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二个大题,3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从长春开往三亚(位于海南岛)的Z384次列车,在某季节,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从厚重的羽绒服到轻盈的裙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推测该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承上)该季节我国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3.三亚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
A.寒温带、干旱区 B.高原气候区、半湿润区
C.暖温带、半干旱区 D.热带、湿润区
图是“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图中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位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 )
A.西昌 B.酒泉
C.太原 D.文昌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从西北向东南减少 D.东北多,西南少
7.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8~10小题
8.图中甲地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9.图上序号代表的各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古诗所反映的景观,与图中序号所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D.④---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读下图,回答下列11~13题。
11.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12.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总面积与陆地总面积之和约为________平方千米
A.300万 B.600万 C.900万 D.1260万
13.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 )
A.领海 B.内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读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14~17小题。
14.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主要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丙地所在地形区(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形坦荡,草场广布
C.崇山峻岭,森林茂密 D.雪山连绵,近看成川
16.关于A、B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A山脉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A山脉以东是湿润区
C.B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B山脉以北是暖温带
17.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海陆 B.纬度、地形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18~20小题。
18.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夏季降水丰富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9.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当地处于雨季时,我国东部沿海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下图示意埃及概况。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埃及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黑白混血人种
22.影响“绿色长廊”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3.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进博会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让世界看到敞开胸怀的中国自信和中国担当。据此读图,完成下面24~26小题。
24.图中弓箭型经济的“箭头”主要是指(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西部地区
25.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四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四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渤海经济圈交通便利、信息发达
B.长三角经济圈,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珠三角经济圈靠近香港、澳门、东南亚,有开放的市场观念
D.成渝地区对外贸易便利,具有后发优势
26.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高铁和高速公路 C.管道运输 D.海上运输
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27~30小题。
27.关于我国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分布不均②向西部地区大量迁移人口,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③人口总量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压力④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9.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分界线的是( )
A.A B.B C.C D.D
3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
(2)铁路线②经过的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从连云港出发到达城市C的东西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京广线连接了京津唐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4)图中城市A、B、C分别是( )
A.太原、银川、兰州
B.郑州、兰州、乌鲁木齐
C.成都、昆明、兰州
D.西宁、拉萨、郑州
32.读下图填空或填图: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洋,② 海峡,③ 海,④ 海峡,⑤ 海。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A. ,B. ,C. ,D. 。
其中与我国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不连续国界的是 和 (填字母)。
(3)请在图中标出我国四端点位置并用文字说明(说明最北、最南、最西、最东即可)。
33.养蜂被称之为“甜蜜的事业”,“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蜜源种类多,花期时间不同,蜂农的足迹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候区与B气候区的分界线是 (填地形区)——淮河一线,该线大致与我国 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一年中,蜂农迁徙路线主要位于我国东部 (季风或非季风)区。
(3)东线放蜂路线“追花夺蜜”,1-3月蜂农开始在 省(填简称)放蜂采油菜、紫云英蜜。6月蜂蜜的蜜源是 。“追花夺蜜”时间不同,蜂蜜的蜜源和种类也不同,这主要是 (纬度或海陆)因素的影响。
3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②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 (山脉)-淮河一线。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
(3)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有( )
①弃畜毁草开荒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划区轮牧 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读“我国雨带推移分布图”和“温度带图”,回答问题。
(1)左上图中,A所代表的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①是 ;④是 。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长/短)。
(2)左上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6月时雨带推移到 线位置时,该地区出现“ ”天气,阴雨连绵。
(3)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有关,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 (南涝北旱/北涝南旱)。
(4)右上图中,温度带E是 带,温度带E和温度带F的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该线以北冬季河流有 (结冰/不结冰)现象。
(5)右上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 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甲: ;乙 。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上册 地理期末测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八年级上册 地理期末测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C A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A A D B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A B B B D D C D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京沪线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陇海——兰新线 珠江三角洲
(4)B
32. 太平 台湾 渤 琼州 南 俄罗斯 印度 蒙古 朝鲜 A B 略
33.(1) 秦岭 800
(2)季风
(3) 粤 枣树 纬度
34.(1) 水田 秦岭
(2) ④ 甘蔗
(3)B
35.(1) 大兴安岭 巴颜喀拉山脉 长
(2) D 梅雨
(3)北涝南旱
(4) 亚热 秦岭-淮河 结冰
(5) 乙 夏季气温高,多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降水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