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5课《说屏》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5课《说屏》精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1 10: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说屏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目标
1、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2、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注音
帷幕(wéi mù) 休憩(qì) 伧(cānɡ) 点缀(zhuì)
2、释词
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纳凉:乘凉。
帷幕:是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亦作“帷幙”。
缓冲:减缓冲击力。
造型: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工艺过程。
伧俗:粗俗鄙陋。
雅俗之别: 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来的事物更美好。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
休憩:休息。
徒劳:无益地耗费体力,徒,白白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3、细读文章第一段,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作者喜爱屏风,对屏风充满赞美之情。
4、文中运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逻辑顺序。
文中运用了引用,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四、讨论探究
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屏风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都突显了中国文化,两者是相称的。
①引用《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放在开篇,营造一种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赋予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使语言显得生动有趣。
③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闲倚画屏”,“抱 ( http: / / www.21cnjy.com )膝看屏山”使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更好的表达作者希望人们重视屏风文化艺术性的愿望。
五、拓展延伸
1、屏风在古代文人笔下展现出何种风姿呢?
①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是一个失意宫女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上几分暗淡与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③“抱膝看屏山”
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中国传统器物文化
以纸扇为例进行介绍.
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早期的扇子称为平扇,不能折叠,主要由飞禽羽毛,各种树叶制成。
折扇的出现和造纸术的发明,纸扇出现了,由于它制作工艺简单,携带方便,成本低廉,南宋时期,纸扇的生产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手持一把经过细心修饰的纸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是一种身份和学问的象征。于是又演绎出许多关于纸扇和文人的故事。如:《苏东坡画扇结案》《康熙题扇》《王羲之题扇赠鹅》等等. 还演绎出一些以扇为题或者以纸扇为媒的扇戏:《桃花扇》,《沉香扇》,《红楼梦》中晴雯撕扇等等.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七、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课后《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