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培优测试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 cm2,那么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是( )。
A. B. C. D.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一些成语来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下列成语中,表示可能性最小的是( )。
A.一分为二 B.百发百中 C.十拿九稳 D.百里挑一
3.0.5千克黄豆可以磨0.8千克豆腐,每千克黄豆可以磨多少千克豆腐?列式正确的是( )。
A.0.5÷0.8 B.0.8÷0.5 C.0.5×0.8 D.0.5+0.8
4.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则点C的对应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4,4) B.(2,4) C.(5,1) D.(4,2)
5.(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3厘米,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用含有字母a的式子表示“增加的面积”,其中错误的是( )。
A.1.3a×2+1.32 B.(a+1.3)2-a2
C.1.3×(a+1.3)×2 D.(2a+1.3)×1.3
6.以下四个知识点:①积的变化规律;②小数的性质;③转化的思想方法;④乘法分配律。如图,在笔算2.4×3.5的过程中,用到了(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二、填空题
7.根据56×125=700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0.56×125=( ) 560×12.5=( )
5.6×12.5=( ) 560×1.25=( )
8.2.352352…的循环节是( ),把这个循环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9.阳阳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3行,1周后他将往后调2行,列不变,那时他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
10.杨树有a棵,比梨树多30棵,梨树有( )棵,杨树和梨树一共有( )棵。
1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3cm2,高是15cm,上底是2.4cm,这个梯形的下底是( )cm。
12.天津市一条公交车线路上等距离地安装了34个站牌(起点和终点除外),每两个站牌间相距0.8km。这条公交车线路全长( )km。
13.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20人,如果任意叫一个学生,可能会叫到男生,也可能会叫到女生,叫到( )的可能性小。
14.花店扎一朵花需要40厘米长的丝带,一卷25米长的丝带最多可以扎( )朵花。如果把这些花插在花瓶里,每个花瓶能插5朵,至少需要( )个花瓶。
1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5米,宽是8.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在四周围上篱笆,至少需要篱笆( )米。
16.如下图这样用小棒拼搭六边形。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摆第一个图形需要6根小棒,摆第二个图形需要11根小棒……摆第七个图形需要( )根小棒。
(2)摆第n个图形需要( )根小棒,当n=68时,需要( )根小棒。
三、判断题
17.一个数乘0.8,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18.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19.用数对(3,5)表示的点A,向右平移3格后得到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8)。( )
20.图中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
21.用两个边长都是a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a)厘米。(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2.8×5= 2.4÷0.6= 0.4×0.7= 33×0×5=
0.6×50= 0.45÷0.9= 7÷0.7= 0.12×0.7÷0.12=
23.竖式计算。
0.28×6.5= 10.5×23=
9.12÷3.8= 4.28÷6.5≈(保留两位小数)
24.解方程。
25.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作图题
26.操作。
(1)写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2)画出三角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3)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 ),( ),( )。
六、解答题
27.在一条长360米的水渠两边植树,每隔3米植1棵。两端都植,一共植树多少棵?
28.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当它的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高不变时,它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29.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货车开出0.5小时后,客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开出,几小时后客车能追上货车?
30.服装厂有一批布,共128米,计划先做75套儿童服装,每套用布1.2米,剩下的做演出服,每套用布1.9米。剩下的布能做多少套演出服?
