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模拟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共28分)
1.(24-25六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美观。(5分)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貌、蔼、献、粉、碎、骨”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参差(cēn) 苍穹(qióng) 笨拙(zhuō) 技高一筹(chóu)
B.骤然(zhòu) 琴弦(xuán) 提供(gòng) 暴露无遗(lù)
C.咆哮(xiào) 喧闹(xuān) 凌乱(líng) 汹涌澎湃(pài)
D.颓然(tuí) 缝隙(fèng) 蒙古(měng) 威风凛凛(lǐn)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B. 琴弦(xuán)——xián,提供(gòng)——gōng。
故选B。
3.(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篇短文虽然简短,言辞却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B.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堪称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C.工匠们凭借斩钉截铁的精神,打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D.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C.“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一般说“斩钉截铁地说”之类,用来形容精神不恰当,可改为“精益求精”。
故选C。
4.(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1个错别字,3处语病)(5分)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格外吸引人的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4.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第一处:错别字。句子“像名星一样”中“名星”应写作“明星”。
第二处:语意重复。句子“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中“非常”和“特别”重复啰嗦,“非常”或者“特别”删除其一即可。
第三处:语序不当。句子“他的壮举飞天”中,“壮举”与“飞天”应对调位置。
第四处:关联词不当。“他的飞天壮举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与后半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是递进关系,故用关联词“不仅……所以……”不恰当,应将“所以”改为“而且”。
5.(23-24六年级上·西藏拉萨·期末)根据课文原句填空。(4分)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③ ,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④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破楼兰终不还 童孙未解供耕织 旧时茅店社林边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①书写时注意“祭、翁”的正确写法;
②书写时注意“破、终”的正确写法;
③书写时注意“解、耕”的正确写法;
④书写时注意“茅、社”的正确写法。
6.(23-24六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口语交际运用(10分)
你知道哪些书法家?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位书法家,介绍一下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6.例:我知道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我最喜欢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字体流畅自然,气韵生动,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介绍的是“书法家”及其“作品特点”。做题时要知道书法家的姓名、背景(如生平、成就等),但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其作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所熟知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等。
写作思路:
开头:简要介绍所选书法家的姓名和可能的背景信息。
中间:详细阐述该书法家的作品特点,如字体风格(如行书、草书、楷书等)、笔法技巧(如流畅、刚劲、柔美等)、艺术成就(如获奖情况、作品收藏情况等)。
结尾:总结该书法家的艺术贡献,并表达对其作品的喜爱和尊重。
二、阅读。(共32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24-25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阅读小古文《塞翁失马》,完成练习。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淮南子》)
1.(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2.(2分)用现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2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4.(2分)“塞翁失马”现今已成为成语,常与 连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一)1.逃跑 安慰 2.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大家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3.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4. 焉知非福 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导语】《塞翁失马》是一篇蕴含哲理的寓言故事,通过近塞老人遭遇失马、得马、骨折等变化,展现出人生中福祸相倚、难以预料的道理。文章以简练的叙述和反复的语言,揭示人应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不以一时得失而定好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辩证智慧与豁达人生观。
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马无故亡而入胡”意思是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所以,“亡”的意思是“逃跑”。
“人皆吊之”意思是人们都前来安慰他。“吊”的意思是“安慰”。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居:经过。将:带领。贺:祝贺。之:代词,指的是“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这件事。
故“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的意思是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句子“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可知,文中所谓的“失马之福”是指他的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即“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结合句子“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可知,文中所谓的“得马之祸”是指他的儿子因为喜欢骑马,导致其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了,即“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4.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和主旨分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个成语,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所以,“塞翁失马”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阅读短文可知,这个故事通过塞翁失马又得马的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遇到好事情不必太过高兴,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必悲观绝望,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换。这意味着,生活中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既不过于乐观也不过于悲观,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点睛】参考译文: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二)(23-24六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课内阅读理解。(10分)
①在我住了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②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2分)仔细阅读文章片段,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3分)“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这句话中的“檐前积雪”指的是 ,这里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2分)文中引用了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李璟描写丁香的诗句,请你将这两句诗补充完整:“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空结雨中愁。”
4.(3分)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二)1.形状:十字小白花、形成一簇、开满一树;
颜色:莹白、紫色;
气味:香气直透毫端。 2. 白色的丁香花 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丁香花的洁白无瑕和繁茂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丁香花的美丽和魅力。 3. 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 4.雨中的丁香朦胧、妩媚,线条模糊,给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觉,就如同印象派的画作。丁香与微雨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而富有韵味的美,因此作者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导语】文章通过对窗前白丁香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白丁香不仅在形状、颜色、气味上独具特色,还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文中,丁香的莹白和紫丁香在微雨中的模糊,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的朦胧美。引用古人诗句,引发无限遐想,寄托了情感的共鸣。整个描写感性细腻,语言富有色彩和韵律,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和情感意境。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段句子“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可以概括出丁香在形状方面的特征是“十字小白花、形成一簇、开满一树”。
