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说课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说课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6 14: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从课后习题到课堂学习活动
——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将相和》说课
说课
剖析内容定方向
围绕要素定目标
结合任务定活动
立足教材
阅读要有一定速度
剖析内容定方向
立足教材
结合作业本
围绕要素定目标
《将相和》
◆学习策略,了解背景
◆运用策略,梳理文脉
◆掌握策略,品评人物
◆融汇策略,走向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据意定音,掌握“强”“划”“削”多字音的读音,通过关注笔画关系,会写“臣”等生字,通过词语、短语“看谁看得多”,扩大视域,学习连词成句地读,提取更多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2.通过品评、脑补、深挖法,根据小标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对比《史记》原文片段,在朗读、想象、品读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形象。
3.以献策法通过认知冲突的挑战性问题在思辨中理解“和”的观点,并进一步理解人物。
结合任务定活动
补充阅读,了解背景。
对比阅读,认识人物。
验证阅读,梳理关系。
◆背景资料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秦、楚、齐、赵、燕、魏、韩七国比较强,称为“战国七雄”。其中,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学习策略,了解背景
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资料,集中注意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读完后,老师会问两个问题。(读完自己抬头看计时表,记住自己的阅读用时)
◆学习策略,了解背景
材料(一)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于是文王就派人对这块璞玉进行加工,发现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学习策略,了解背景
速读方法
1.本段文字让我们了解到和氏璧是春秋时期 国(国家)的 (人)发现的。
2.春秋时期,楚国三位国君派人鉴定卞和的璞玉,他们分别是 、 、 。
速读方法
读完一段文字,如果一些基本的信息都不了解,那么读得再快也没有用。在同样能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有的人读得快,有的人读得慢。读得快的人往往能做到:扫读;不回读;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如果不影响解决问题,就暂时先放一放。
方法一:
速读方法
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资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回读,可以圈画关键词句。读完后,老师会问两个问题。
速读方法
材料二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为扫除障碍,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实行连横,公元前285年在中阳与赵相会讲和。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赵军伐齐国,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等地,威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被封为上卿(上卿为当时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速读方法
1.强大的秦国后来不敢进攻相对弱小的赵国,原因是( )。
2.文中讲到廉颇的战绩时用到的词语有( )。(至少说两个)
速读方法
带着问题读,一眼看到更多内容,圈画一些关键词句,能加快阅读速读。
方法二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计时开始
交流分享
◆要求:
1.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尽量缩短阅读时间,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三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内容。记下你所用的时间。
交流分享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要求:找出每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结合小标题概括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请对比读下面两段文字,你能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哪些不同之处呢?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请对比读下面两段文字,你能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哪些不同之处呢?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这段话出自《史记》原文,课文改编时没有写到,这是蔺相如的缓兵之计,请你想象当时场景,蔺相如说话的语气应该是:( )
A 大义凛然 B 诚惶诚恐 C 不卑不亢 D 真诚热情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如果你是赵王,现在两位大臣只能留下一个,你会留下谁?再读三个故事。
认知冲突的挑战性问题在思辨中理解“和”的观点,并进一步理解人物。
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
—— 《吕氏春秋·不广》
交流分享
◆小结:
①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暂时忽略,不要回读。
②连词成句,尽量扩大视域地读,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
③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阅读与理解同步。
④边阅读边思考,也能提高阅读速度。
作业布置
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要求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史记》阅读周
作业布置
人物 名言 特点 我身边人的名言和他的性格特点
屈原
管仲
蔺相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国家利益为重
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为知用自己的人甘愿赴死
……
我知道的其他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