31.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3千米以内9.5元(包括3千米); 超过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
小明从家到学校行驶里程是7.8千米,乘出租车要付多少钱?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B B C A
1.A
【分析】图中满格或很接近满格的有12个,不满整格的按半格算,有8个半格,也就是8÷2=4(格),再合起来即可。
【解答】12+8÷2=12+4=16(cm2)
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是16cm2。
故答案为:A
2.D
【分析】对各选项中所形容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A.一分为二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0.5;
B.百发百中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1;
C.十拿九稳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接近1;
D.百里挑一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0.01;
因此表示可能性最小的是:百里挑一。
故答案为:D
3.B
【分析】求每千克黄豆可以磨多少千克豆腐,用磨出豆腐的重量÷需要黄豆的重量=每千克黄豆可以磨多少千克豆腐,据此列式计算。
【解答】0.8÷0.5=1.6(千克)
因此每千克黄豆可以磨1.6千克豆腐,列式正确的是:0.8÷0.5。
故答案为:B
4.B
【分析】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解答】
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则点C的对应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4)。
故答案为:B
5.C
【分析】从图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增加部分的面积。
方法一:阴影部的面积分可以看作:
方法二: 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大正方形与空白正方形的面积之差。
方法三: 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
方法四: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
分析四个选项,找出错误的即可。
【解答】根据分析,进行判断:
A.1.3a×2+1.32表示先求出增加的两个长方形(长为a厘米,宽为1.3厘米)的面积,再加上边长为1.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增加后的面积。
B.(a+1.3)2-a2表示用扩大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来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
C.1.3×(a+1.3)×2表示两个长为(1.3+a)厘米,宽为1.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多加了一个边长为1.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不正确。
D.(a+a+1.3)×1.3表示将增加的部分看成一个长为(a+a+1.3)厘米,宽为1.3厘米的长方形求面积,可以求出增加后的面积。
故答案为:C
6.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两个乘数都乘10,积就会乘100,则把840除以100即可求出2.4×3.5的积,所以这个过程运用了积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把小数乘法转化为了整数乘法,所以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a×(b+c)=a×b+a×c,在计算24×35的过程中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4×35=24×(5+30)=24×5+24×30=120+720;,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最后求出结果后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了小数末尾的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知,在笔算2.4×3.5的过程中,用到了①积的变化规律;②小数的性质;③转化的思想方法;④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7. 70 7000 70 700
【分析】(1)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不变,积缩小到原来的;
(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不变;
(3)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积缩小到原来的;
(4)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解答】分析可知,0.56×125=70,560×12.5=7000,5.6×12.5=70,560×1.25=700。
8. 352 2.35
【分析】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循环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三位,这个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给百分位上加1再去掉百分位后面的数字,如果这个数字小于5,则直接去掉百分位后面的数字,据此解答。
【解答】2.352352…≈2.35
2.352352…的循环节是352,把这个循环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35。
9.(3,5)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如果将他往后调2行,其列数不变,行数加2;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3+2=5
所以阳阳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3行,1周后他将往后调2行,列不变,那时他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5)。
10. (a-30) (2a-30)
【分析】较大数-差=较小数,据此用字母表示出梨树棵数,杨树棵数+梨树棵数=杨树和梨树总棵数。
【解答】a-30=(a-30)棵
a+(a-30)
=a+a-30
=(2a-30)棵
杨树有a棵,比梨树多30棵,梨树有(a-30)棵,杨树和梨树一共有(2a-30)棵。
11.6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可知: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据此代入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63×2÷15-2.4
=126÷15-2.4
=8.4-2.4
=6(cm)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3cm2,高是15cm,上底是2.4cm,这个梯形的下底是6cm。
12.28
【分析】此题可以看成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间隔数=植树棵数+1,一共有(34+1)个间隔,再乘上0.8即可求解。
【解答】(34+1)×0.8
=35×0.8
=28(km)
所以,这条公交车线路全长28 km。
13.女生
【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结合实际进行判断。比较男生、女生的人数,人数较多的,叫到的可能性大,反之,可能性小。
【解答】20<28,女生人数小于男生人数,所以叫到女生的可能性小。
14. 62 13
【分析】最后无论剩下多长的丝带,只要不够扎一朵花,就无法再扎一朵,用丝带的长度÷扎一朵需要丝带的长度,结果用“去尾法”取整数;