结合文章第①段句子“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和文章第②段句子“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可以概括出丁香在颜色方面的特征是“莹白、紫色”。
结合文章第①段句子“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可以概括出丁香在气味方面的特征是“香气直透毫端”。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第①段句子“在我住了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可知作者将“白色的丁香花”比作“檐前积雪”,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色雪白、花开繁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愁”“传”“信”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第②段引用了李商隐和李璟的诗句,作者由表现愁绪的诗句联想到自己曾目睹的摇曳在细雨中的丁香。“渗”“模糊”写出了雨中丁香紫色和莹白交融的朦胧、妩媚之美,清晰细腻。作者把微雨和丁香联系在一起,使象征着愁怨的丁香花更加动人,更具有韵味。在细雨迷蒙中,丁香花显得格外妩媚,其线条模糊,颜色渗透,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这种美感与微雨的朦胧、柔和相互映衬,使得丁香花在微雨中更加显得娇美动人。同时,丁香花的香气也在微雨中更加浓郁,让人沉醉其中。因此,作者认为丁香和微雨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三)(23-24六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珍惜时间的鲁迅
①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样就是休息。
③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了。不管斗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不足80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他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④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⑤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1分)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惜( ) 疲劳( )
2.(2分)根据下面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A.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 B.日夜不停,干劲十足。( )
3.(1分)在第④自然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2分)第④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5.(2分)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把这句话改为转述句
6.(3分)本文为了体现鲁迅珍惜时间,作者选取了哪三件典型事例来写?
(1)
(2)
(3)
7.(2分)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
8.(2分)请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三)1. 爱惜 疲倦 2.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3.不仅……还…… 4.承上启下 5.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6. 鲁迅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逝世前不久,仍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 参加会议,从不迟到。 7.鲁迅是一个珍惜时间、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打算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合理规划时间,勤奋学习。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描述鲁迅的日常生活、工作习惯及其对时间的高度珍惜,展现了鲁迅作为文学家和革命家的勤奋精神及高尚品德。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如鲁迅在重病时仍坚持工作、准时参加会议等,体现了鲁迅对时间的珍视与对工作的热爱。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鲁迅的敬业精神,也教育读者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具有启示意义。
1.本题考查近义词。
“珍惜”指珍视爱惜;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惜机会等,表示对某事物非常重视,不愿意失去或浪费。与其意思相符的词语是第④段中“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珍惜别人的时间。”中的“爱惜”。
“疲劳”指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感到疲乏;或者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与其意思相符合的是文中第②段“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的“疲劳”,都表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感到身体或精神的疲乏。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题干中要求找到“形容要求非常迫切。”相符合的词语,.阅读文本可知,鲁迅的工作态度和对时间的珍视程度体现出了他对知识和工作的极度渴望。其中,第③段中“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一描述,非常贴切地形容了他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就像饥饿的人渴望食物、口渴的人渴望水一样,迫切地想要获取和学习。
B.鲁迅不仅白天工作,晚上也继续写作,几乎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这种持续不断、日夜不停的工作状态,以及他始终保持的充沛干劲。与文中第③段“不管斗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中“夜以继日”相符合。
3.本题考查关联词。
阅读“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珍惜别人的时间。” 可知,这句话描述的是鲁迅对待自己时间和别人时间的态度,两个分句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的关系,也可以呈现一种递进关系。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有很多,如“既……又……”、“既……也……”,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等。考虑到句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可以选择“不仅……还……”。
4.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
阅读④段“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珍惜别人的时间。”可知,它表达了鲁迅对待时间的两种态度:一是爱惜自己的时间,二是珍惜别人的时间。这两种态度都是鲁迅对待时间的珍视和尊重的体现。从文章结构上看,这句话位于第④自然段的开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关于鲁迅如何爱惜自己时间的描述,同时引出下文关于鲁迅如何珍惜别人时间的叙述。从文章主题上看,这句话深化了鲁迅珍惜时间这一主题。它不仅强调了鲁迅对自己时间的珍视,还进一步指出鲁迅也尊重别人的时间,这体现了鲁迅的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由此可知,这一句话是一句过渡句。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本题考查改写转述句。
转述句是将直接引述的语句转换为间接引述的语句,即把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说话内容,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转述出来。方法是:①将直接引述中的第一人称(如“我”、“我们”)转换为第三人称(如“他”、“他们”),或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②将直接引述中的冒号(:)和引号(“”)去掉,改为逗号(,)或句号(。)。③去掉语气词改为陈述语气。
原句中的第一人称“我”需要转换为第三人称“他”,同时去掉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保持原句的意思和语气。因此,改写后的转述句为: “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6.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内容理解。
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提到,鲁迅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则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充分展示了鲁迅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即使在夜晚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工作的机会,体现了他珍惜时间、勤奋工作的精神。这件是可以概括为“鲁迅白天忙于其他工作,晚上则坚持写文章”。
第③自然段描述了鲁迅晚年时,尽管身体不好,体重不足80斤,但他仍然坚持用笔作为武器,与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为别人翻译的小说集写了序言,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这进一步证明了鲁迅对时间的珍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未曾放弃对工作和文学的热爱。这件事可以概括为“鲁迅晚年身体欠佳,但仍坚持写作和翻译”。
第④自然段提到,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还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时从不迟到,即使下着大雨也会准时赶到。这体现了鲁迅对时间的尊重,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尊重。这一事例也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珍惜时间、守时守信的品质。这件事可以概括为“鲁迅参加会议从不迟到,尊重他人时间”。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主旨。
