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强化练习题--第4章 人与环境拔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强化练习题--第4章 人与环境拔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26 10: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
1.(2024黑吉辽,4)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
B.在近海中网箱养鱼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C.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D.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
2.(2023浙江6月选考,2)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
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
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
3.(2023湖北,7)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缓解了碳排放
C.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
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
4.(2024湖北,3)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 2 hm2下降至0.295 8 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 7 hm2下降到0.449 8 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
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维持不变
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
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
考点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2024湖北,2)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6.(2024新课标,33)厦门筼筜湖经生态治理后环境宜人,成为城市会客厅,是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水体的氮浓度是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原因是     。
(2)湖区的红树林可提高固碳效率、净化水体。在湖区生态系统中,红树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还有   (答出2点即可)。
(3)湖区水质改善后鸟类的种类和数目增加。鸟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答出2点即可)。
(4)生态修复后湖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
7.(2023湖北,19节选)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量(距离最近河流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
(2)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    的风险,原因是                          。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   和     等。
考点3 生态工程
8.(2024黑吉辽,5)弗兰克氏菌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进行高效的共生固氮,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其对旱、寒等逆境的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棘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修复树种
B.在矿区废弃地选择种植沙棘,未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二者共生改良土壤条件,可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D.研究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9.(2023辽宁,5)人工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及保护农田等作用,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护林通过自组织、自我调节可实现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B.防护林建设应选择本地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防护林建成后,若失去人类的维护将会发生初生演替
D.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及保护农田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不定项)(2023湖南,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4江西上饶二模)湿地作为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碳汇”是指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减少大气CO2浓度的活动、过程或机制),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无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B.碳循环中属于“碳汇”的主要过程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C.由题意可知,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减少“碳汇”
D.湿地具有净化海水、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2.(2024吉林松原阶段练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属于生态工程,需遵循自生、整体等原理
B.增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一定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C.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提高
D.生态产品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大量输出,可减小生态足迹
3.(多选题)(2023江苏南京模拟)公园湖面上的“小绿岛”是生态浮岛景观,不仅有装点湖面景观的作用,更能改善水质环境。生态浮岛是多种生物生存繁衍的载体,是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程原理,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的人工浮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生态浮岛上的植物种类时应遵循自生等生态工程原理
B.浮岛上的植物与水体中藻类竞争阳光和水中有机物,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
C.生态浮岛具有装点湖面、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生态浮岛建立数十年后该水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4.(2024山西名校联考)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以重大生态工程为重点,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速生态保护与恢复,让绿色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         。内蒙古林草部门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在科尔沁沙地补种披碱草、沙打旺等耐旱草种,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理。种植的草种除了可以作为草原上羊、牛等的饲料,还能防风固沙,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图示成分中,碳循环过程缺少的箭头位于    之间。在草原上适度放牧时,动物粪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原因是    。
(3)干旱、过度放牧等都会加重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请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提出解决草原鼠害的可行性措施:               。
迁移创新
5.(2024广东汕头阶段考试)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年~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年~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栖息地类型 沼泽地 盐田
栖息地 面积(km2) 1995年 1 502 1 155
2005年 916 1 105
2015年 752 1 026
斑块数(个) 1995年 427 98
2005年 426 214
2015年 389 287
斑块平均 面积(km2) 1995年 3.51 11.79
2005年 2.15 5.17
2015年 1.93 3.57
(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沼泽地生境破碎化主要是           导致的,而盐田生境破碎化则主要是           导致的。
(2)丹顶鹤种群数量少、警惕性强,捕捉不利于其个体生存。在调查其种群数量时,确定调查地点后,可借助望远镜以     法统计其数量。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              。
(3)为了有效保护丹顶鹤,动物保护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①对沼泽地的芦苇进行选择性收割
②冬季稻田中预留部分谷物不收割
