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培优测试卷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培优测试卷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26 11: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培优测试卷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248+196的结果可能是下图( )点所表示的数。
A.A B.B C.C D.无法确定
2.如图,甲、乙、丙三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甲的长 B.乙的长 C.丙的长 D.一样长
3.修一条2千米的水渠,已经修了600米,还剩( )米没修。
A.2600 B.1400 C.600 D.400
4.学校8:2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冬冬在上午第二节课上看了一下表,他看到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5.用2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6千克豆浆。照这样计算, 8千克豆浆需要多少千克黄豆?正确的列式是( )。
A. B. C. D.
6.下面七巧板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单位换算。
5米=( )厘米 6吨=( )千克
2吨3千克=( )千克 7000米=( )千米
8848米=( )千米( )米 5分20秒=( )秒
8.口算64-36,可以先算64-30=( ),再算( )-( )=( )。
9.
比多( )朵,的朵数是的( )倍。
10.比210多32的数是( ),比346少232的数是( )。
11.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它是( )个。
12.要使□15×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06×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13.钟面上,秒针从“4”走到“8”经过( )秒,分针从“4”走到“8”经过( )分,时针从“4”走到“8”经过( )时。
14.三(1)班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参加的40人中每人至少有一项达标,立定跳远达标的有28人,50米跑达标的有32人。立定跳远和50米跑都达标的有( )人。
15.在一个长为8厘米的长方形里的出一个最大正方形后,剩下的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原来这个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16.小刚做一道减法计算题,下图是验算的竖式,他原来计算的算式可能是( ),也可能是( )。
三、判断题
17.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 )
18.1吨铁块和1吨棉花一样重。( )
19.最大的两位数加上1是最小的三位数。( )
20.分针从钟面上的“5”走到“6”的时间是1小时。( )
21.王叔叔一个月的电话费是38元,他6个月交200元电话费就够了。( )
22.三年级五班一共有36个学生,是男生,那么女生有20个人。(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45+34= 72-28= 51-46= 18+24=
20×5= 23×3= 0×100= 300×6=

24.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45-268= 309×5= 516×7= ※495+217=
25.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6.天天超市原有326袋红薯,购进一批后,现有564袋红薯,购进多少袋红薯?
27.星期六,乐乐从上午8:50开始做作业,到上午10:30就做完了。乐乐做作业花了多长时间?
28.一共有2千米电线,第一天用了500米电线,第二天用了700米电线,还剩多少米电线?
29.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6米,宽是4米,要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米?
30.兰兰的年龄是爸爸的,军军的年龄是妈妈的,兰兰和军军的年龄相比谁大?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1.文学社团的同学们喜欢《水浒传》,社团一组收集了108张人物卡片,二组收集的人物卡片比一组的3倍少56张,二组收集了多少张人物卡片?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计算出248+196的结果,再观察这个数在几百至几百之间;观察发现A点在300至400之间,B点、C点都在400至500之间,其中B点更接近450,C点更接近500;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248+196=444,444在400至500之间,更接近450,所以可能是B点所表示的数。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周长的认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观察发现甲是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乙通过平移也是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丙通过平移后除了长方形的周长还多出了两条短边;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甲、乙都是长方形的周长,丙除了长方形的周长还多出了两条短边,所以甲、乙、丙三个图形的周长相比,丙的长。
故答案为:C
【重难点】注意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利用平移转换成长方形后再计算。
3.B
【分析】1千米=1000米,据此将水渠长度千米换算成米,用全长减去已经修完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
【解答】2千米=2000米
2000-600=1400(米)
则还剩1400米。
故答案为:B
【重难点】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应用。关键是明确1千米=1000米。
4.C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用8时20分+40分求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再加10分求出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最后加40分求出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冬冬看到的时间在第二节课上课和下课之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8时20分+40分=9时,9时+10分=9时10分;9时10分+40分=9时50分。淘气看到的时间在9时10分~9时50分之间。
A.钟面显示的时间为:9:00,不符合题意;
B.钟面显示的时间为:9:05,不符合题意;
C.钟面显示的时间为:9:30,符合题意;
D.钟面显示的时间为:10:1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千克黄豆可以榨出豆浆的重量÷2=1千克黄豆可以榨出豆浆的重量,榨豆浆的总重量÷1千克黄豆可以榨出豆浆的重量=需要黄豆的重量,依此列出综合算式并选择即可。
【解答】16÷2=8(千克)
8÷8=1(千克)
即计算8千克豆浆需要黄豆的重量,列式为:8÷(16÷2)=1(千克)。
故答案为:B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应先根据题意找出对应的关系再列式选择。
6.D
【分析】添加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相当于把这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
故答案为:D
【重难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认识,关键找到整体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个阴影部分。
7. 500 6000 2003 7 8 848 320
【分析】(1)根据1米=100厘米,5米=500厘米;
(2)1吨=1000千克,6吨=6000千克;
(3)首先把吨化成千克,2吨=2000千克,再加上3千克, 2吨3千克=2003千克;
(4)1000米=1千米,7000米=7千米;
(5)根据1000米=1千米,8848米=8千米848米;
(6)1分=60秒,把分化成秒,5分=300秒,再加上20秒,5分20秒=320秒。
【解答】5米=500厘米 6吨=6000千克
2吨3千克=2003千克 7000米=7千米
8848米=8千米848米 5分20秒=320秒
8. 34 34 6 28
【分析】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将减数看成是几十加几,然后用被减数先减几十,然后再用得到的差再减几即可,依此解答。
【解答】36=30+6
口算64-36,可以先算64-30=34,再算34-6=28。
9. 10 6
【分析】
计算比多的朵数,用减法计算;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依此计算。
【解答】
有12朵,有2朵
12-2=10(朵)
12÷2=6
即比多10朵,的朵数是的6倍。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20以内的减法计算,以及对倍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10. 242 114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用210加32即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用346减232即可;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210+32=242
346-232=114
比210多32的数是242,比346少232的数是114。
