋友是运动的;“02:32”出现超级月亮的瞬间代表时刻。
2.(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离地面大约400km的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再续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的轨迹时,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细节时,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C.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运动的路程约为400km
D.飞船从发射到空间站过程中,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答案】A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研究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的轨迹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的轨迹没有影响,飞船可以视为质点,故A正确;
B.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细节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对接的细节有影响,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故B错误;
CD.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由于飞船运动的轨迹为曲线所以路程的大小大于运动的位移,位移为400km,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飞船运动的轨迹为曲线,运动的路程大于位移。
3.(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  )
A.2.0m/s2 B.8.0 m/s2 C.10.0m/s2 D.18m/s2
【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 取着网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则
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选项D正确.
【分析】已知运动员的初末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流传下来一首词:“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山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作者会有“山迎”、“船行”两种不同感觉是因为参考系分别是(  )
A.山、山 B.山、船 C.船、船 D.船、山
【答案】D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山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山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
故选D.
【分析】利用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可以判别研究对象是否运动。
5.(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下列说法中,属于时刻的是(  )
A.前1s B.最后2s C.第3s内 D.第4s末
【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在时间轴上,前1s、最后2s和第3s内都是以线段表示,所以指的都是时间段,表示时间间隔,第4s末以点进行表示,所以指的是时刻。
故选D。
【分析】时间轴上,以线段表示的代表时间间隔;以点表示的代表时刻。
6.(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折返跑是经常被使用来评量心肺耐力的简易测验方法之一,是一种特别适合篮球等需要短距离折返运动的选手常见训练方式。某运动员以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 后到达 点,在 点停了 后,又以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 后到达 点,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 B. ,
C. , D. ,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运动员全程的位移大小
全程用时
故平均速度大小
方向水平向西,运动员全程的路程
故平均速率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7.(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C.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得出: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根据斜率的符号可以得出加速度方向不同,A对C错;
B.由于图像所围起来的面积代表位移,根据图像面积可以得出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
D.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由于甲的斜率比较大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
【分析】利用图像坐标可以判别速度的大小变化,利用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进而判别加减速;利用图像面积可以比较运动的位移。
8.(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m/s,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
【答案】A,C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ABC.速度的符号表示运动方向,正号表示向正方向运动,负号表示向负方向运动,速度的绝对值代表速度的大小,根据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得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C正确,B错误;
D.已知 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m/s, 10秒后,根据位移公式可以得出: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则甲、乙相距
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利用速度的符号可以判别运动的方向;利用速度的绝对值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9.(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在某次航模飞行训练中,某小组成员在某高层天台控制飞机模型完成了一次纵向飞行,记录仪记录了整个飞行过程,飞机模型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飞机模型(  )
A.在前5s向上加速飞行
B.在10~15s内,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下
C.全程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0~15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B,D
【知识点】平均速度;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根据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在前5s向上匀速飞行,选项A错误;
B.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在10~15s内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下,选项B正确;
C.根据初末位置可以得出: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0m,选项C错误;
D.在0~15s内,根据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得出平均速度大小为
选项D正确。
故选BD。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利用图像斜率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10.(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如图所示,物体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2m/s。已知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  )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6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B,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2s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仍向上,则速度的变化量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速度的变化量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6m/s,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故选BD。
【分析】规定好初速度的方向,利用末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1.(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的实验器材,
(1)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乙是   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的电源为   ;
A.直流8V B.交流8V
C.直流220V D.交流220V
(2)某次实验过程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从某一清晰点开始,描出O、A、B、C、D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各点与O点间距离,已知纸带的右端与小车相连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判断小车做   (填“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   m/s。
【答案】电火花;D;减速;0.62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1)从图片可以看出,甲有振针和振片所以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乙有墨粉盒是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需要使用的电源为220V的交流电。故选D。
(2)由于是纸带的右端与小车相连接,纸带从右向左打点距离越来越小,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小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约为AC段的平均速度,即
【分析】(1)利用图示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可以区分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源为220V交流电;
(2)利用纸带上间距的变化可以判别小车速度的大小变化;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
12.(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利用图中的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1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1.0s,可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
(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   (填增大或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答案】;;;缩小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2)已知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3)实验中,使用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使瞬时速度更加精确,则可以适当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滑块经过光电门瞬时速度的大小;
(2)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使用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使瞬时速度更加精确,则可以适当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13.(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0,然后开始减速,2后该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答案】解: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向西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分析】规定好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4.(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如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请在图中画出与位置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图像,不需要写出分析过程)。
【答案】解:(1)由位置时间图像可知,在开始5s内,质点先由x1=10m到x2=30m,再返回到x3=0,总路程为
开始5s内的位移为
开始5s内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2)由图线斜率可得出各段速度,速度为
物体静止,速度为0,物体的速度为
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分析】(1)已知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利用图像坐标可以求出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已知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根据图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结合时间可以画出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15.(2024高一上·湛江月考)小明为了探究斜面上物块的运动情况,在t=0时刻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使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并用速度传感器探究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
(2)物块从2s末到5s末的位移大小;
(3)物块在0~2s、2~5s以及5~8s时间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1)解: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5m/s、v4=10m/s
(2)解:由题图乙知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v2t
解得
x=10×3m=30m
(3)解: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v2=v5=10m/s,v8=5m/s,则物块在0~2s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
物块在5~8s时间内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分析】(1)已知物块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图像坐标可以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
(2)已知图像面积代表位移,根据图像面积的大小可以求出运动位移的大小;
(3)由于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求出各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
(1)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第1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5m/s、v4=10m/s
(2)由题图乙知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v2t
解得
x=10×3m=30m
(3)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v2=v5=10m/s,v8=5m/s,则物块在0~2s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1=

a1=m/s2=5m/s2
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块在2~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
物块在5~8s时间内的加速度
a3=

a3=m/s2=-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