③冬季捕鱼后降低鱼塘水面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促进了丹顶鹤种群的发展,根本原因是建立保护区提高了种群的        。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     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      保持相对稳定。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B 在近海中网箱养鱼,养殖过程中氮、磷及一些悬浮物的输出会对海洋的水质和沉积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养殖时所用的化学制剂也可能会产生污染,B错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C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水泥的生产等会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温室效应加剧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D正确。
2.A 减少酸雨要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明显减少酸雨的发生,A正确。
3.B 水生消费者可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碳转化为CO2,增加了碳排放,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可能使湖泊微生物代谢加快,对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分解加快,C正确;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确。
4.B 由题干信息可知,5年里,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承载力(0.460 7 hm2→0.449 8 hm2)>人均生态足迹(0.321 2 hm2→0.295 8 hm2),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A正确。2015年→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下降,说明环境发生了改变,环境容纳量发生了改变,B错误。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C正确。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生产资源的能力,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D正确。
5.B 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后,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A正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建立动物园或者植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属于易地保护,B错误;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均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C正确;生态廊道指适应生物迁移或栖息的通道,在破碎化的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有利于生物生活、移动或扩散,便于实现物种基因、能量、物质等的流动,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D正确。
6.答案 (1)水体中氮浓度增加会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出现 (2)以有机碳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和被消费者摄食 (3)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4)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奠定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 (1)氮、磷污染是水污染的一种,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所以水体氮浓度是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2)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红树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还有以有机碳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和被消费者摄食等。(3)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4)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答案 (1)某植物→牦牛→雪豹/某植物→岩羊→雪豹 (2)灭绝 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会使雪豹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雪豹种群数量减少 (3)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雪豹繁育中心
解析 (1)根据“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可知食物链见答案。(3)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雪豹的栖息环境,建立雪豹繁育中心等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
8.B 
9.A 防护林建设应选择本地种,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错误。防护林建成后,若失去人类的维护将会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及保护农田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10.D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B正确。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C正确。综合运用自生、整体、协调、循环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D错误。
三年模拟练
1.B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汇”能吸收大气中的CO2,碳循环中属于“碳汇”的主要过程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增加“碳汇”,B正确,C错误。湿地具有净化海水、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2.A 增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不一定会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例如盲目引进物种导致的生物入侵会使当地物种大量死亡,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而恢复力稳定性降低,C错误。生态产品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输出越多,说明人类占用生态资源越多,生态足迹越大,D错误。
3.ACD 选择生态浮岛上的植物种类时应遵循自生等生态工程原理,A正确。浮岛上的植物与藻类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浮岛上的植物通过与藻类争夺光照和无机盐等,可抑制藻类的生长,两者不竞争水中的有机物,B错误。生态浮岛具有装点湖面、美化环境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态浮岛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生态浮岛建立后,该水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水体中物种丰富度可能逐渐增加,这种变化是在一定土壤和植被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该水域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4.答案 (1)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协调 直接和间接 (2)D和大气中的CO2库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动物粪便被分解后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3)适度放牧,引入草原鼠的天敌等(合理即可)
解析 (1)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是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科尔沁沙地补种披碱草、沙打旺等耐旱草种,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协调原理。种植的草种可以作为草原上羊、牛等的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种植的草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图中D是分解者,分解者产生的CO2会进入大气中的CO2库。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在草原上适度放牧,动物产生的粪便被分解后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5.答案 (1)栖息地面积显著减小,斑块数无明显变化 栖息地面积无明显变化,斑块数显著增加 (2)逐个计数 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为丹顶鹤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 K值(或环境容纳量) (4)负反馈调节 结构和功能 直接价值
解析 (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斑块平均面积=栖息地面积/斑块数。据此分析沼泽地、盐田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沼泽地 斑块数无明显变化,但栖息地面积显著减少→斑块平均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
盐田 栖息地面积无明显变化,但斑块数显著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
(2)丹顶鹤种群数量少、个体大,可以借助望远镜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其种群数量。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所以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
措施 目的
保留芦苇 为丹顶鹤提供了隐蔽的生存空间
保留谷物、降低鱼塘水面高度 使丹顶鹤可以获得食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的根本措施) 给丹顶鹤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其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