11. 5 6 六分之五 5
【分析】分数线上面的是分子,下面的是分母;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的分子是几,则就是几个;依此解答。
【解答】的分子是5,分母是6;
读作:六分之五;
是5个。
12. 4 4
【分析】400×3=1200,500×2=1000,因此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315×3、415×3,406×2、306×2的积,然后再填空。
【解答】315×3=945,此时积是三位数;
415×3=1245,此时积是四位数;
406×2=812,此时积是三位数;
306×2=612,此时积是三位数;4>3;
要使□15×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4;要使□06×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4。
【重难点】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20 20 4
【分析】钟面上,秒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5秒钟,秒针从“4”走到“8”经过了4个大格,因此经过了4个5秒钟;分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5分钟,分针从“4”走到“8”经过了4个大格,即经过了4个5分钟;时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从“4”走到“8”经过了4个大格,即经过了4个1小时。
【解答】8-4=4(个)
4×5=20(秒)
4×5=20(分)
4×1=4(小时)
钟面上,秒针从“4”走到“8”经过20秒,分针从“4”走到“8”经过20分,时针从“4”走到“8”经过4时。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0
【分析】已知总人数是40人,立定跳远达标的有28人,50米跑达标的有32人。则用28与32之和减40即为两项均达标的人数,以此作答。
【解答】28+32-40
=60-40
=20(人)
【重难点】本题为简单的容斥原理问题,亦可画出示意图进行判断数据关系进行作答。
15.28
【分析】当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时,剪下的是一个正方形,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算出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原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
周长:(8+6)×2=14×2=28(厘米)
【重难点】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问题,关键要求出原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16. 915-468=447 915-447=468
【分析】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减法的验算: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由竖式可知,她原来计算的算式是减法算式,即他原来计算的算式可能是915-468=447,也可能是915-447=468,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知,他原来计算的算式可能是915-468=447,也可能是915-447=468。
17.√
【分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依此判断。
【解答】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可知,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
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重难点】熟练掌握四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块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1吨=1吨,据此解答。
【解答】1吨铁块和1吨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1吨铁块和1吨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重难点】解决此题不要被物体的表面现象迷惑,只要两件物品都重1吨,那它们就一样重。
19.√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99+1=100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加上1是最小的三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考查的是根据题意正确找出这两个数,再求解即可。
20.×
【分析】分针每走一小格为1分钟,每走一大格是5分钟,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分针从钟面上的“5”走到“6”是走了5小格,为5分钟,而不是1小时,故判断错误。
【重难点】本题考查的是对钟面上时针、分钟、秒针所走时间的理解。
21.×
【分析】根据一个月的话费是38元,要求6个月的话费,用乘法计算,再与200作比较,看交200元够不够,据此判断。
【解答】38×6=228(元)
228>200
所以6个月交200元电话费不够。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式子。
22.√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三年级五班的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男生占总人数的分率,求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36÷9=4人,男生占4份,女生占9-4=5份,然后用5×4即可求出女生的人数。
【解答】由分析可知:
1-=
36÷9=4(人)
4×5=20(人)
所以三年级五班女生有20人,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分数的意义,需熟练掌握。
23.79;44;5;42
100;69;0;1800
;;;
【解答】略
24.477;1545;3612;712
【分析】(1)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整数加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加法中,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中,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
(3)加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解答】745-268=477 309×5=1545

516×7=3612 ※495+217=712
验算:
25.12cm;12cm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4+2)×2
=6×2
=12(cm)
3×4=12(cm)
26.238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已知原有的袋数和现在的袋数,求购进的袋数;用现在的袋数减去原有的袋数即可求出购进的袋数。
【解答】564-326=238(袋)
答:购进红薯238袋。
【重难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清楚题意,再找准等量关系。
27.1小时40分钟
【分析】求乐乐做作业花的时长,就是求从8:50到10:30经过的时间,采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来求即可;我们也可以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计算。8:50至9:00经过10分钟,9:00至10:00经过1小时,10:00至10:30经过30分钟,10分钟+1小时+30分钟=1小时40分钟。
【解答】由题意得:
10时30分-8时50分=1小时40分钟
答:乐乐做作业花了1小时40分钟。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时钟的认识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28.800米
【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2千米米,用电线的长度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用的长度,就是还剩电线的长度。
【解答】2千米米
2000-500-700=800(米)
答:还剩800米电线。
【重难点】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也可以先求出两天用去电线的长度,再用电线的总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就是还剩的长度,列式为:。
29.20米
【分析】根据题意,这道题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6+4)×2
=10×2
=20(米)
答:栏杆长20米。
30.一样大(思考过程见解析)
【分析】爸爸的年龄除以6等于兰兰的年龄,妈妈的年龄除以5等于军军的年龄,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36÷6=6(岁)
30÷5=6(岁)
所以两人年龄一样大。
答:兰兰和军军的年龄一样大。
【重难点】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268张
【分析】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根据题意可知,一组收集人物卡片的张数×3-56张=二组收集人物卡片的张数,依此列式并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108×3-56
=324-56
=268(张)
答:二组收集了268张人物卡片。
【重难点】此题考查的是用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应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