最后无论剩下多少朵花,只要不够插一个花瓶,也要准备一个花瓶,用花的朵数÷每个花瓶插花的朵数,结果用“进一法”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解答】25米=2500厘米
2500÷40≈62(朵)
62÷5≈13(个)
花店扎一朵花需要40厘米长的丝带,一卷25米长的丝带最多可以扎62朵花。如果把这些花插在花瓶里,每个花瓶能插5朵,至少需要13个花瓶。
15. 220 67.6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菜地的面积;如果在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长即可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解答】25×8.8=220(平方米)
(25+8.8)×2
=33.8×2
=67.6(米)
则这块菜地的面积是220平方米,如果在四周围上篱笆,至少需要篱笆67.6米。
16.(1)36
(2) (5n+1) 341
【分析】(1)摆第一个图形需要6根小棒,摆第二个图形需要(6+5=11)根小棒,也就是(6+5×1)根;摆第三个图形需要(6+5+5=16)根,也就是(6+5×2)根小棒;摆第四个图形需要(6+5+5+5=21)根,也就是(6+5×3)根;摆第七个图形需要(6+5×6)根小棒。
(2)由(1)可得摆第n个图形和需要用到的小棒数量的关系为:6+5×(n-1),把n=68代入式子计算,所得结果即为摆第68个图形需要的小棒数量。
【解答】(1)6+5×(7-1)
=6+5×6
=6+30
=36(根)
因此摆第七个图形需要36根小棒。
(2)6+5×(n-1)
=6+5n-5×1
=6+5n-5
=(5n+1)根
5×68+1
=340+1
=341(根)
因此摆第n个图形需要(5n+1)根小棒,当n=68时,需要341根小棒。
17.×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举例说明即可。
【解答】一个数乘0.8,积一定小于这个数,说法错误,如0×0.8=0。
故答案为:×
18.√
【解答】分析可知,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如:
2.1÷0.01=210,2.1×100=210,2.1÷0.01=2.1×100。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由于向右平移3格,那么列数增加3,行数不变,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3+3=6
所以A点向右平移3格后得到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据此分析。
【解答】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同底等高,因此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
如图,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2,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边长,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出长方形周长即可。
【解答】(2a+a)×2=3a×2=(6a)厘米
用两个边长都是a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a)厘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14;4;0.28;0
30;0.5;10;0.7
【解答】略
23.1.82;241.5;
2.4;0.66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被除数的数用完时,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
除不尽时,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要除到它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小数。
【解答】0.28×6.5=1.82 10.5×23=241.5 9.12÷3.8=2.4
4.28÷6.5≈0.66
24.;;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2,再同时除以4,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7,求出方程的解;
(3)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3,再同时减去2.1,求出方程的解。
【解答】(1)
解:
(2)
解:
(3)
解:
25.(1)28;(2)28
【分析】(1)根据给出的图形可知,组合图形的面积等于长是8、宽是4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底是4、高是2的三角形的面积,再结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列式计算;
(2)根据给出的图形可知,组合图形可以分为一个底是7、高是2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底是7、高是4的三角形,据此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分别列式求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求和即可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解答】(1)8×4-4×2÷2
=32-8÷2
=32-4
=28
图形的面积是28。
(2)7×2+7×4÷2
=14+28÷2
=14+14
=28
图形的面积是28。
26.(1)B(6,8);C(2,8)
(2)见解答
(3)(3,2);(6,4);(2,4)
【分析】(1)(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
【解答】(1)见下图
(2)
(3)(3,2),(6,4),(2,4)。
27.242棵
【分析】两端都植,棵数=段数+1,段数=总长÷间隔长。由题意知:总长是360米,间隔长是3米,计算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再乘2,即可计算出两边植树的总棵树,据此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360÷3+1
=120+1
=121(棵)
121×2=242(棵)
答:一共植树242棵。
28.24平方厘米
【分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梯形的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那么上底和下底的和不变,又因为高不变,那么面积也不变。
【解答】(上底+2+下底-2)×高÷2
=(上底+下底+2-2)×高÷2
=(上底+下底)×高÷2
即上底和下底的和不变,高不变,所以面积也不变。
答:它现在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29.1.5小时
【分析】设x小时后客车能追上货车;货车行驶的路程=先开出0.5小时行驶的路程+x小时行驶的路程,客车行驶的路程=x小时行驶的路程;根据题意可知,货车行驶的路程=客车行驶的路程;列方程:45×0.5+45x=60x,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x小时后客车能追上火车。
45×0.5+45x=60x
22.5+45x=60x
22.5+45x-45x=60x-45x
15x=22.5
15x÷15=22.5÷15
x=1.5
答:1.5小时后客车能追上货车。
30.20套
【分析】先用75乘1.2,求出75套儿童服装要用布的长度,再用布的总长度减去用掉的布长,求出剩余的布长,用剩余的布长除以每套演出服需要的布长,求出剩下的布能做多少套演出服即可。
【解答】(128-75×1.2)÷1.9
=(128-90)÷1.9
=38÷1.9
=20(套)
答:剩下的布能做20套演出服。
31.17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全程7.8千米,3千米以内9.5元,7.8-3=4.8(千米),4.8千米按照5千米算,超过的路程按照每千米1.5元计算,用乘法求得超出的路程的车费,再加上3千米内的9.5元车费即可解答。
【解答】7.8-3=4.8(千米)
4.8千米≈5千米
5×1.5+9.5
=7.5+9.5
=17(元)
答:乘出租车要付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