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素养提升(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素养提升(二)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6 16: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素养提升(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校园文化馆开馆啦!小龙邀请你一起打卡文化馆特色活动,展示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秀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影视文化馆(12分)
1.请认真阅读“影视文化馆”的欢迎词,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欢迎来到影视文化馆,让我陪你一起回顾让人rè xuè fèi téng( )的《开国大典》,重温激动人心的开国宣告;在纪录片中领略yí wàng wú ji( )的草原,经厉一次蒙汉情深的喜悦;走进一个个“昏沉的夜”,了解受人yōng dài( )的鲁迅;跟随神舟十三号飞船,记录实现梦想的 shùn jiān( )......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6分)
(2)文中加点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宣告 B.经厉 C.昏沉 D.记录
(3)关于影视文化作品,你一定有很多心得体会,下列哪一项的表述不恰当 ( )(2分)
A.《小兵张嘎》中的小演员们高山流水般的演技,让观众纷纷点赞。
B.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汉奸军阀粉墨登场,中国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C.在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后,王强内心汹涌澎湃,爱国热潮久久不能退去。
D.科班出身的戏曲演员,一开口便是一段技巧高超的唱段,柔婉的嗓音诉说着凄美的爱情。
(4)小龙在影视文学馆观看完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后,不禁感慨:“五位壮士‘ ’,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文学讲坛(22分)
2.阅读下面六年级于文同学的演讲稿,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22分)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 "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 , ”,此月是辛弃疾在月下聆听蝉鸣的悠然神
往...
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 ”,那水是毛主席的革命乐观精神;“ ,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静幽雅之气;“ ,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性格……
那一群人,是中华文化。你看,是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鲁迅“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疾呼……
(1)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古诗或句子。(14分)
(2)和演讲稿中“生机勃勃”一词描绘的画面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于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 ( )(2分)
A.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璀璨夺目。 B.古诗中的文化精神值得学习。
C.于文的演讲非常精彩。 D.月、水和人都是中华文化。
(4)小龙围绕题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选择演讲材料,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2分)
A.在歌曲《生僻字》中感受汉字魅力。
B.在学习古诗词时,积累诗词中“柳”字的意象。
C.在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D,在学习课文《月光曲》中感受出贝多芬的善良。
(5)演讲结束后,小龙又在“文学讲坛”中分享了《童年》的阅读感受,下列发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通过关注阿廖沙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B.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时,可以关注情节与环境,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
C.书中人物众多,很难分清,我通过梳理好其他人和阿廖沙之间的关系,就会清晰很多。
D.通过对“染桌布”和“顶针”等关键事件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我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成长。
名人剧场(36分)
2023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已然成了时代的精神符号。为了进一步了解鲁迅,小龙搜集了以下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文化剧场!
[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周晔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 ”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半(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乙]一 面(节选)
阿累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 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 ”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 ”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 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 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 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
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初识鲁迅]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文[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2分)
4.请根据选文[乙]的内容完成下面图表。(10分)
[鲁迅印象]
5.选文[甲]中一系列的动作让人难忘,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赶 站 坐 拉 敷 扎 B.扶 蹲 坐 拉 敷 扎
C.赶 蹲 跪 夹 敷 扎 D.扶 蹲 跪 夹 敷 扎
6.选文[乙]中的两处外貌描写都提到了鲁迅先生的“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3分)
A.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B.凸显鲁迅先生不修边幅的外貌特点。
C.突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劳,反衬其奉献精神。 D.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7.选文[甲]画线句子中“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3分)
A.文中“我”的问题让伯父非常不高兴。
B.伯父给车夫包扎伤口,感觉很累,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
C.伯父想到还有很多像车夫一样的劳动人民,心情十分沉重。
D.伯父觉得文中的“我”一直在问问题,太啰唆了。
8.选文[乙]中,作者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和师傅,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朋友”是因为鲁迅先生像朋友般亲切,只收一块钱书费,体谅作者的难处,顾及作者的尊严。
B.鲁迅先生目光正直而慈祥,让作者感到了父亲的慈爱,以“父亲”称呼表达敬爱之情。
C.作者说鲁迅是“师傅”,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手把手地教作者选书,让作者学会了买书。
D.鲁迅先生正如“师傅”般对待青年一代,他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鲁迅论坛]
9.对于两篇选文的题目,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篇选文的题目都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B.选文[甲]的题目,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人物一目了然。
C.选文[乙]的题目《一面》,暗示“我”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但他却对“我”产生深远影响。
D.从题目能看出,两个作者与鲁迅先生关系不同,选文[甲]是陌生人,选文[乙]是亲人。
10.在“走近鲁迅”的交流会上,为使题目更具吸引力,小龙想以鲁迅的名言作题目,来交流对以上材料的感受,请你帮忙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D.时间就是生命。
11.2023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小龙在了解鲁迅先生的故事后,感动于其精神品质,想动笔赞一赞鲁迅,以表敬意。请你帮他写一写。(6分)
校园文化征集令(30分)
为打造特色校园,坚守文化底色。学校文化馆向全校师生发出校园文化作品征集令,赶紧来分享你的文学作品吧!12.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
这个学期,我们参加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祖国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演讲会中展现浓厚的爱国情怀、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发挥顽强的拼搏精神、班级竹节人大赛中享受美好的童年乐趣、“天宫课堂”中沉浸在奇妙的宇宙发现里……
选择一次活动,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将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展现活动的精彩。题目自拟,不少于 45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期末素养提升(二)
1.(1)热血沸腾 一望无际 拥戴瞬间 (2)B (3)A (4)A
2.(1)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九曲黄河万里沙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2)D (3)A (4)D (5)B
3.示例:救助车夫
4.第一行:发现《毁灭》 两本一元 第二行:懊悔疑惑欢喜
5.D 6.C 7.C 8.C 9.D 10.A
11.示例:你救助车夫,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人;你廉价卖书,是一个关怀进步青年的人;你瘦弱却顽强,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你是一位衷心的爱国者,是真正的勇士,是一个被群众抬举得很高很高的人。你的魂纯洁朴质,你的德万人敬佩!
12.[习作指导]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