结合文中第④段可知,鲁迅不仅对自己的时间有着极高的珍视,还尊重他人的时间。他白天忙于其他工作,晚上则坚持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种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执着追求,体现了鲁迅对时间的无比珍视。结合第②③段可知,鲁迅的勤奋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投入上,更体现在他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上。即使晚年身体欠佳,他依然坚持写作和翻译,用文字与敌人战斗,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
结合文本可知,鲁迅是一个珍惜时间、勤奋努力且富有责任心的人。作答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的措施,可以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入手。例如以鲁迅为榜样,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会积极阅读书籍、参加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我也会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领域。
8.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识记和主旨大意。
结合文本可知,文中多处描写了鲁迅先生如何利用每分每秒工作与学习,即使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不浪费时间,这体现了他对时间的深刻理解与珍惜。在选择名言和谚语需要确定核心主题是“珍惜时间”。与其意思相符合的名言和谚语有“岁月不待人,珍惜当下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三、习作。(共40分)
(23-24六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写一写你的童年故事。
要求:融入自己的情感,把故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三、例文:
童年趣事
童年的趣事犹如繁星点点,在我的记忆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中有一颗星星格外璀璨,那就是摸螺蛳。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村子边的小河里玩耍。河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水底摇曳着身姿,小鱼小虾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忽然,我看到河边的石头上吸附着许多螺蛳,它们有的大,有的小,形状各异,十分有趣。
我顿时来了兴致,挽起裤脚就下河去摸螺蛳。河水凉凉的,非常舒服。我弯下腰,把手伸进水里,轻轻地摸索着石头。不一会儿,我就摸到了一个螺蛳,它的壳硬硬的,上面还有一些纹路。我兴奋地把它放进小桶里,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小伙伴们看到我摸螺蛳,也纷纷加入进来。我们一边摸螺蛳,一边互相比赛,看谁摸得多。河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我们的小桶也装满了螺蛳。看着这些螺蛳,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虽然我们的身上沾满了泥巴,但是我们毫不在意,因为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如今,每当我想起那次摸螺蛳的经历,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那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童年里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二、立意。这是一篇关于童年的写事作文,具体写作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择,可以是自己童年时的快乐往事,也可以是曾经的幼稚糗事等。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时,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可以运用上学到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重点部分写生动、写具体,最后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引出自己的回忆。
中间: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结尾:首尾呼应,表达感受,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六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模拟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共28分)
1.(24-25六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美观。(5分)
2.(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参差(cēn) 苍穹(qióng) 笨拙(zhuō) 技高一筹(chóu)
B.骤然(zhòu) 琴弦(xuán) 提供(gòng) 暴露无遗(lù)
C.咆哮(xiào) 喧闹(xuān) 凌乱(líng) 汹涌澎湃(pài)
D.颓然(tuí) 缝隙(fèng) 蒙古(měng) 威风凛凛(lǐn)
3.(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篇短文虽然简短,言辞却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B.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堪称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C.工匠们凭借斩钉截铁的精神,打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D.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4.(23-24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1个错别字,3处语病)(5分)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格外吸引人的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5.(23-24六年级上·西藏拉萨·期末)根据课文原句填空。(4分)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③ ,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④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23-24六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口语交际运用(10分)
你知道哪些书法家?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位书法家,介绍一下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共32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24-25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阅读小古文《塞翁失马》,完成练习。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淮南子》)
1.(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2.(2分)用现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2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4.(2分)“塞翁失马”现今已成为成语,常与 连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二)(23-24六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课内阅读理解。(10分)
①在我住了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②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2分)仔细阅读文章片段,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3分)“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这句话中的“檐前积雪”指的是 ,这里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2分)文中引用了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李璟描写丁香的诗句,请你将这两句诗补充完整:“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空结雨中愁。”
4.(3分)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三)(23-24六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珍惜时间的鲁迅
①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样就是休息。
③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了。不管斗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不足80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他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④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⑤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1分)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惜( ) 疲劳( )
2.(2分)根据下面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A.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 B.日夜不停,干劲十足。( )
3.(1分)在第④自然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2分)第④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5.(2分)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把这句话改为转述句
6.(3分)本文为了体现鲁迅珍惜时间,作者选取了哪三件典型事例来写?
(1)
(2)
(3)
7.(2分)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
8.(2分)请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三、习作。(共40分)
(23-24六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写一写你的童年故事。
要求:融入自己的情感,把故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